
出版社: 鹭江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3.30
折扣购买: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写作陪伴书
ISBN: 9787545916256
初小轨 鲁迅文学院学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轨迹读写营联合创始人;历任报纸记者、杂志总编、互联网公司企划总监,现全职写作。多篇文章发表于《青年文摘》《意林》《格言》《文苑》、《哲思》等杂志;文章多次被《人民*报》、新华网、“十点读书”、《读者》、“鲁豫有约”等上千家微信公众号平台转载。她是高产作家,已出版6本畅销书,随笔集《很感谢你能来,不遗憾你离开》《你可以哭,但不能怂》《自律的人生不孤独》、小说集《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我不想阅人无数,只想爱一个人不输》、长篇小说《折腾到底》。《给孩子*益一生的写作陪伴书》是作者**本专注于7—15岁青少年写作的书。
高分作文与**文章之间的平衡 文学价值上的写作与高分作文之间有区别吗?有,当然有!不但有,而且区别还很大。 这个区别恰恰让很多家长特别头疼。 因为这其中的度,太难把握。举例来说,严歌苓在《陆犯焉识》中用了很多令人过目不忘的精妙描写,在描写祖父陆焉识走路时,她写了一个这样的句子:“他走得很慢,一身病似的。他后来分析,走得那么病态是希望苏咪咪跟上来,怜悯心碎肠断病恹恹的他。” 这样的句子,我读**遍,就见之不忘,因为它恰当,因为它不花哨。严歌苓没有把牵肠挂肚说出来,也没有把祖父走路走得神魂落魄的衰样子说出来,她只用了“他走得很慢,一身病似的”,我们便什么都知道了。 这便是文学意义上的好。 那高分作文的好是什么样的呢? 前段时间,上小学三年级的小侄女有**晚上的作业是写一篇关于冬天的作文。九岁大的孩子,大部分还处在花式造句的阶段,他们能写出像样的作文吗?他们当真能马上分析出写冬天到底要如何找到写作切入点吗? 反正我的小侄女是愁得够呛。**天晚上,老师要她“抄”作文,怎么“抄”?回家自己找**作文选中跟冬天相关的作文,选一篇,抄满一页。这个作业倒难不倒她,她的书架上大概有20几本封面各异的小学生**作文选,总能找到一篇有关冬天范文。于是头天晚上,她抄了《大雪》。第二天傍晚放学回来的时候,却愁得吃不安稳饭。 因为老师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既然你已经抄过“**作文”了,那么你理所当然就该知道如何写一篇类似的“**作文”了。 但事实上呢? 她还是不知道怎么写。为什么呢? 因为她压根不知道,自己原封不动抄写的那篇**作文,到底**在哪儿。我那天专程拿出时间翻看了三本**作文,看完之后心情很复杂,说沉重也不为过。 什么烂玩意儿?怎么就成了**作文呢? 有人会说了,您可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小孩子能写成这样就不错了,不然你还要他们写成什么样子? 永远不要低估小孩子在写作方面的创造力,他们**可以写出能够代表自己独特感*的好句子、好文章,而不是隐藏自己的感知和触角,苦苦向那些被固化了的“好句子”妥协。 在我侄女的作文选里,每一篇描写雪的作文,都少不了“鹅毛般的大雪”“柳絮般的大雪”“时而这样时而那样的大雪”。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比喻已经算是厉害的了,我们随着年岁渐长都会涨点砥砺岁月的经验值,怎么偏就这些烂俗的比喻始终不见长进呢? 是教孩子作文的老师们不长进,还是孩子们在这个年龄就只能接*这种老掉牙的传统比喻呢? 其实都不是,教孩子的老师们也多多少少读过一些好文章,孩子们在图书馆里也会读到几本好书,无论老师还是孩子,他们都知道新奇与贴切的句子是好的,但他们不敢用。 老师不敢,是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带着孩子们应试,高分作文的标准就那几套,好的开头,好的结尾,好的书写,好的标题,字数要够,漂亮的引用来几个,整齐的句子来几句,结尾扣一下题,十有**就能往高分上奔一奔了。 把这些套路教会了,作文及格线以上是没问题了,没人关心孩子的文学素养,*别说那些非一*之功的语感培养了。 学生不敢,是因为他们即便读了好书,写了一些好句子、好文章,也很少敢去作文的地界里应用一下。我曾给我的学生讲过一个经典的例子,是鲁迅写的《秋叶》:“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种大师写出来的句子,总要被语文老师拿来要求孩子们去分析其手法,弄弄清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但真实的情况,这句子也许只是作者写着写着临时起意抖个机灵而已,皮一下很开心系列大师,人家自己用起来就可圈可点、可上可下。 但这机灵能不能让孩子学过来在写作的时候用用呢? 单从句式上来说,学过来**容易,只是你一旦写了这种句子,批改作文的老师也许就会治你个“病句”或者“赘余”的罪,你说冤不冤? 即便是一开始我举的严歌苓的那个句子,也保不准在作文界算不上是个*欢迎的写法。 所以,想要让孩子既掌握得了写作的好,又应对得了作文的好,是一件千难万难的事。 ★畅销书作家初小轨多年写作训练营的经验总结,是一本给孩子的创意写作指导书。 ★6大写作技巧,26个细化讲解,让孩子从找到写作的乐趣出发,从课堂上所谓规范、套路式的写作方式中跳出来,回到写作本身。大胆展现自己的想象力,观察身边的一切,利用自己的情绪,写自己想写的任何语句。从而掌握真正的写作能力,而不是简单的高分作文能力。★轨迹读写营小学员实训案例与多点分析,讲解生动,不枯燥,适合学生也适合家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