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牧道(影像青少版)/典藏书系
作者简介
许廷旺,1971年出生于美丽的科尔沁*原。童年常奔走于*甸子与坨子之间,熟悉*地上的很多小动物并养过多条让自己记忆深刻的狗。幼年就开始参加*地劳动,直到三十多岁仍与父亲、弟弟去*地割马蓬、打*、捡牛粪。多彩的儿时生活和*原上丰富、美丽、惊奇的传说及故事,为以后的儿童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2003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已发表小说或幻想小说四百多万字。现致力于侦探、冒险、地域、民族特色的儿童文学创作。
内容简介
1.转场仪式 院墙上搭着两张血淋淋的羊皮。 灼热的阳光令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重的血腥 味。 这丝毫不影响院子里众人高涨的热情,觥筹交 错。因喝了太多的酒,一张张原本绛紫色的面庞变 成了紫黑色。每个人体内仿佛有一团火,炙烤着神 经,致使面目有些走样:双眼猩红,眼珠惨白,额 头青筋暴起,硕大的喉头频繁地上下滑动。 一个中年汉子站起来,边歌边舞。令人难以置 信的是过于臃肿的身子竟然跳出如此优美的舞蹈。 一个小伙子拉起马头琴。琴声铿锵有力,悠远 绵长。小伙子沉浸其中,全身颤动着,一头自然弯 曲、漆黑如墨的头发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摆动。 众人的热情再度被点燃了,洪亮的歌声、吼声 响彻牧点。 院子的主人——嘎拉德,脸上并没有表现出过 多的喜悦神情。他的目光扫过众人,随后转向院外 长长的土路。土路上空空的。 这是嘎拉德举行的春天转场仪式:牲畜由牧点 转场到夏季营地。在那里生活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到了秋季,人与牲畜再返回到牧点。 并非每个牧民都举办转场仪式,只有像嘎拉德 般家境殷实,或是*人尊敬的牧民,才有能力举办 转场仪式。 嘎拉德举办的转场仪式因少了德高望重的德班 老人而黯然失色。 嘎拉德从记事起就清楚记得,每年定居点的春 季转场仪式都是由德班举办的。 德班有着丰富的放牧经验,每年都能寻找到一 片水*丰美的*场。经过一个夏季,牲畜膘肥体壮 ,牛羊成群。另外,德班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据 说他的骨头缝之间都能感觉到牧*生长的声音。每 次听到这声音,德班就带领着定居点的牧民开始转 场了。 嘎拉德对这不屑一顾:在他看来,德班所谓的 丰富的放牧经验,无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概括 起来只有几句话:轮番转场,不能在一块*场重复 放牧;牲畜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超过*场 的承载量……至于他的特殊本领——骨头缝间能感 觉到牧*生长的声音,纯属无稽之谈。人怎么能听 到牧*生长的声音呢?牧*生长有声音吗? 嘎拉德对德班表现出轻蔑的同时,也对众人表 现出懊恼,甚至愤慨。他脑子灵活,善于经营牲畜 ,拥有可观的牛群和羊群。没有一户牧民的牲畜数 量超过他。另外,他还是贩卖牲畜的经纪人,很多 牧民的牲畜都是通过他销售到*地外的。嘎拉德能 从众人的眼神里看出别人对他的羡慕,甚至嫉妒, 但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尤其像众人对德班老 人那样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