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三百年(6真宗赵恒公元997年至1022年军政故实上)
作者简介
原名李金纲,下过乡,读过书,曾为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为思想史研究独立学者,出版有《论语鼓吹》等著作多种。“尊德行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语,常置座右。 本书为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国内外所仅见。
内容简介
公元997年,农历三月,宋真宗赵恒称帝后,沿 用了他的父亲宋太宗赵炅的年号“至道”,七个月后 ,新年伊始,才改元为“咸平”。 真宗使用过的年号计有咸平、景德、大中祥符、 天禧、乾兴五个。除了天禧年间之外,每一个年号, 包括至道年间,都有变乱发生。在所有这些变乱中, 除了大中祥符年间的“泸蛮之变”属于“民变”,其 他变乱都属于“兵变”。无论“民变…‘兵变”,规 模虽然不大,但朝廷出兵“平叛’,就是战争行为, 因此从性质上论,平定“民变”与“兵变”的活动, 都应属于“内战”。 有意味的是,“民变”不论,平定“兵变”的这 些“内战”,依旧是五代乱世“权反在下、阴谋拥戴 ”的模式再现——下层军士谋求富贵,要挟长官做首 领,起而造反,称王或称霸,割据一方,重做“江东 孙坚”“西凉马腾”“荆州刘表”这类藩镇勾当;首 倡变乱的武夫也因此“拥戴有功”,借机升官并发财 。至于道义、后果、民生灾难,在这类武夫们心中, 似乎很少想到,或从来就没有思考的位置。 大宋建国已经三十多年,但五代时期武装割据的 遗风犹在。 直到大中祥符九年(1016),甚至还有兵士“谋 欲为变”。 当时有个马军副都指挥使张曼,负责在京师选兵 。他的军令特别峻急,士兵们害怕。惧怕,也是一种 力量,人们往往在惧怕中陡然而生勇气。他所拣选的 军士就因为他的刚狠暴躁而恐惧,于是“谋欲为变” 。 但是这类变乱需要时间,在酝酿中,就有人向朝 廷告密了。真宗听说后,就召集中书、枢密二府官员 来讨论如何将可能的变乱抑制在萌芽之中。 宰辅王旦说:“如果诏下,给张曼定罪,自今以 后帅臣如何御众?如果马上缉捕谋逆者,则震动京师 ,此尤为不可。” 真宗认为他说得对,就问:“那么,应该怎么办 ?” 王旦回答:“陛下此前多次要任张曼为枢密院官 员,臣一直未敢奉诏。现在似乎是时候。如果擢用他 为枢密院官员,解除他的兵权,那么反侧者就会安心 ,变乱就会消弭于无形之中。” 于是张曼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军士果然安静下来 ,没有了下文。真宗因此对左右说:“王旦善处大事 ,真宰相也!” 这是一场“未遂变乱”。如果起事,就少不了一 场“阴谋拥戴”中的“藩镇割据”之战。 秦赢政之后,废“封建制”,行“郡县制”;到 了汉代,有了“州牧”“刺史”,主要负责地方监察 ,而监察的范围大于一般郡县,略相当于“省”。这 类临时派出职官,渐渐在地方做大,成为“藩镇”。 从此中国有了相当于“省”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 省”,并不是“省”)。但西周“封建制”影响深远 ,即使在“郡县制”行之有效之后,依旧有人在怀念 “封建制”。西周“封建制”下的诸侯,俨然一方“ 家国”;延及战国,“家国”之独立性凸显出来,再 也没有了“宗主国”周王朝的限制,于是,分立的“ 独立国家”获取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权力快感 。短暂的秦政过去之后,即使在楚汉相争之际,战国 诸侯的后裔,还在梦想着试图恢复分立的“独立国家 ”天下。即使西汉时代,也仍然有吴王刘濞式的人物 试图“独立”。从两汉魏晋南北朝以迄于中华民国, 那种拥有一方领地,称雄于诸侯,争霸于天下的权力 分配模式,让传统政治强人梦想不断,以至于整个中 国历史,历朝历代,几乎很少有过割据的空白。 大宋帝国的特殊性在于,地方割据,在两宋三百 一十九年间,从未有过大规模的“成功”。宋代是经 由理性治理,解决藩镇割据问题最成功的王朝,甚至 比进入现代国家管理的中华民国还要出色。 考中国史,藩镇割据,尤其是“成功”割据后“ 独立王国”性质的行政现实,是政治方向给予“民生 ”最重苦难的国家形态。藩镇割据,即意味着乱世、 末世。而乱世政治,全无章法或规则,野蛮程度几乎 近于丛林;末世伦理,全无道德或义理,堕落程度几 乎近于禽兽。 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就是藩镇割据下的历史 事实。 P2-4 ☆全景式解读大宋帝国的史诗巨作 ☆现代中国的“集体记忆” ☆读懂大宋,才能读懂今日之中国 ☆用大历史眼光,解读宋朝三百年政变、杀戮、征战、信仰与文明推演的史诗 ★前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金纲重修宋史,博览万卷,披阅十几年,精打细磨成8卷、17部,500多万字宋朝大历史 ★金纲打破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 ★《大宋三百年》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国内外所仅见 ★金纲说:千年以来,中华帝国前所未有的变化,包括中国人的“文化品格”“民族性格”,很多都可以追溯于“大宋三百年” ★中国50位权威专家推荐的必读历史书,100位文化名人推荐的历史读本,近千位名校教授推荐学生必读的书 ★战场杀伐,帝王权术,帷幄诡计,传奇秘闻,思想智慧……是治世方略、商战兵法、政治宝典,更是大时代的命运密码 ★天下大治,使五代乱世从此一去不返;澶渊结盟,让大宋帝国得享百年和平;神道设教,令中原士庶举国怪诞狂欢 地方叛乱:四川刘旴、王均之变,陈留王长寿剽劫,广西陈进叛乱;契丹入侵——“关南之战”,大宋动员近五万骑兵的“长城口之战”。 “澶渊之盟”前因后果:结束宋辽之间四十余年的战争,迎来百年和平盛世。 “神道设教”:“泰山封禅”“西祀汾阴”的举国怪诞狂欢。 大宋名相的登场:李沆、毕士安、寇准。 ★一个现代士大夫的宋朝三百年大历史,满足您对盛世王朝极致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