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作文直播课第2季](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605/02/20240605021038245.jpg)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9.00
折扣购买: 纸上的作文直播课第2季
ISBN: 9787506898621
包君成,作家、诗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中国关心下一代核心素养培养计划”核心素养教育研究专家。 出版《文语方程式》《第三门:恋之启》《以“法事情人”视角破解古典诗词》《重构阅读思维:“法”“事”“情”“人”阅读法深度解析》《纸上的作文直播课》《诗话二十四城》《包君成经典品读课:四大名著》《包君成文学课:照亮中国文学夜空的 58 颗星》《包君成文学课: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学简史》《读写课:从轻松读懂到写好不难》《纸上的诗词直播课》等书;在写作、阅读、古诗文等领域有独到而专业的研究;其“法事情人”阅读法、“六项全能学习法”、“秒变作文法”等多项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级奖项;曾登上《时代人物》杂志封面;在多种报刊发表过相关论文和文学作品;工作之余,爱好广泛,涉猎颇多,曾发行国风音乐专辑等。
第一章 嘿,一个素材多种玩法 包子老师:本章咱们主要讲解“一个素材多种玩法”。 冬梅同学:啥? 听不懂…… 包子老师:别担心,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哟!比如围绕“饺子”这个素材,怎么能写出不同的文章呢?故事情节怎么设计?文章结构怎么安排?主题思想怎么体现?这一章,我们选择了“饺子”“小街”“端砚”“苏州园林”这四个素材,每个素材都给到同学们三篇不同的范文进行讲解,你一定会脑洞大开! 冬梅同学:老师,这样学习作文的好处是什么呀? 包子老师:问得好!“一个素材多种玩法”的方式,可以让大家在写作时打开思路、大胆创新,不被素材困扰,也不被传统思路局限,不但考场得高分,还能极大地增强写作能力呀! 冬梅同学:懂啦! 第一节饺子的三种“吃法” 我家的幸福生活 一到新年,我家就有“好戏”上演。 爸爸首先亮相,他摇身一变成了“武生”。借着傍晚的霞光,他抡起两把菜刀,咚咚咚,敲击在砧板上,发出新年厨房里的第一声喜乐。他满脸通红,像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二爷。在父亲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下,再顽固的肉块都会失去抵抗力,乖乖地“就范”,被剁成细细的肉馅儿。在剁肉馅儿上,爸爸可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什么“横竖各剁八十八下”,什么“切忌肉断筋连”之类的,颇有一点儿兵法的味道。 下面亮相的是妈妈和奶奶。妈妈是花旦,灵巧地演绎着“和馅儿”的精彩。且看,她翘着兰花指拈一点儿盐,细细地撒在肉馅儿上,再倒一点儿料酒和酱油,香油来上几滴,还要点缀上翠绿的葱花。她的动作麻利而俏皮,在厨房里演奏着新年的西皮流水。奶奶嘛,更像青衣,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面光、盆光、手光,这是奶奶奉行的揉面“三光政策”。多少水,多少面,比例都要恰好,揉面的力道和次数也有讲究,太软就失去筋道,太筋道又会累死擀饺子皮儿的。奶奶明明只是在面团上揉和按,而我却认为那是一双手的舞蹈,像是在舞动洁白的水袖。 待到包饺子,那才是戏的高潮,嚯,生旦净丑齐亮相,热闹!爷爷曾是部队食堂的白案,他有个绝活儿,同时可以擀数张饺子皮儿。只要爷爷一开工,我们全家包饺子都赶不上他的速度。方才还是案板上的几个小剂子,这转眼间的工夫就成了一张张薄薄的饺子皮儿飞到我们眼前。所以啊,爷爷擀饺子皮儿活脱脱有股花脸的豪迈气概。我呢,手忙脚乱,不是捏破了皮儿就是放多了馅儿,急得我呀,一会挠挠头,一会擦擦脸。嘿!