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建筑师

奔跑吧建筑师
作者: (日)隈研吾|译者:张力薇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43.70
折扣购买: 奔跑吧建筑师
ISBN: 9787121267567

作者简介

隈研吾,1954年出生于*本神奈川县横滨市。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应庆义塾大学教授,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1997年,作品“森舞台/登米町传统艺能传承馆”获*本建筑学会奖。2002年凭借“那珂川马头町广重美术馆”首获芬兰**木建筑奖。2010年,作品“根津美术馆”获每*艺术奖。2011年,作品“梼原·木桥博物馆”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近的作品有:“长冈市政厅”“歌舞伎剧场第五期”“KITTE”“贝桑松艺术文化中心”“马赛FRAC”“埃克森·普罗旺斯音乐学院”等。其项目不只在*本,而是遍及全世界。

内容简介

建筑师似跑马 已经习惯了每目如此频繁移动的不仅仅是我,活 跃在世界前沿的建筑师们,每目的生活都或多或少有 几分相似。 我认为所有的契机都源于1997年,美国建筑师弗 兰克·盖里在西班牙城市毕尔巴鄂设计的“毕尔巴鄂 ·古根海姆美术馆”竣工。 在那之前,建筑师每目的生活杂乱无章,与工薪 阶层的常规生活截然不同,但是,自从毕尔巴鄂·古 根汉姆美术馆建成之后,建筑师们的生活似乎被加快 了移动的速度。 *准确地说,还有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的经 济**化。在这种背景下,历经毕尔巴鄂的成功,新 的建筑设计都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我们。 毕尔巴鄂是西班牙一座因工业而繁荣的相对较大 的城市,以*本为例,与名古屋的感觉相似。所以, 毕尔巴鄂虽然并非小城镇,但也从来没有享*过“旅 游城市”之名。就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建成 之*起,不仅是西班牙本国,世界各国的游客都纷纷 聚集至此,毕尔巴鄂瞬间变身为旅游城市,一举成名 ,引发世界关注。这在我们建筑师圈子里称为“毕尔 巴鄂现象”。 何为“毕尔巴鄂现象”呢?就是毕尔巴鄂这样的 新故事,“让建筑成为城市的标志,赋予城市新的活 力”。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20世纪形成 的工业化社会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引导世界经济的金 融资本主义。但是,进入21世纪后,金融资本主义的 负面影响目益呈现。像毕尔巴鄂一样,借助建筑的强 大力量是否能够突破资本主义的闭塞性呢?这种呼声 不断高涨。此后,世界各个城市都开始抱有野心,“ 我们也想成为毕尔巴鄂那样的城市”。 这些抱有野心的城市管理者们*终着眼于建筑师 的创造性。凡是认为“这个人有可能建造出城市的标 志、有可能挽救我们的城市”,就会贸然地向那些声 名在外的设计师们发邮件。 所谓“声名在外”,指的是那些“风格鲜明”的 建筑师,跟艺人的判断标准相似。风格不仅体现在作 品中,还包括出身的独特,例如,“曾是拳击选手” 这一点就是让风格*鲜明的一大要素。 说到邮件中“拜托”的具体内容,有时候会直接 说明拜托建筑设计,但是,大多是拜托建筑师们来参 加邀请赛(设计比赛)。总之,就是从世界各地邀请 几位有名的建筑师让他们相互竞技。当参加比赛后, 如果没有被选上那就意味着失去工作机会,直到现在 ,我还是会被这些比赛驱赶着忙碌。换句话说,就像 每周都要参加赛马比赛的跑马一样。所以,现在建筑 师这个职业,必须要有能忍耐比赛的精力和体力。显 而易见,自从毕尔巴鄂成功之后,建筑师不再是高眼 光、自主选择工作的精英,变成了每次都义务参赛, 悲惨(或者说忙碌)的跑马。 20世纪建筑师成功的“双六棋盘”(*本的一种 棋盘游戏) 这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20世纪的建筑师有着 普遍的成功“双六棋盘”,即在各自的**有着稳定 的工作,随着**社会地位和交际圈子的提高,工作 会自动找上门来。 以前,建筑师确立地位的过程是先从设计住宅开 始的。自己家也罢,亲戚家也罢,拿着象征性的设计 费,设计一座小住宅,暂且先展示出自己的设计风格 。随后是小型美术馆,接下来是稍微规模大一点的文 化设施。大家大概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就像只要双 六棋子逐步沿着棋盘格子前进就可以了。这种被规定 好的过程。也可以用跑马的一生来比喻,跑马参加完 地方、中央的比赛后,逐步拿到了参加世界赛马比赛 的参赛资格,之后成为**,可以安享晚年了。 战后*本的建筑界,**代建筑师以1913年出生 的丹下健三为代表,之后第二代建筑师以桢文彦 (1928~)、矶崎新(1931~)、黑川纪童(1934~ 2007)为代表,到第二代建筑师为止,他们都有稳定 的*本**设计订单。所以,说到20世纪的*本建筑 界,都是以桢老师、矶崎老师、黑川老师这样的明星 建筑师为中心的。 随后,20世纪70年代末,以安藤忠雄(1941~) 、伊东丰雄(1941~)为首的第三代建筑师登上了舞 台。“第三代”某种意义上有过渡期的含义,还能享 *到上一代为止**设计订单的恩惠。例如,伊东丰 雄设计的“仙台传媒中心”(2000年),这个建筑可 以说是过渡期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初*本泡沫破 裂,但是由于泡沫期的税收,20世纪90年代还是积累 了一定的财富。 之后,到我们这些第四代建筑师时,*本**建 筑的需求已满,已经没有可以再奔波的地方。所以, 时代使然,我们只能被时代驱赶着参加世界比赛。 这种严峻的现状,不仅局限在*本,也不仅局限 在建筑界,制造业、金融业等也是如此。在**化之 后,所有**的那些一直以来**稳定的相互依存和 相互买卖体系都不复存在。结果就是所有的人都被迫 像孤独的跑马一样,在不停地奔跑于**比赛之中。 对一个建筑师来说,时间和预算充沛、不急不躁 地设计,是*理想的状态。但是,现实生活是,不在 比赛中胜出就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工作室和自己都要 倒闭、毁灭。所以,为了不倒闭只能无休止地奔跑, 这样才可能总被拉去残苛的马场。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