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小孩也能上名校
作者简介
韩成范 ●日本自我心理学研究第①人。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曾就职于东京大学附属医院,现任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教授、一桥大学国际·公共政策大学院客座教授,日本第①家将心理学运用于商业领域的“和田秀树协会”创办人。 ●日本现象级畅销书作家。著有学习类书籍六百多本,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心灵感悟、学习方法等,涉及内容广泛,因此获得了“学习之神”的美誉。其著作有二十余种被引进中国,包括《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高效学习》《大道理都懂,小情绪难控》《提升学习效率的100个法则》等。 ●跨领域天才。除了在心理学、学习方法研究领域建树颇丰,其导演的电影《东大灰姑娘》 获2007年第五届摩纳哥国际电影节蕞佳影片奖,2012年导演的《我的人生》斩获了摩纳哥国际电影节的四个奖项。
内容简介
第1章 阿德勒:育儿,以人为本 激发孩子内生的自驱力 近年来,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在日本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是一位早在 100 年前即享誉世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也被誉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于 1870 年在奥地利出生,后移居美国。阿德勒的学术观点对儿童心理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认为:“人类天生就有无穷的竞争欲,求胜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天生看重输赢, 任何小孩都热切希望自己能“在学习上得第一名”或“在体育比赛中夺冠”。但现实是残酷的,有人赢就意味着必定有人输。总有孩子会在学业、运动上表现不佳,自卑感便在他们心中萌芽并生长。那接下来孩子的消极情绪会何去何从呢?关键就看父母如何去承接、消解和引导了。我们要学会激发孩子的斗志,让他们心中的勇气之树即使历经风雨,仍能茁壮生长。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忠实支持者,不断地鼓励孩子:“下回咱们一定能赢!”“这是你的优势科目,冲啊!” 阿德勒理论最大的特色就是相信:“人会奋斗,并不是因为受困于不利的客观环境或被外界原因所迫。人的行为是由某种向上的意志支配着的,我们追求的是高处和远方的目标。” “我要考上东京大学。” “我以后想当医生,救死扶伤。” 有了远大的志向,孩子就一定找得到学习的自驱力,不待扬鞭自奋蹄。重要的是,家长不能陷在孩子过去的失败中,一想起来便抱怨或责骂一通。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助推孩子找到一个目标,由此激发出其内生的自驱力。 阿德勒说,家长想要扮演好助攻的角色,就必须对孩子的兴趣与关注点有到位的理解,甚至要做到比孩子本人还深入和投入。 本章将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其中的很多观念,对育儿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将在正文中看到更详细的阐释。 上进心是一种本能 阿德勒认为,人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在人群中“追求优越感”。 这个观点也是他开创的“个体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意思是每个人都想在竞争中获胜,上进心驱使着人们去超越他人。这种上进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阿德勒其实是在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是什么?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回答过这个问题,但他与阿德勒的思考方向截然相反。 简略地说,弗洛伊德把一切人类行为都归因于性欲的影响。他在晚年又补充说,除了性欲以外,人类的本能中还有攻击欲。这两种动物般的本能欲望深深潜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伺机撩拨和刺激我们的心智,形成各种消极情绪与情结,严重时将无法自抑而显露于外,最终还可能给我们造成心理创伤甚至心理疾病。 不过弗洛伊德同时认为,人类是有先进性的。这体现在我们还是有一些能力可以压制一下这两大欲望。 这种学说有人性本恶的色彩,至少说明他对人性的理解是偏悲观的。 在弗洛伊德眼中,人与动物无异,都会被天性中的那股野蛮和残忍驱使而横冲直撞。这个解释若成立,那情形的确堪忧。如果不加教化,这恣行无忌的人世间必将面临源源不断的混乱和灾难。但这确实就是弗洛伊德的人性观。 阿德勒心理学则与之相反。这是一个更相信人性本善的学说,对人性有着更乐观的理解。 这个理念强调,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懦弱畏难,一开始就愿意输,甚至只求输。每个小孩都会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在学习上取得第一名”或“在体育比赛中夺冠”。 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力 阿德勒心理学极大地影响了另一位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他就是卡尔·罗杰斯。罗杰斯做心理咨询时,有一条指导性纲领:“人活着需要一股自信,但这股自信必须由他本人亲自练就。” 所以帮助或教导他人时,我们无须给出具体指令。重要的是通过语言传达肯定和鼓舞,使对方形成强大的自信,以此再去滋养他的心灵,激发他的斗志。 