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7.50
折扣购买: 京范儿
ISBN: 9787101094992
无
酒铺儿的前身是老北京街头巷尾必备的大酒缸, 算是“五味神”之一。一口盖着木头盖子的大缸下半 截子埋在地里,上半截子就成了圆桌,掌柜子备一些 简单的酒菜,供周围的街坊邻居们没事儿的时候过来 喝上两口。而所谓“五味神”也就是五种带着香味儿 的店铺:油盐店、茶叶铺、大酒缸、中药铺和香烛铺 ,给简朴、淳雅的胡同生活带来阵阵幽香。只是上世 纪六七十年代的酒铺儿里已经不见了埋在地下半截子 的大酒缸,而改成简易八仙桌了。 酒铺儿里卖的自然是酒,可从来没见有茅台、西 凤,连瓶装的二锅头都不算多。要是哪家酒铺儿偶尔 摆出几瓶四特,那成了胡同里的老少爷们儿口口相传 的话题:“嘿!酒铺儿上四特了嘿!据说谁谁谁最爱 喝这种酒。那个香呀!…‘怎么着?二哥。打算饿上 一礼拜买瓶四特孝敬老丈人杆子去?” 酒腻子们来喝的主要是散装白酒,就在柜台上那 两个二尺多高的棕黑色陶罐子里盛着。便宜的一毛三 一两,贵的一毛七一两。据说那贵的就是二锅头了。 打酒的店员一手揭开裹着红布的木头盖子,另一只手 捏着酒墩子的长柄,“咚”的一声把墩子头稳稳地垂 入罐底,又迅速拉上来。顿时,浓郁的酒香顺着酒墩 子飘散开来,窜进斜倚在柜台旁那位酒腻子的鼻孔里 。于是他猛吸一口,酒香直人心肺。待到满满一墩子 酒半滴不撒地倒进他面前那只粗瓷酒碗里,酒腻子已 然进入微醉的状态,悠然不迫地摇着头哼唱起了二黄 调。 真正的酒腻子开了门就来报到。他们大多是留着 胡子的老爷子,多少有些邋遢,却带着老北京特有的 庄重感,每天过来认真地喝酒。有时打上四两喝上大 半天,有时干脆带上俩烧饼泡到天擦黑儿。他们来寻 求的是单纯的酒的快乐,所以也不需要什么下酒菜。 只要花四分钱买块酱豆腐放在小碟里,再向酒铺儿门 口卖果子的二婶子要上个带把儿的山里红或海棠果, 他就那么捏着山里红的把儿用果子头蘸着酱豆腐咂摸 着渗酒。身体不时随着某种节奏微微晃着,仿佛要让 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浸透了酒气,又像是飘遥在 某段古老的戏文里。他们已然变成了酒铺儿里的一道 不可替代的风景,只是永远只静坐在灯火阑珊处,永 远那么不紧不慢地渗着,偶尔和相熟的老街坊有一搭 没一搭地扯几句闲话。 这样神仙似的酒腻子其实并不多,每个酒铺儿也 就一两位。他们往往是附近的老住户,有的从穿开裆 裤的时候就在这几条胡同里转悠。或许历经沧桑之后 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这四两白酒和透过窗户斜撒 进来的那抹暖阳能给他们带些快乐吧? 大部分顾客与其说是来喝酒,不如说是下班之后 来这聚会的。黄昏刚过,酒铺儿的气氛就开始热烈起 来,家住周围胡同的工人师傅是这里的常客。那个时 候国营大厂工人的收入在各个行业里相对算高的,像 电子管厂的工人简直就是今天的自领阶层。四五十岁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