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柔软做教育(生命化教育十五年践行记)
作者简介
陈春华,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校长,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丛书》特聘编辑。南山区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读书课程教师,爱阅公益基金会特聘爱阅讲师。荣获2015年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模范个人”,深圳市南山区优秀校长,荔林小学被评为2017“阅读改变中国”年度书香校园。从教二十余载,坚持阅读与写作,开设个人教育博客,撰写博文三十余万字。
内容简介
2004年4月,在全国生命化教育第二届研讨会上,我 认识了张文质先生,读了他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和梦想 》。先生和他的这本书,开启了我内在的生命意识,让我 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 什么是生命化教育? 对生命的理解与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尊重生 命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 对于教育面对的“生命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 ,教育应该顺应生命的自然之道,同时从自然中引出应然 来以对受教育者作应然的导向,给予每个个体生命充分的 尊重和关爱,静待花开,使他(她)成为最好的自己。 回想从前的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要求每一个孩子达到统 一的目标,总会因为孩子的犯错而焦虑困扰,总是期待告 诉他(她)一次就应该从此记住了。何曾想过那些跌跌撞撞 与不断犯错是正在成长中的生命必由之路!那些由于焦虑无 法克制而对学生的苛责和呵斥,如今想来真是一记记印在 孩子年幼心灵的伤痕。这一切的焦虑和困扰原来是源于对 生命的不了解,缺乏一种对生命本源的尊重和敬畏。 记得当时了解到这些理念时,真有醍醐灌顶之觉。那 时才知道,教师首要之义是要充分了解生命、尊重生命、 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只有在这样的认识中,才可能培植 对生命的敏感,才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教育就是教师的范本引领。学为人师,德为示范—— 教师以自己“在场的生命”去影响生命。 我个人对此的深刻感受就是以爱育爱,在那些具体的 教育生活中去呵护和关爱生命,让学生在爱中学会爱,在 理解中学会理解,在宽容中学会宽容。在生命化教育的过 程中,不仅仅是影响了孩子的生命,促进孩子生命的和谐 发展,同时自己也感受到生命在成长,不断地去除自己身 上的毒素,不断历练个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如此才可能 有力量去以自己的范本影响孩子,正所谓“身正为范”。 教育就是生命的互相寻找、发现和理解。我们行走在 教育的路途上,有时深感无力和茫然。看上去很简单的一 个问题,你就是无法让这个孩子明白;明明说得很清楚的 要求,他就是记不住;今天犯的错误明天照样再犯。 十五年来,在教育的旅途每逢遇到困惑,我都是在《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和梦想》中寻找答案,寻找支撑,寻找 共鸣,抵达教育的原点,然后充满信心和喜悦继续美好的 教育之旅。 走过那些艰难困惑不断的日子,如今才能将心比心, 深深地理解一个初为人师的年轻人,在走上讲台面对一群 叽叽喳喳的小朋友时的手足无措,茫然无助;深深地理解 一个初为人师的年轻人在没有真正地读懂儿童时,还需要 读懂教材教法读懂课程标准,有多么抓狂;也深深地理解 一个初为人师的年轻人,要将教书与育人无缝融合得需要 多少历练才能见得一点成效。 因此,我常常站在教师这一边,深切地体会教师的感 受,在和学生共同的教育生活中,让自己不断回到童年, 成为一个孩子,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保卫童年。在一次 又一次教育生活的场景中,给教师写信分享自己的生命感 1. 本书为陈春华老师对于生命化教育的十五年践行记,以切身的体会来引领生命化教育实践。 2. 记录自己的所行所思,无论对于校长或者普通教师都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3. 笔触温情,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