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集(修订版)—— 宋元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集(修订版)——  宋元故事
作者: 雪岗
出版社: 中国少儿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中国历史故事集(修订版)—— 宋元故事
ISBN: 9787514823288

作者简介

雪岗 1945年生于天津,1949年迁居北京。编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编辑作阴有《中国通史故事》《中华人物故事全书》《神圣抗战》《中国儿童启蒙名著通览》等。著有《祖先的遗产》《漱玉清芬李清照》《荀子·评注本》《雪岗文集》《名著情览》等。1978年根据林汉达遗稿《三国故事新编》(50万字)写了《三国故事》(8万字);2011年2014年,写了《晋朝南北朝故事》《隋唐故事》《宋元故事》《明朝故事》《清朝故事》,使《中国历史故事集》得以完成。

内容简介

当了宋朝开国皇帝的赵匡胤,老家在涿郡(在河 北涿州),他可是生在洛阳的一个兵营里,那地方叫 夹马营。他爸赵宏殷老早出来当兵,在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四代都是禁军的军官。赵匡胤从小跟父亲 过日子,虽说念了几年书,最喜欢的还是习武打仗, 骑马射箭的本事叫他练绝了。二十岁那年,他出外找 事做,半道上碰上了在地方当防御使(军事长官)的王 彦超,想起王彦超和老爸是好朋友,他就求人家收留 他,当个小军官什么的。哪承想王彦超没掩这根弦儿 ,给了几个钱,就打发他走了。赵匡胤到了河中(在 山西蒲州)一带,听说后汉的郭威在这儿招兵买马, 赶紧去投了军。郭威看他武艺不赖,过不久提拔他当 了军官。他和郭威的养子柴荣混得挺熟,柴荣把他调 在自己手下当差。往后就甭提了,郭威、柴荣成了皇 帝,赵匡胤哪能不受重用呐?他当上了禁军的头儿, 机会就跟着来了。 赵匡胤在郭威、柴荣手下打仗这些年,心气儿直 往上提。他寻思着,当下武将夺权当皇帝多容易啊! 郭威还不是让底下人把黄旗子往身上一披,就改朝换 代了吗?他行,我怎么就不行呐?这么一想,他就有 了当天子管天下的念想。恰巧柴荣突然死了,新皇帝 太小,明摆着不顶事。赵匡胤不想错过机会,就这么 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自己的宋朝。 眼下宋太祖最发愁的,是各地节度使认不认自己 这个皇帝。他们有兵权,要是再闹腾起来,江山坐不 稳不说,天下就没安定的时候了。稳定人心顶要紧, 他一方面优待柴氏家人,把后周的官员全都留下来, 给将领们升官加赏,一方面留心人家对自己的态度。 有一天,宋太祖开宴会和大伙儿喝酒,一眼看见王彦 超也在,就斜瞅着他说:“那年我去投靠你,你怎么 不把我留下呐?”王彦超心里一惊,可还沉得住气, 忙跪下说:“我那会儿就是个刺史一类的官儿, IJ',~JL里哪儿能游得开大龙呐?假如我真留了您, 您还会有今天吗?这是天意呀!”几句实话,逗得宋 太祖哈哈大笑。 像王彦超这样服管的,宋太祖对他们挺放心。可 有些将军,和后周皇家关系那么好,就得防着。他派 使者去各地探探动静,果不其然,有些地方将领正打 算起兵闹事呐!挑头是昭义节度使李筠。李筠驻军在 潞州长治),离汴京不远。他又是个老资格,谁都让 他三分,宋太祖也是格外留神。朝廷的使者见到李筠 ,传达了新皇帝的命令,还加封了官职,可他满脸结 了冰似的,没一点儿热火气儿。手下人劝了一会儿, 他才不得已拜了拜。可接下来开宴会招待使者,李筠 让人把郭威的画像挂出来,还跪下去哭天抹71111。 这不是明摆着不认新皇上吗?手下人忙对使者说:“ 我家大人喝醉了,失了礼,您可干多心。” 使者回来报告了宋太祖,宋太祖赶紧就调兵遣将 ,做了防备。他下令把李筠的长子李守节调进京城, 让他当守卫皇宫的官,好像很重用似的。李筠明白, 这是要把自己的儿子当人质,也就将计就计,派儿子 进了京,指望他做内应。李守节进京拜见皇帝,没想 到宋太祖劈头盖脸地问他:“太子,你干什么来了? ”李守节慌了,说:“皇上这话让我不明白。”宋太 祖说:“有什么不明白的?你爹的心思我早看出来了 ,你回去告诉他,现在我是国主,他就得守点儿规矩 ,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李守节跑回潞州,把宋太祖的话告诉李筠,哭着 劝他说:“当今皇帝很英明,您千万别跟他过不去。 ”李筠不听儿子的,很自信地说:“我是周朝老将, 和先皇帝都称兄道弟的,怕他赵匡胤何来?禁军里哪 个不服我?只要我一招呼,他们都会站过来!”他就 点起了三万兵马,又派人约北汉一同出兵,攻打汴京 。万万没想到,起兵后不到两个月,他就给打败了。 宋太祖亲自出马,把李筠的兵将打得稀里哗啦。奇怪 !禁军没一个响应他的,倒是他儿子李守节投降了朝 廷。李筠没了辙,只好放把火把自己烧死了。 别的地方好几个节度使也打算起兵,一听李筠这 么快就完了,都泄了气,忙着表态,说拥护大宋朝, 还进京朝见了宋太祖。宋太祖一一都见了,显得挺高 兴。可是此前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说要来朝见,他不 但不高兴,反而不让他来。 原来这个李重进不同一般,是郭威的外甥,柴荣 的表兄弟,在后周的权势和赵匡胤不相上下,挺受百 官的敬重。如今赵匡胤坐了天下,他要是真服气还罢 了,要是带头反起来,真难对付。所以宋太祖不愿意 李重进进京,免得他搞串联惹是非。他叫左右写了一 封信,发给在扬州的李重进,信里说:“将军和我好 比胳膊腿跟头的关系,虽然离得挺远,可还是一体。 守住君臣的本分,就能处得长久。进京朝见,不在这 一时。” 信写得软中带着硬,李重进看了,心里开了锅似 的,翻腾了好几天。他琢磨着:“别人进京可以,我 进京就不行,这不明摆着对我不放心吗?既然如此, 姓赵的迟早会跟我翻脸,不如我先动手。”正想着, 李筠造反的信儿传到扬州,李重进就派心腹翟守殉去 联络李筠,想东西夹攻汴京。他可是没料到,翟守殉 离开扬州就偷偷溜到汴京,秘密地见了宋太祖,一五 一十把李重进要反叛的事说了。 宋太祖不想跟李重进翻脸,再说他正对付着李筠 ,也不想两边受敌,就对翟守殉说:“我要是给李重 进一个铁券,他就不会反了吧?”铁券又叫丹书铁券 ,是皇帝赐给功臣的凭证,承认他的功劳并且保证不 会杀他。宋太祖是想用铁券给李重进一个定心丸,可 翟守询摇摇头说:“我看李重进多咱也不会归顺您的 。”宋太祖说:“那你就回去,劝他慢点儿,免得我 两下里都顾着。事成之后,我重赏你。”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