那白白的面粉就沾了我一脸,活脱脱一个“丑角儿”。 最后,该给这场戏好好起个名字呀!此时,饺子上桌,家里氤氲着暖融融的幸福味道。对,这出戏就叫《我家的幸福生活》吧! 冬梅同学:咦? 这个开头颇有悬念:不知是什么“好戏”。 包子老师(神秘一笑):嘿嘿!“好戏”在后头。 冬梅同学:哈!原来如此,把剁肉馅儿的爸爸比成武生,也是清奇! 包子老师(肉眼可见的得意):为师说过,对于写作而言。戏曲是少有人开垦的土地,谁愿意开垦,谁就会有更大的优势哟!武生扮演的是勇猛的武将,爸爸的动作、神情加上懂“兵法”,与武生无二呀!(见冬梅连连点头,来了兴致,突然亮个武生的相)哐一得一戗,边式不边式”。 冬梅同学:老师,我看出来了,花旦一定是机灵俏皮的,(受了包子老师的传染,调皮地学着妈妈的动作、戏腔)撒盐,倒油…… 包子老师(忍俊不禁):哈哈,倒有几分神似!看来,冬梅同学对戏曲角色也有了解呢。 冬梅同学(有点儿囧):皮毛,皮毛而已。之前咱们学了很多戏曲题材的作文,恶补了一下下。 包子老师:孺子可教! 冬梅同学:哈!生旦净丑齐出场,又形象又热闹,过年的氛围感拉满。老师,我突然发现“角色扮演”是出新的一个便利法子呢。 包子老师:这个理解666 啊,冬梅同学越来越聪明啦!不过,任何创新都要以贴切、合理为前提哟,切不可为了出新而生硬联系,强行上“角色”。 冬梅同学:老师,我还是觉得人物太多,有点儿把握不住,要是有个简便又好记的方法就好了。 包子老师:好吧,为师画个思维结构图,概括一下今天的“生旦净丑写作法”吧。 —————————————————— 边式:戏曲行话,指表演动作漂亮、利落。 生旦净丑写作法——群体分角色 生 爸爸首先亮相,他摇身一变成了“武生”。 旦 妈妈是花旦,灵巧地演绎着“和馅儿”的精彩。 奶奶嘛,更像青衣,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 净 爷爷擀饺子皮儿活脱脱有股花脸的豪迈气概。 丑 嘿!那白白的面粉就沾了我一脸,活脱脱一个“丑角儿”。 “AI 沛淇梅”时间 大家好,我是AI沛淇梅!想要写好此文,对京剧要有更多的了解才行哟。根据AI搜索,我为大家补充相关知识。不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我在知识讲解上出现了Bug(错误),还请同学们不吝指出哟! 在下小生。我们生行还有老生、武生等。戏文里,我们基本都是“大男主”! 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戏台上的“颜值担当”就是我们旦行啦! 虽说是“净”行,我们的脸却比哪一行都花!京剧脸谱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啦!! 我们这一行吃了名字的亏,其实一点都不丑,满满的喜感!你还可以叫我们“小花脸”“三花脸”,戏台上当之无愧的“搞笑担当”。 第四章 哇,快来围观获奖的作文 冬梅同学:看过前三章的范文,真是收获良多。我感觉一下子有了写作的动力。 包子老师:听冬梅这么说,老师真是欣慰。 冬梅同学:看着别人写作好像很容易,可一到自己又觉得无从下笔。 包子老师:其实对于你们学生来讲,写作的内容很多啊!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校园里的记忆碎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这不都是写作的最好素材嘛!在这一章,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学生获奖作文,你可以从中去寻找你的写作灵感。 一声渔歌半生禅,四堤杨柳尽炊烟 薛天琦 锦溪,是优雅的,是质朴的,是令人惬意的,更是诗意盎然的——古镇水乡。 莲台托花结雅舍 进入锦溪大门,仿佛步入了一个佛国殿堂。踏着石桥,渡过碧波荡漾的菱荡湾,转过墙角,循着风中空灵的铃声,停步文昌阁前。两架铃铛在风中叮当作响,每个铃铛下面都吊着几个许愿牌,在文神武神面前碰撞着,像演奏着仙乐的前奏,拂去了身心的尘垢。身旁的栏杆上雕着悬空龙凤,让人恍入升仙之境,清风荡漾着水中的莲花,池子生出了一丝丝清凉之意。或许,那许许多多吴中的才子们也是像这样感受着清风拂面来,思索着生命的意义。 清风亭堂古井深 路转溪桥边,进入神圣庄严的寺院。从边门左转,遇见一座亭子。