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对人类无用

诗歌对人类无用
作者: 衡夏尔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诗歌对人类无用
ISBN: 9787559481726

作者简介

衡夏尔 曾用笔名瑠歌,1997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哲学、建筑研究专业,写有小说、诗歌、随笔等约百万字。出版小说、随笔集等三部。

内容简介

序 言 为何是未来主义诗歌运动 在我的童年中,有几个比较深刻的节点。四岁的我,观看完《猫和老鼠》动画片,正处于狂躁之中。当时一定是个燥热的午后,我在狭窄的客厅里大笑大叫,就像是所有丧失理智的婴儿,在成年人默许中那样。我还想再看一集,但是奶奶希望我去午睡,我挥舞着胳膊,沉溺于自我的非凡,以及不被允许从电视机中获取幸福,而产生的暴怒。然后我看着天花板晃动着,时而变近,时而离远。停下来,陷入了恍惚之中。 为什么宇宙会存在? 宇宙的开头在哪里? 为何我处于其中? 扑面而来的三个问题,令我产生巨大的无力感。我沮丧地回到了卧室里,没有午睡。 为何人类将哭喊与索要看作是婴儿的天性,而非对存在的质疑呢。 随后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我对许多人类充满了轻视。这是出于对无法感知到那些问题的成年人的失望吗? 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刚进入小学后,我开始对人类社会的管控感觉到恐惧。 于是后来根据回忆,写下了那一首《撒尿权》。 撒尿权 我踏入小学 知道的第一件事 撒尿的权力 不在自己 而在老师 想撒尿了 举手 老师批准 才可离开教室 许多孩子 第一次举手 未被批准 便不再吱声 尿在了裤子里 类似的节点还有,九岁时在大街上堵车。我的父亲在驾驶,我坐在后座上突然说道:“你觉得希特勒为什么要屠杀犹太人。” “是为了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我回答自己。 诸如此类,对于人类的轻视或者说敏锐,很容易使得一个人误会——他是人群中的一名天才。实际上, 这一种天分在人类社会中毫无用处,如果他不去成为一名诗人与作家。 在我的创作中,有两个核心的观念:〔1〕一切没有被写下的思想,并非属于自己的思想。〔2〕一切没有被记录的事物,将被失去。这两种意识的形成与我童年养成的洞察力,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我在年少时没有察觉到一些事情,我将永远不会知道人类是怎么样的,我也无法在日后将它们叙述下来。 因此在正式动笔前,我很明白一点:如果一个人写诗的原始冲动是宣泄感伤,或者怜悯自己的天赋, 那么他的创作,大概在五年之内就到头了。只有一种写作模式,能持续一生:不断去寻找何为真实,不断向神秘又陌生的世界进发。 保持终生的写作,需要在生活中保持激情。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生活的激情不会被磨灭,那就是不断破除自己的无知。在破除的过程中,进一步接近真相。如果一切已然是确定的,那么一切都不会受到怀疑与挑战,一切也都毫无意义。 当然,在用激情探求世界的过程中,激情也会时刻遭受冰冷的破灭。当我们以为自己将要获得什么时,总会有更大的挑战在后面,等待着否定我们。不过这也是人生的乐趣所在,只有在时刻的迎击中,我们才能保持灵魂的自由。如果我们放弃了,逃避不会使得我们解脱,它只会将我们囚禁起来。 在与人类的疏离中,我度过了青春期,在这一点上我与同代人或许相反。我们这一代人,通常是独生子女,在成长时期,我们会有一种身处于“生活的中心”的感觉。我们的世界是“唯心”的,我们每天刷着手机上掠过的浮光华影。我们倾向于认为,一切信息都是为自己的情绪而服务,如果不符合我们的情绪, 我们就把它删除掉。 在这一点上,上一代人与我们截然不同,上一代人生长于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既操劳又麻木,从小他们就领略到人类世界的残酷。 而我们则相反,我们则倾向于认为,一切理应是正确美好的。于是当我们错愕地来到成人社会,便会被现实的法则打击到。我们会误认为,我们这一代人,从心理上比以往的人类更加进步自由。不过如何实现这种自由呢?我们手足无措。面对残酷的经济社会,我们选择了放弃。观看视频直播,用一点零花钱购买消遣, 躺在床上。 我们喜欢虚构的事物,比如充满暗示的电子游戏与电影。在捏造出来的公共事件中,发表自己深刻的 谴责。 编辑推荐 ★95后青年作家发起的一场“未来主义诗歌运动” 记录对于生存、死亡与永恒的隐秘体验 ★横跨两座大陆,历时5年,117首诗歌 被忽略的伟大艺术,陌生人在世界边缘坚守的幸福,金钱与权力带来的愚昧,死亡带来的漫长告别……让一切陌生与消亡的生命,在语言中永恒地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