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

海昏侯刘贺
作者: 辛德勇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6.09
折扣购买: 海昏侯刘贺
ISBN: 9787108058058

作者简介

辛德勇,1959年8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兼事地理学史研究,代表作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读书与藏书之间》、《纵心所欲:徜徉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石室賸言》、《旧史舆地文录》、《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等。

内容简介

引言:一座古墓引发的关注 时光不会倒流,逝去的历史,离我们总是愈来愈 远。不过,在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研究者的努力,透 过某些具体的媒介,又可以把历史中的一些场景,拉 近到我们的眼前。 这当然不会像我们观察现实社会那样,景象五彩 缤纷,但历史的吸引力也正在这里,时间的磨蚀,也 会清洗干净权势的粉饰,经过岁月的沉淀,或许更容 易看清人物和事件的实质。更何况通过考古工作者的 辛勤工作,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很多当时人也未必有 缘目睹的另一个世界的真实景况——这就是古人墓葬 中对墓主装殓的实况和多种多样的陪葬物品。 考古发掘物品的这种直观性特征,很容易吸引社 会公众来关注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若是涉及重要 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这种关注,就会更加强烈。在近 年发掘的重要古代遗址中,河南安阳附近的曹操墓, 即曾轰动一时。 继此之后,2015年11月,江西省考古工作者面向 全社会,公布了他们从2011年4月开始在南昌附近发 掘的西汉海昏侯墓。接着,至2016年3月,海昏侯墓 发掘者运送部分文物,北上京城,在首都博物馆进行 了很大规模的展览。 与此同步,考古发掘者还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 公众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以此为专题的学术会议,及 时跟进;各种比较专门的讲座,在南昌,在北京,在 上海,也连番进行,听众热情之高,以致座无虚席。 高调的姿态,密集的信息,通过网络的传播而加速扩 散,一时间不论专业的文史工作者,还是普通的社会 大众,海昏侯墓,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同话题。人们 关注的强度和广度,都已超过曹操墓很多。 论历史地位和影响,这座大墓的主人刘贺,远不 能与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曹操相比,但人们对这一考 古发现的热情,非但不比曹操墓低,实际上还要高出 很多,而且热度一直持续不散。 除了这座墓葬未经盗掘,相较曹操墓它完好地保 存了大量陪葬物品,特别是众多金饼、金板以及马蹄 金,金光灿灿,格外吸引世人的目光之外,还有内在 的原因。 曹操虽然是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但历史文献中 对他的记载,相对比较清晰,后世学者对曹操的看法 的分歧,主要是如何评价他的功过是非,而不是其基 本行事。对一个人功过是非的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 问题。由于价值的判断,标准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说 是千差万别,基于各自不同的标准来下判断,结果可 想而知,以致不管是在专业的历史学研究中,还是在 非专业的社会公众当中,而且不管是针对遗留在历史 上的著名人物,还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活跃在我们眼前 的各色人等,评价参差不一,乃至决然背反。 海昏侯刘贺的情况,与此有很大差别。他是汉朝 历史上一位几乎被人遗忘的皇帝,在位仅仅二十七天 ,就被废黜,当然也不会有谥号。因而谈到他的皇帝 身份,只能以“废帝”称之。普通的历史年表,不管 是中国人自己编的,还是由东洋、西洋学者动手制作 的,几乎见不到这位皇帝一丝一毫的行迹。在《汉书 》等基本史籍中,对他的记载,虽然不算很少,但在 一些关键问题上,却模糊不清,需要仔细琢磨,才能 看破表象之后的真实面貌。认识历史的真相,这种好 奇心几乎与生俱来。越是扑朔迷离,越能引发人们的 兴致。 在这些引人兴致的疑惑当中,很多人首先会对大 量黄金制品以及巨额钱币等财富的地域来源产生疑问 :这些财富是从哪里聚敛来的?西汉的海昏侯国是不 是像墓葬中的财富所显示的那样富庶? 接下来,就会有人超越于这些物质现象之上,做 出更深一层的思考:墓主人刘贺,当初为什么会被选 立为皇帝,又是为了什么,刚刚登基二十七天就被废 掉?为什么被废为平民的刘贺,后来又被册封为位阶 很低的海昏侯?海昏侯国在刘贺身后为什么又会被废 除?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