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公众故事与作者访谈)](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1008/15/20241008154031206.jpg)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6.80
折扣购买: 非虚构写作(公众故事与作者访谈)
ISBN: 9787552043525
张志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曾执教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千西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等。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重火攻关项目子课题、 人文社科项目等20多个课题。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和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CSSCI和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学术成果曾获《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度、2013年度十佳优秀论文,全国新闻传播学科2013年度优秀论文,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三等奖等。主编或独立撰写了《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4》《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等10余部著作。
九月 写作于我是一种主动参 与时代的方式 【作者档案】 九月,八〇后,曾做过 特稿与人物记者,现居澳大 利亚。 从事非虚构写作年限:9 年。 问:您最早开始写作是 什么时候?当时是什么契机 呢?答:我正式写作是在 2015年。当年的7月,家里 处在非常动荡的时期。一方 面,我在南京大学的学业处 于极度困境中,马上迎来研 三,而我并不喜欢所在的专 业(应用语言学),过去两 年一直想重新换专业(英美 文学)和导师,又面临即将 毕业找工作,内心很挣扎, 前途渺茫。 另一方面,父亲第二次 遭遇重大股灾,借来的十几 万炒到了45万,原本计划用 来给老家盖房,然而很快全 部跌穿。父亲本人又不幸出 车祸,被小车撞倒需要就医 。其时母亲给亲戚打工,因 生意不好需要退租,全家人 于是搬回老家。弟弟在家里 赋闲,也没有工作。远嫁台 湾的二姐和家人回来探亲, 父亲这边所有的亲戚都聚齐 了。 在这些因素下,我在那 个夏天回家待了几天(上大 学以来,我第二次在暑假回 家)。各家有各家的矛盾和 困难,整个家的气氛很萧条 ,我的心里充满了郁愤。 问:从开始写作以来, 您的写作内容都是围绕什么 ?以您自己的感觉,写作过 程中的内容有哪些变化?这 么多年过来,您在写作过程 中的心态有哪些不同? 答:我所写的,是不得 不书写的、总是被忽略的个 体现实。这几年来,我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