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进肚子里的诺贝尔奖/孩子也能懂的诺贝尔奖](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602/10/20200602102030726.jpg)
出版社: 湖南少儿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90
折扣购买: 吃进肚子里的诺贝尔奖/孩子也能懂的诺贝尔奖
ISBN: 9787556242085
本书的作者是一对“学霸夫妻”,柠檬夸克是他们共同的笔名。 夫妻两个人均出身名校,丈夫“夸克”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3次获得北京市物理竞赛一等奖,1次获得数学竞赛三等奖,读高中的时候入选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集训队。高三时由于优异的成绩直接被保送北京大学。妻子“柠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MBA。 已出版作品:《魔力门票》《少年科学馆》。 长期为《学与玩》《红领巾?探索惊奇》《世界儿童爱科学》《大众科学》等杂志撰写科普文章专栏,为《我们爱科学》和《中华家教》撰稿及开设专栏。
看 你能“摸”到的“世界”,就是你周围一臂的距离。 你能“闻”到的“世界”,也就是周围十多米的距离 ,最多几十米。 你能“听”到的“世界”,天上打雷或许就是最远的 了吧?相距也就几千米。 你能“看”到的“世界”,如果不借助望远镜,我们 能看到最远的是仙女座星云,距离地球225万光年! 哇!由此是不是觉得眼睛对我们非常重要? 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丰 富多彩的世界,至少有80%的信息是用眼睛获得的。 看不清 很遗憾,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楚。 对有些人来说,想看清楚的话,就要戴眼镜。 眼镜到底是谁发明的?现在已无从考证。在欧洲,最 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1352年,意大利画家托马索绘制 的《普罗旺斯的休米》(Hugh of Provence)是世界上第 一幅戴眼镜的人的画像。而在我国,早在宋朝(960-1279 )就已经出现了眼镜的雏形。 然而,早期的眼镜更像是贵族们时髦的装饰品,并不 能完全解决人们看不清事物的问题。而且有些人戴了眼镜 ,不但依旧看不清事物,还感觉头晕和头疼。之所以会发 生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眼睛,也搞不 清眼镜的工作原理,当然不知道怎样让眼镜帮我们呈现一 个清晰完美的惜界。 看不清?为什么有的人能看清很远的东西,有的人就 是看不清?要解释这个问题,先得了解我们的眼睛。我们 平时要用眼睛去看,现在不妨来看看它。 “看”眼睛 直到19世纪末,一个叫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的瑞典 人终于解开了眼睛与眼镜的奥秘。 古尔斯特兰德生于1862年,他的父亲是瑞典一位有名 的眼科医生。古尔斯特兰德从小耳濡目染,立志做一名眼 科医生。1880年,他考七了著名的乌普萨拉大学。这是北 欧建校最早的一所大学,历史悠久,享誉国际,包括诺贝 尔本人以及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曾经就读或任教于此。古 尔斯特兰德进人的是医学院,攻读眼科学硕士,随后又到 了瑞典皇家卡罗林学院攻读博士。 在读博士的这段时间里,古尔斯特兰德把全副精力投 入对眼睛的研究中,他首先攻克的难题是散光。散光是一 种先天疾病,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看不清楚东西,并且戴什 么样的眼镜都没用!经过仔细研究,古尔斯特兰德发现, 散光病人的眼睛有先天缺陷,他们的眼角膜表面不平整, 或者眼角膜的厚度不均匀,有些地方长得厚,有些地方长 得薄,导致看不清事物。 和一般的近视、远视一样,散光病人也需要佩戴眼镜 来矫正视力。不过当时的眼镜并不合适这类人群。古尔斯 特兰德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改进眼镜的形状和厚度的 方法,生产出适合散光病人佩戴的眼镜。 博十毕业后,古尔斯特兰德继续从事对眼睛的研究。 我们都想通过科普阅读,和前沿科学智慧保持同步,但有几大难题: 如何理解跨学科的高深领域知识? 如何穿透信息,学会思考,升级思维方式? 如何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家的成功经验? 如何在挫折、沮丧、颓败的情绪里,保持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套书回答的正是这几个问题! 1、揭密30余项影响世界和人类未来的重要发明干细胞克隆、核聚变、端粒酶、胰岛素、青蒿素、基本粒子模型…… 敲开科学硬壳,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孩子听,一步步拆解,让孩子秒懂前沿科技。作者用准确严谨又通俗易懂、生动幽默又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了诺贝尔奖得主做出重大发现的曲折历程,在引人入胜的故事里穿插科学知识,把科学发现融入广阔宏大的人文画卷:DNA发现过程中的误入歧途和拨云见日;石墨烯诞生过程中的童心未泯和不落窠臼;放射性发现过程中的机遇闪现和天才之光;恒星的演化发现者的少年英俊和人生沉浮;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的诺贝尔奖,从质疑无数到一锤定音;维生素的发现,则与大航海时代的勇毅步伐和惊涛骇浪紧密相连。 2、分享世界上杰出天才的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升级思维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戴的眼镜、你吃的维生素、你看的电视或是你在网络上购物,其实日常生活中人们享有了诸多诺贝尔奖的成果。科学家们是如何引发关注,通过智慧、学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无数次的实践间,铸就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成绩。从诺贝尔奖得主的思维逻辑中,孩子也能学到如何提高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诺贝奖得主的成功经验,在寻常的难题中升级科学思维,快速解决问题。 3、全球10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故事,获得智慧启迪:拥有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坚忍不拔的毅力,离成功更近一点。 每个诺奖得主的故事都各具特色、精彩绝伦,闪耀着人性与智慧的光芒。从中,孩子可以学到历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超群智慧、诺奖得主成长过程中的坚韧毅力和自信从容;感受科学探索过程中的精神传承和勇于革新,人类进步历程中的那些激动人心的高光时刻和动人传奇,从而激励孩子从小立志的信心,打开孩子大气宽广的视野,熏陶孩子笑对输赢的品格,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的精神。 每一个诺贝尔获得者成长的故事,他们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未知和勇气、锲而不舍和深耕细作。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每一个发明故事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发现背后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他们的成长故事里,得到共鸣,以更宽阔、更坚忍不拔的毅力来审视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