近年来,有种人才培养的理念在日本深受欢迎,名为“教练式指导”。它的意思是,老师不要下达具体指令,像对待机器人般地操控学员。而要像教练一样,激发出学员自身的最大潜力。这与阿德勒的育儿理念不谋而合:父母或老师就是要帮助孩子释放潜藏的能力,缔造属于孩子自己的奇迹,而不是在既定的路线上拽着他往前爬。 人类的砥砺前行并不一定源自外界的鞭笞或胁迫。因为只要有了目标和激励,谁都会主动而忘我地拼搏。父母不用把一切悉数分析给孩子看,指示给孩子做。大道无形,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大方向上的指导,帮助他去激发自己,约束自己,用自制力战胜诱惑,用自驱力行走天涯。 何惧自卑感 我们研究阿德勒心理学,绕不开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卑感。 生而为人,就会有旦夕祸福,难求事事完满。但人们却总会对自己些许的不如意耿耿于怀,比如个子不够高、跑得不够快、体质不够好等。我们硬给自己找碴时,从来不会缺素材。 上苍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不同的天资和禀赋,非要去比的话,每个人都是输赢参半的。但落后仅是一种对状态的评估判断,人在主观层面对它的感知才是关键。如果人在主观上有了“羞愧”或“耻辱”的感觉,那么就出现了阿德勒心理学所说的“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人有一种不服输的欲望,所以总是在追求与他人间的公平和对等。而个子不如别人高、跑得没有别人快都是在痛击这种欲望。求而不得,人便容易自轻自贱:“我不行,我笨,我太没用了……” 自卑感不断累积恶化,直到人彻底意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时,就产生了“自卑情结”,然后就容易患上神经症。 读到这里,你是否会把自卑感看作一种负面情绪体验?你可能还会进一步猜想:最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不会让孩子产生这种情绪体验的。 其实我们不必谈自卑就色变,自卑感也可能发挥催人上进的作用。 一把好剑是为万世开太平,还是屠生灵、杀无辜,关键看握住它的人是英雄还是恶魔。自卑感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只任它带来“自我否定”“消极抵抗”,那这些部分便如同压在心头的无数根稻草,无疑会阻碍他的成长;但一个人如果能化差距为动力,让自卑感以“自我激励”“发奋图强”的形式在心中登场,那他就获得了一股奋勇向前的动力。 胜者恒胜 阿德勒如此重视自卑感及其作用,其实源于他的童年经历。 小时候的阿德勒体质弱,还患有佝偻病。这种疾病是维生素D的缺乏等原因导致的,会让患者发育不良,引发腿骨畸形等症状,小阿德勒因此无法自由参加户外活动。但他家其他孩子又都很健康。在强烈的对比下,阿德勒心中不免滋生出酸楚的自卑感。 但阿德勒没有一蹶不振。他后来爱上了登山运动,征服高峰的成就感消解了佝偻病等生理缺陷带给他的自卑感。对阿德勒来说,与自卑感的狭路相逢也是一个契机,可以“促使人深入思考自身的状态”。 明智的反思其实并不强求以弱胜强,你恰恰还应“避开让你产生自卑感的地方,去其他领域发掘、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从而获得成功”。这才是对抗自卑感的“智胜”思路。 比如一个人天生就是矮个子,却非和别人比身高,那就注定了要一路输到底。他的自卑感在身高上就是无解的,但这个人却完全可以换个领域或目标去超越他人,也仅有如此,才能对冲个子不高带给他的自卑感。 比如,他可以放下对个子矮的纠结,转而施展自己过人的表达与倾听能力,定能广交知音,邂逅良伴;他还可以选择专心工作,既然拔不高个子,那就拔高业绩。反正东边不亮西边亮,只要找准属于自己的那道光,一样能赢得众人的钦佩。 只要能找到优势领域并获胜,其他的便不重要了。而且,这不仅能将自卑感变废为宝,还能激发出强大的自信心。 对于孩子的自卑感,父母不用花心思去否定或掩盖。我们可以与之进行迂回战,支持孩子用其他方面的优越感去冲抵甚至击碎自卑感。 这样看来,学习似乎是最公平又有效的赛道了。分数一高,能解百忧——“我跑不快又怎样?我学习好啊!”“我个子是不高,但分数不低啊!” 但要记住,家长不能仅仅只是喊口号,孩子也不能仅仅在心里形式化地想想便作罢。家长要刻意引导,全力相助,让孩子真切地体验几次成功后的惊喜和荣耀,帮助他获得胜利的实感。 母亲的“勇气注入”战略 一个人的获胜经验与其勇气值成正比。说到这个,我又想起了我的弟弟。 前言介绍过我弟弟小时候的可怜遭遇。家里就两个孩子,哥哥还处处领先,所以弟弟总被打压和轻视。此处容我自吹自擂一下,除了运动以外,我还真就是触类旁通,无一不晓的。 小学三年级时,父母把我送到了一个珠算补习班。一年内,我就考过了珠算 3 级。考级速度之快,惊艳了周围一众家长。 母亲见罢,大喜过望,还打了个新主意:“既然哥哥行,那弟弟肯定也不弱。”然后便把弟弟送进了同一家珠算班。 但弟弟的珠算学习之旅真是出师不利。他的计算基础本就薄弱,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他还是个左利手。因为算盘要从右侧开始往左侧拨算珠,左利手的人就容易误触算珠,所以弟弟学得举步维艰。 没有悬念。不出一个星期,弟弟便已跟不上进度,无力再招架任何新内容。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可能会心碎一地,然后捶胸顿足地说或逼孩子:“才一个星期就不行了?你好不好意思啊!”“学费都交了,不能浪费。咬牙学下去!”“再坚持一个月好不好?” 仅仅一个星期,弟弟就已经学得身心俱疲,母亲却连半秒钟都未曾想过:“这孩子是不是笨?!” 母亲只是认为:“我没选对项目,珠算不适合我这个儿子。”她还觉得:“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太多了,咱不必非绑在珠算这一棵树上啊!”于是母亲爽快利落地把弟弟接出了珠算班,彻底挥别了这场噩梦。然后母亲又给他报了一个以个性化补习而闻名的课外学习机构。 ●日本“学习之神”、跨领域天才、现象级畅销书作家和田秀树经典力作。 ●68个阿德勒心理学理论中的育儿沟通术,爸妈照着做,轻松引爆孩子学习力,让孩逆袭成学霸。 ●比起天赋,迎战自卑、主动思考、直面挫折的勇气更容易成就孩子的一生。 ●湛庐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