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话跟党走--蔡友洪传
作者简介
王荣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大学前是农 村生产队队长,大学毕业后,先当15年中学 老师,后从事史志工作20多年。从1 980年代 中期起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出版文学作品 35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凝重岁 月>、中篇小说集《绿忧红悦》、长篇小说 <黑市夫人》《家园》《花雨春秋》《血荐 李沟头》(合著)、《王荣方文集》(上中 下三卷200万字)、长篇历史散文《我们坐在 高高的谷堆旁边》。2012年5月,其散文《难 与悬空寺说再见》获首届中国徐霞客游记文 学奖大奖;2014年5月,其散文《在徐霞客墓 前》获第二届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二等 奖;2014年6月,长篇散文《我们坐在高高的 谷堆旁边》获无锡市太湖文学奖,11月获无 锡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牢记国恨 蔡应川一早起来开大门,只见门框上面新挂了一张蜘 蛛网,心里甚是高兴,嘴里不禁嚷了起来:“今天有喜事 降临了。”“哪来的喜事?”妻子张氏问。“你快来看看 ,门框上这么大的蜘蛛网。”蔡应川说,“老话说,这蜘 蛛网啊,叫阜挂喜,夜挂气(指夫妻吵架,家庭不睦)。” “莫非是顺灿家里人要生了?”张氏喜滋滋地问。“说弗 定今天要生了。”蔡应川说。 张氏是蔡应川的填房,元配郭氏是因头胎难产而亡故 的。婚后,张氏接连给蔡应川生了三个儿子:蔡顺炳、蔡 顺灿、蔡顺喜。老大婚后生了个儿子。老二蔡顺灿婚后不 久,妻子马英娣就怀上了,这更让蔡应川夫妇高兴不已。 随着儿媳妇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张氏就跟丈夫不止一次地 说:“顺灿家里人头胎一定会是儿子。”“你怎么晓得? ”蔡应川高兴地问。“看她的肚皮,形状是尖的,肯定是 儿子。如果肚皮是圆的,就是女儿。”“快给儿媳妇烧几 个鸡蛋,她吃了生孩子时好有力气。”蔡应川交代妻子后 就出门去了。 蔡应川兄弟四人,他是老大,婚后另立门户、独立生 活时,父亲蔡兴馥分给他一间低矮且简陋的瓦房,经过二 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置买了十五六亩地,建造了五六间瓦 房,虽不在一排上,但在蔡家店也算是一个小康人家了。 二儿子蔡顺灿婚后,虽在一个灶上吃饭,但住在第三席屋 里。蔡应川来到自家牛圈,见一头年轻壮实的黄牛不在圈 里,就知道被二儿子蔡顺灿牵出去放了。想起二儿子结婚 后变得更勤快了,更懂得吃饭念头了,蔡应川心里很是欣 慰。 马英娣还未起床,婆婆张氏就把一碗潜鸡蛋端到她床 前:“英娣,快吃,趁热。”马英娣有些不解:“婆婆, 今天,你……”张氏一笑:“今天,你就要生了,所以… …”马英娣笑了:“婆婆,我还有六天才到预产期呢。今 天吃了这碗潽鸡蛋,我弗生,弗是给我白吃了?”“哪有 白吃的?”张氏高兴地说,“今天弗生,明天再给你潜鸡 蛋吃,一直让你吃到生。”见婆婆说得这么实诚,马英娣 也就不再客气,接过婆婆手中的三海碗,把六个潜鸡蛋全 吃了。 一天早晨,雾很大。上午十点后,雾散去了。没有风 。太阳特别好,照在人身上暖暖的。下午两点多,马英娣 感觉到肚子疼,先是隐隐的,后是明显的,且是一阵阵的 。“顺灿,开始发动了。”马英娣幸福地说。“发动什么 ?”蔡顺灿傻傻地问。“你个戆大,老子倒想当,这也弗 懂?我可能要生了,快去叫你娘。” 蔡顺灿听说老婆要生了,高兴得一蹦三丈高,飞出门 去。张氏听儿子说媳妇肚子已发动了,就像将军似的命令 丈夫:“顺炳老子,快去申港徐村请接生婆。”蔡应川衔 命而去。张氏让儿子拎着一只包袱,里面是草纸、益母草 干、孩子穿的毛衫等,移步着三寸金莲,走过两席屋,来 到三席屋里,为儿媳妇生产做着一些准备工作。 吃过晚饭,马英娣的肚子疼得更厉害了,忍不住叫出 了声。“忍着点,有什么好叫的?夭底下又弗是你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