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争奇之儿女恩仇记(上中下)/民国通俗小说精粹导读丛书

云海争奇之儿女恩仇记(上中下)/民国通俗小说精粹导读丛书
作者: 还珠楼主|校注:陈洪
出版社: 南开大学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4.50
折扣购买: 云海争奇之儿女恩仇记(上中下)/民国通俗小说精粹导读丛书
ISBN: 9787310057900

作者简介

还珠楼主(1902~1961),原名李善基,后*名李寿民;笔名还珠楼主,晚年又改笔名为李红。四川长寿县人。我国现代**的多产小说作家,一生写过40部小说,总计达1700万字,此外还有几十个京剧剧本。他的小说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轰动平津,四十年代轰动上海,出现过“还珠热”的盛况。

内容简介

**回 烟水苍茫双桨凌波人似玉 风尘奔荡扁舟剪烛夜如年 仆自客岁,以病家居,杜门却扫,经卷药炉,自安禅 悦。匪惟无心世事,即笔墨生涯亦拟抛弃。顾以《新北京 》《天风》两报主者,均为多年朋友。拙著《蜀山》《青 城》两小说,同未完卷,欲罢不能,延至今迩。仆既病且 懒,初意此二报而外,不复肆为笔孽,再有写作矣。上月 《实报》主人以某君之介,嘱撰小说,以疥栏尾。辞不获 允,迄未报命。顷又一再敦迫,词意殷勤,若欲必得。勉 *斯篇,用图塞责。窃思武侠小说久成滥泛,仆*伦荒, 何当俊赏?明知巴里之言,难为《实报》增重,第幼随宦辙 ,性适嬉游,长*旅食四方,频年流转,足迹所经,实半 **。兹者志事弗应,意复慵散,未了中年,几类枯僧。 独于山水癖嗜,结习难忘,登临莫遂,犹存遐想。每当风 雨晦明,烟晨月夕,辄复坐温旧梦,神往竞*,以是道里 山川,时萦胸臆,每借小说,寄其幽情。还珠素有山水烟 霞之癣,渑注小说便成特色。某物理学院士曾盛赞还珠小 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称其成就在柳宗元之上。二者相较 ,或有不伦。然还珠写景,之奇,之美,开卷自见也。虽 笔致庸凡,学殖未逮,不足以状丘壑林泉烟云**之奇; 然景因实践,记类写真,篇中道里山川之所由涉,风土人 情之所由履,其视此为卧游之资乎? 江南为吾国文物富庶之邦,而两浙山水之秀丽,又复 由于东南诸省江山毓秀,人才辈出,岩壑幽岫,尽多奇士 。惟以此辈英男侠女,大都遁迹林泉,游神物外,襟怀淡 泊,性慕冲虚。即有任侠尚义之行,亦多是我行我素,不 喜世知。乡里老儒,标榜性理之学,偶涉奇迹,便认为怪 力乱神之言,子所不语,志怪谈鬼之人大都坎凛终身,我 何人斯,敢犯时忌!偶有闻见,往往掩耳疾走,若将浼焉, 匪惟不敢言,且亦不敢闻,笔之于书*无论矣。其身*者 ,又多无告穷黎、寡识编氓。以故敢言者不能传,能传者 不敢言,豪情胜事只在民间,终不达于士大夫之耳目。文 人笔记间有载列,亦以忌避孔多,语焉弗尽。冠带之人尚 且谓其非情,譬之寓言,甚或目为邪说,多所垢病。岁年 淹没,于是乎其传者寡矣。 作者漫游四方,喜闻异事,登临之顷,每就山僧野道 、村老逸民,促坐清谈,询以所知,而于游侠迹事尤多向 往,廿年尘迹,闻见殊多。本篇所纪白岳十四侠士,即昔 年江南之旧闻也。本书结局虽在黄山,而诸侠事迹都散在 江、浙一带。 这里先从浙江省金华府永康县一个姓虞的开始写起。 金华府旧辖八县,如东阳、永康等县,多有县治而无城垣 。这姓虞的,家住在离县街二十余里的河上村内,附近有 三个大镇:一名西市口,一名百集,一名下大路。当地为 前明显宦应氏宗族聚居之所,子裔繁昌,族人甚多,村民 姓应的差不多要占十之七八,所以当地人都叫它作十里应 。姓虞的却是前三代才从镇海迁来,细细写来,一笔不苟 ,给人以“实录”的感觉。地介西市口、百集二者之间, 只有五六家同族。不过虞家也是江东望眷,诗书世裔,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