石柱,四檐亭顶,一颗圆润的石珠,亭子正中是一口古老的石井。往下望石井,一泓清水倒映着影子。风吹过,井上的横木当啷当啷动着,似诉说着从古至今他承担的使命和所有的见闻。深不见底的井有着青石砌成的井口,似一张巨口,随时可以道出千古诡谲神秘的往事。 谯楼吟诵伴鼓钹 从古井旁出来,走到一座黄色砌墙的房子下。在房檐下,可以听见楼上一群僧人念诵着梵经,有鼓、铃铛、钹为他们伴奏。我是个过路人,也听不懂梵经,但仍旧在反复敲打着的鼓钹和铃铛的声音里陶醉了。身边,风拂过绿柳,在大佛的面前停顿片刻,又呼呼地从厅堂间掠过,吹动了柳树,吹开了桃花,吹出了新的江南,吹出了那梵音新的生命。 御柳芃芃神攘攘 听见鼓声的佛家大院便是圆通佛寺。走进圆通佛寺正门,穿过广场,即可进入供佛殿。一尊金色大佛稳稳坐于供佛殿正中的台上,四周缭绕着信众点燃的香火。四面柳树环绕,令人神思悠然。一盏长明灯摇曳着,晃动着的影子照在两边的天王壁画上,令人感到庄严神圣并肃然起敬。出了佛寺,清风再度拂来,吹走的是那一阵香火气,吹不走的是那历史的尘埃。 芳草萋萋悼冢魂 菱荡湾的面上,有一座陈妃墓。据说宋朝一位皇帝的陈姓妃子在锦溪离世,皇帝悲痛不已,为陈妃进行了水葬,并立碑“陈妃墓”。到现在,那座墓依旧立于水中小岛上,岛上长满青草、绿柳,陪伴着陈妃度过了漫长的光阴。现在,早已没有了宋朝的景象,却有一批又一批游客来到湖边,眺望着那座“香家”岛屿,感叹着光阴流逝,思念绵长…… 小桥流水渔歌起 经菱荡湾再往里,走过老邮局,穿过人来人往的街道,走上一座小桥,就能看到每个水乡都有的景致-一渔船了。头上围着青花头巾的阿婆摇着小小的乌篷船,从远处,驶过桥洞,驶到近处,渔歌也由远而近,从轻缈变为欢快、热烈。和着欸乃的桨声,歌唱的速度有了稳定性,但蕴含其中的情绪又能由个人发挥。这,不就是江南古镇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吗? 福寿残碑石头倾 春风吹过满地碧草,一块残破的石碑赫然立于面前。石上有着一道道泛白的裂缝。细细看去,石头上好像有能依稀辨认出的句子,真可惜,我看不清,也看不懂。身边,游客匆匆,如鸟儿般地掠过,没人肯停下好好看看这块古老的碑文,没人肯让生活慢一点,却只是打卡,不断打卡…… 石音不减客帆情 临近回家时,我们又去了一次菱荡湾。这次,五保湖与菱荡湾之间,有一阵奇妙的响声。如鸟啼,如风鸣,水流从桥底的石洞穿过,发出了这奇妙的“石音”。碧波荡漾,流不尽空灵的音,流不完连绵的情。 古镇本身的古老面貌,有游客催生的新意;有石板青苔动的响声;有碧水东去的清丽;有绿柳成萌的柔情;有芳草萋萋的感怀;有豪放欢快的渔歌;有禅房花木里的梵音。徜徉其间,不问世事,唯有心喜…… 冬梅同学(膜拜的神情):哇!写古镇,用古诗范儿,绝配! 包子老师:这是我的一位学生写的,冬梅同学不用羡慕,认真学,你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的。 冬梅同学:哈,这是“未见其景先闻其声”的写法吗? 包子老师:被你发现了。 冬梅同学:把古井比成巨口,想象说出千古故事,这波虚写666啊! 包子老师:这里的虚写有“留白”的作用哟。 冬梅同学:“吹出了新的江南,吹出了那梵音新的生命”已经不是自然的风啦。 包子老师:层进的排比,由实到虚,由浅入深,这是升华的一种有力手段。 冬梅同学:“芃芃”又是什么神仙词? 包子老师:“芃芃”是茂盛的样子,出自《诗经》。写作不能只会写法,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哟。 冬梅同学:渔歌让古镇活了起来…… 继广受欢迎的《纸上的作文直播课》之后,《纸上的作文直播课 第2季》闪亮登场。 写作素材翻不出新意?空行万里路,下笔无思路?如何成就一篇有“文化感”的作文?……这些问题,是否也是你写作上的苦恼? 快去打开《纸上的作文直播课 第2季 》,独为你准备的素养写作专版。 这里有你没见过的趣味性写作技巧:“糖葫芦”写作法、“三色冰激凌”写作法、“拿破仑蛋糕”结构、“汉堡包”结构、“回旋镖”写作法、“三叉戟”结构、“三脚架”结构……还有生动的文化素养知识:菌子之间也有“尊卑体系”?名字很土却有“内在美”的植物有哪些?“雨果奖”和法国大作家雨果到底有没有关系?…… 独特的编排形式,全新的设计理念,带给你前所未有的写作松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