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学校教育的实践归向及路径研究

生活世界:学校教育的实践归向及路径研究
作者: 田夏彪|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0.02
折扣购买: 生活世界:学校教育的实践归向及路径研究
ISBN: 97875225309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编 生活世界:学校教育实践的本源基础 导言 教育是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指向于人的自我生产。 那么,何谓人的自我生产呢?它是一个给予的现象吗? 答案是否定。既然是人的自我生产,也就意味着人在教 育的影响下能够认识和定位自我,在生命实践中不断将 自我的人性潜能得以发挥出来,这显然是处于一个充满 了活力和弹性的现实性可能世界之中,而非停置在抽象 的王国或阴影里。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各 种抽象的现象,这种现象追求着一种外在于生命和生活 的目标,反映在:首先,教育本质运行的“非实践活动 ”,也即将教育变为一种以知识为主导的实践活动,虽 为实践活动但其主要是围绕着静态的知识获取来进行, 远离了动态的人与人生命交往的实践性;其次,教育主 体关系的“非感性意识”,也即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 为纯粹的理性存在,将他们具体感性的且又充满精神的 完整生命加以割裂,完全用冷静的大脑来进行知识的授 受;再次,教育内容的形式的“非内在统一”,也即各 种知识以一种外在散碎的方式暂时停留在学习者的记忆 之中,没有化为其系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育过程方 法的“非生活世界”,即没有将教育主体生命实践纳入 进来,以一种逻辑的标准化来组织教育教学。 如此种种,所带来的结果是教育远离了人的生活世 界。所谓生活世界乃是人们在具体的生命实践中形成的 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历史性世界,各种知识都源出于生 活世界里的人们所进行的感性意识交往,通过人与自然 、人与他人打交道的基础上领悟着世界的意义,并由其 而生发出各种外显的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文明,并滋养 着历史世代中人们的生命实践创新,进而让生活世界处 在一种有机的发展运动变化之中。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实 践活动,要能完成好人类的自我再生产,不应当以抽象 的现成的知识为主导,而须将教育教学扎根于广阔有机 的生活世界之中。 第一章 走进生活世界:新时代学校育人的实践向 度 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场域时空,人们只 有置身于生活世界中意识才能切实地触及问题或事情本 身,而非先入为主地或外在地停留于纯粹意识、抽象理 论知识的泡沫或主观经验的偏见中来思索、解释和解决 之。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强调:“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也应有目的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 务性劳动”“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 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 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 ,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可以说,生 活世界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展开全面、丰富、持续的 劳动实践交往而在时间中生成着的本源的属人的世界。 种种概念化、逻辑化的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在生活世界的 基础上,并通过人在生活世界中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