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力量(少年版)/梁晓声作品精选

种子的力量(少年版)/梁晓声作品精选
作者: 梁晓声|责编:胡小芳//陈小霞
出版社: 浙江少儿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75
折扣购买: 种子的力量(少年版)/梁晓声作品精选
ISBN: 9787559727961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文革”,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内容简介

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 女人写下篇文字的念头, 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事实上我也一直觉得还会 见到她,果真那样,我就 不写她了,却再也没见到 。北京太大,存自行车的 地方太多,她也许又到别 处做一个看自行车的女人 去了。或者,又受到什么 欺辱,憋屈无人可诉,便 回家乡去了?总之我再没 见到过她…… 而我第一次见到她, 是在北京一家牙科医院前 边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 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 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 落,搭垂在她手臂上。她 双手将书包紧紧搂于胸前 ,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 着:“你不能这样啊,你 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 儿钱多不容易啊!……” 那绿色的帆布的书包 ,看上去是新的。我想, 她大约是为了她在北京找 到的这一份看自行车的工 作才买的。从前的年代, 小学生们都背着那样的书 包上学。现在,城市里的 小学生早已不背那样的书 包了,偶尔可见摆地摊的 街头小贩还卖那样的书包 ,一种赖在大城市消费链 上的便宜货。看自行车的 女人四十余岁,身材瘦小 ,脸色灰黄。她穿着一套 旧迷彩服,居然地,还戴 着一顶也是迷彩的单帽, 而足下是一双带扣绊儿的 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 晒得很黑。那一套迷彩服 ,连那一顶帽子,当然都 非正规军装,地摊上也有 卖的,拾元钱可以都买下 来。总之,她那么一种穿 戴,使她的模样看上去不 伦不类,怪怪的。单帽的 帽舌卡得太低,压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