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精)/爱经典

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精)/爱经典
作者: (俄罗斯)扎米亚金|译者:赵丕慧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8.30
折扣购买: 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精)/爱经典
ISBN: 9787540233358

作者简介

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扎米亚金(1884—1937),俄罗斯白银时代重要作家之一。以风格**的民间口语叙述文体和幽默讽刺的笔墨享誉苏联文坛,被称为“语言大师”、“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代宗师”。

内容简介

嗯……我的同伴想必是这儿的常客。我有种强烈 的**,想 要甩掉什么,讨厌的什么东西:很可能是那同一个挥 之不去的视 像——光滑湛蓝的马加利卡陶上的一朵云。 我们步下宽敞黑暗的楼梯,I-330说:“我很爱 她,那个老 太太。” “为什么?” “说不上来,可能是因为她的嘴,也可能什么原 因也没有,就 是无缘无故喜欢。” 我耸耸肩。她往下说,似笑非笑:“我觉得** 惭愧。很显然 不应该有什么‘就是无缘无故喜欢’,而应该是‘因 为什么缘故 所以喜欢’。所有自然的冲动都该……” “很显然……”我才开口立刻警觉,偷瞧了I- 330一眼,不 知她注意到了没有。 她正俯视着某处,眼睑半垂,仿佛百叶窗。 我想起了晚上的时光,大约二十二点那时。沿着 大道走,在 众多明亮透明的方格中会看见漆黑的方格,放下了百 叶窗,而在 百叶窗后……她那两扇眼睑后藏着什么?她**为什 么打电话 来?找我来这里又是做什么? 我打开一扇沉重、吱嘎叫、不透明的门,我们进 入了一间阴 沉沉、杂乱无章的地方(他们称之为“公寓套房”) ,和那个“皇家” 乐器一样奇怪——也和那狂野、缺少章法、疯狂的音 乐一样—— 里头塞满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东西。头顶上是一 块白色平坦 区域,暗蓝墙壁,红、绿、橙三色封面的古代书籍, 黄铜枝形烛台, 一尊佛像,家具线条好似癫痫发作,**无法用方程 式来统合。 我真*不了这样的乱七八糟,但我同伴这个有机 体显然比我 强健。 “这是我*喜欢的……”她突然像是回过神来, 露出咬人似 的笑容,锐利的白牙闪着光芒。“我的意思是,正确 来说,这是 他们的‘公寓套房’里*不成体统的一间。” “说得***一点,”我纠正她,“是他们的国 家,上千个极 微小的、争战不停的**,残忍无情,就像……” “当然,这是很明显的……”她说,一派的正经 。 我们穿过一个房间,里头有幼儿的*铺(古代的 儿童也是私 人财产)。接着是*多房间,闪亮的镜子、暗沉的衣 柜、俗丽不 堪的沙发、一座大“壁炉”、一张桃花心木大*。我 们现代的—— 也是美丽的、透明的、永恒的——玻璃,只能在这儿 的可怜小窗 格上看见。 “想想看!他们‘无缘无故’地喜欢燃烧,*苦 ……”(她又垂 下了眼睑)“对人类的精力真是一种愚昧又莽撞的浪 费——你说呢?” 她似乎是说出了我的心底话,说出了我的想法, 但她的微笑 却还是带着那个恼人的x。在那双眼睑后她藏着心事— —我不知 道是什么——不过这让我的耐性快磨光了。我想找她 吵架,想对 她吼叫(没错,吼叫),可是我不得不同意——跟她 唱反调是不 可能的。 她在一面镜前停下,那一刻我只看见她的眼睛。 我心里想: 人也跟这些不合常理的“公寓套房”一样荒谬;人的 头脑混沌不清, 只开了小小的两扇窗——人的眼睛。她仿佛猜中了我 的想法,转 过身来。“看,我的眼睛,怎么样?”(当然是默默 无声的问题。) 在我面前是两扇漆黑得令人悚然的窗户,而在窗 里则蕴藏了 如此神秘、相反的生命。我只看见火焰——她的壁炉 在熊熊燃 烧一而那形状酷似…… 我在她眼中看见了我自己,这当然是很正常的事 情,但是我 心里的感觉却不正常,不像我(必然是因为周遭环境 的压迫感太 重的缘故),我真的吓着了,我觉得落入了陷阱,被 囚在原始的 牢笼中,被古代生活的野蛮狂风给卷住了。 “我说你啊,”I-330说,“出来到另一个房间 去。”她的声音 来自那儿,来自内部,来自她眼睛那两扇漆黑的小窗 ,壁炉燃烧 的地方。 我出了房间,坐了下来,墙上的书架上有某个古 代诗人的雕 像,长了一个狮子鼻,五官不对称(我想是普希金) ,直勾勾朝 着我的脸露出淡淡的微笑。我为什么坐在这里乖乖地 忍*那抹 笑?我为什么要费这个事?我为什么要来这里?为什 么有这些可 笑的感觉?都是那个恼人的、讨厌的女人,她奇怪的 游戏…… 墙上一扇衣橱的门关上,一阵丝绸窸窣声。我费 了九牛二虎 之力才没跟着走进去,而且……我记不清了——我必 定是想要对 她说些很不中听的话。 但她已经出来了,穿着一件旧式的杏黄色短洋装 ,戴着一顶 黑帽子,穿着黑长袜,洋装是轻盈的丝料。我能看见 袜子很长, 拉过了膝盖。而她那**的喉咙和胸前的沟影…… “嗳,你显然是想要表现独创性,可是你难道… …” “显然,”她打断我的话,“独创性多少就是标 新立异,独创 性就是违反了平等。而古人语言中的‘陈*平凡’在 我们这里就 等于尽自己的责任。因为……” P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