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燕语·避暑录话

石林燕语·避暑录话
作者: (宋)叶梦得 撰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石林燕语·避暑录话
ISBN: 9787532563326

作者简介

《石林燕语》,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田松青校点。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原籍吴县(今属江苏),居乌程(今浙江吴兴)。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徽宗朝累迁翰林学士,高宗朝官至户部尚书,绍兴初江东安抚大使,拜崇信军节度使。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著述甚富。 《避暑录话》,叶梦得撰,徐时仪校点。

内容简介

?  大中祥符五年,玉清、昭应宫成,王魏公为首相,始命充使,宫观置使自此始,然每为见任宰相兼职。天圣七年,吕申公为相,时朝廷崇奉之意稍缓,因上表请罢使名,自是宰相不复兼使。康定元年,李若谷罢参知政事留京师,以资政殿大学士为提举会灵观事。官观置提举自此始。自是学士、待制、知制诰,皆得为提举,因以为优闲不任事之职。熙宁初,先帝患四方士大夫年高者,多疲老不可寄委,罢之则伤恩,留之则玩政。遂仍旧宫观名,而增杭州洞霄及五岳庙等,并依西京崇福官置管勾或提举官,以知州资序人充,不复限以员数,故人皆得以自便。   国朝馆伴契丹,例用尚书学士。元丰初,高丽入贡,以毕仲衍馆伴。仲衍时为中书舍人,后遂为故事。盖以陪臣处之,下契丹一等也。契丹馆于都亭驿,使命往来,称“国信使”。高丽馆于同文馆,不称“国信”,其恩数、仪制皆杀于契丹。大观中,余以中书舍人初差馆伴,未至而迁学士,执政拟改差人,上使仍以余为之。自是王将明等皆以学士馆伴,仍升使为“国信”,一切视契丹。是时,方经营朔方,赖以为援也。建炎三年,余在扬州,复人为学士,高丽自海州来朝,遂差余馆伴。余因建言:高丽用学士馆伴,出于一时之命,而升为“国信使”,亦宣和有为为之。今风示四夷,示以轨物,当正前日适然之失,尽循旧制。因辞疾请命他官。于是张达明以中书舍人改差,罢国信,皆用元丰旧仪,自余请之也。   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祎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其间,因名“北门学士”。今学士院在枢密之后,腹背相倚,不可南向,故以其西廊西向,为院之正门;而后门北向,与集英相直,因榜曰“北门”。两省枢密院皆无后门,惟学士院有之。学士朝退人院,与禁中宣命往来,皆行此门,而正门行者无几。不特取其便事,亦以存故事也。   唐翰林院本内供奉艺能技术杂居之所,以词臣侍书诏其间,乃艺能之一尔。开元以前,犹未有学士之称,或曰“翰林待诏”,或曰“翰林供奉”,如李太白犹称供奉。自张垍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则与翰林院分而为二,然犹冒翰林之名。盖唐有弘文馆学士,丽正殿学士,故此特以翰林别之。其后遂以名官,讫不可改。然院名至今但云学士而不冠以翰林,则亦自唐以来沿袭之旧也。   紫宸、垂拱常朝,从官于第一重隔门下马,宰相即于第二重隔门下马,自主廊步入殿门,人从皆不许随,虽宰相亦自抱笏而人,幕次列于外殿门内两庑,惟中丞以交椅子一只从于殿门后,稍西北向,盖独坐之意。驾坐,阁门吏自下,以次于幕次帘前报班到;二史舍人而上,相继进东西分立于内殿门之外,南向阁门内。诸司起居毕,阁门吏复从上自尚书侍郎以次揖人,东西相向对立于殿庭之下。然后宰执自幕次径人就位,立定,阁门吏复引而北向。起居毕,宰执升殿,尚书以次各随其班,次第相踵,从上卷转而出,谓之“卷班”。遇雨,则旋传旨拜于殿下,谓之“笼门”。崇政殿则拜于东廊下。   太宗时,张宏自枢密副使;真宗时,李惟清自同知枢密院,为御史中丞,盖重言责也。仁宗时,亦多命前执政,如晏元献公、王安简公皆是。自嘉祐后迄今,无为之者。   故事:在京职事官绝少用选人者。熙宁初,稍欲革去资格之弊,于是始诏选举到可试用人,并令崇文院校书以备询访差使。候二年取旨,或除馆职,或升资任,或只与合人差遣,盖欲以观人材也。时邢尚书恕,以河南府永安县主簿,首为崇文院校书,胡右丞愈知谏院,犹以为太遽,因请虽选人而未历外官,虽历任而不满者,皆不得选举,乃特诏恕与堂除近地试衔知县。近岁不复用此例。自始登第,直为禁从,无害也。   宰相除授,虽兼职,故事亦须用麻。乾德二年,赵韩王以门下相兼修国史,有司失于讨论,遂止降敕,至今不能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