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史套装(共2册)311关键词,读懂共和国

读懂中国史套装(共2册)311关键词,读懂共和国
作者: 李忠杰
出版社: 中央党校
原售价: 14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读懂中国史套装(共2册)311关键词,读懂共和国
ISBN: 9787503566561

作者简介

李忠杰,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著名的理论家和历史学家。 在任时直接组织领导了对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的一系列研究、纪念工作,推动了1949年前党代会遗址和其他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建设工作。主持编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组织编撰了许多重要著作和档案资料。 在从事领导工作的同时,致力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成果丰硕,著述涉及党和国家基本理论、党史党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国际政治、领导艺术等众多学科和领域。对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典型的学者型领导和领导型学者。 多次给外国政要、智库、记者讲课。曾受中央派遣到美国加拿大等介绍中国党代会和改革开放情况。很多著作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党的十九大后新出版了《领航——从一大到十九大》《党章内外的故事》《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从百年征程看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通览》等著作。 其丰富的工作经历、宽广的研究领域、深厚的理论功底,确保了《共和国识别码》《共和国之路》两书所涉内容的广泛性、历史梳理的精准性和评述观点的专业性。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6月,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经过3个多月紧张有序的工作,有关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准备全部就绪。9月17日,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大会共举行了8次全体会议。毛 泽 东致开幕词。与会代表怀着参与开国盛事的使命感,对大会的各项议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民主协商。 9月27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政协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基于民主集中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内领导国家政权。 当天,会议还通过四项决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 9月29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人民大宪章,《共同纲领》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9月30日,全体会议选举毛 泽 东、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等180位委员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国委员会;选举毛 泽 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陈毅等56人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0日的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大会圆满完成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宣布闭幕。 当天下午6时,全体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10月1日下午2时,新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 一次会议,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推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 泽 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zui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zui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会议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 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会后,各位委员分别乘车前往天安门城楼参加典礼。 10月1日下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下午3时许,毛 泽 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乐团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中央升起第 一面五星红旗。毛 泽 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以胜利之师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飞行编队飞越首都上空。傍晚,开始群众游行,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当天,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国委员会第 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毛 泽 东为政协第 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并通过许广平代表马叙伦提出的人民政协的第 一个建议案:“请政府规定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以代替10月10日的旧国庆日。”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采纳政协的建议,作出决定,将1949年10月1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国歌 国歌,是被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确认代表该国政府和人民意志、作为国家象征、固定在国家庆典等重要场合正式演奏演唱的歌曲,是用来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歌颂和鼓励民族自信和凝聚力的代表性歌曲。 世界上zui早有国歌的国家是荷兰。1569年,荷兰人民高唱《威廉颂》抵抗西班牙统治者。后来,《威廉颂》广泛传唱,深受人民喜爱,zui终被定为荷兰国歌。 继荷兰之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国歌。这些歌曲,有的是表达爱国情怀的,有的是颂扬某种价值观。美国的国歌是《星条旗之歌》。法国的国歌是《马赛曲》。苏联曾长期把《国际歌》当作国歌。1940年开始征集新国歌。1944年由音乐家亚历山德罗夫创作、诗人米哈尔科夫填词的《牢不可破的联盟》入选。1977年,米哈尔科夫修改歌词,剔除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成分。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将19世纪“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作品《爱国者之歌》作为国歌。但它没有歌词,曲调也不上口。2000年,普京总统认为苏联国歌更有气势和感染力,建议恢复原曲作为俄罗斯国歌。由米哈尔科夫创作的歌词从150个预选方案中再次被选中。2001年1月1日零时,新国歌《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正式启用。 中国在清代以前,闭关锁国,也没有国歌。1880年,曾纪泽提出谱写国歌的建议,并亲自谱写《普天乐》作为“国乐”草案,上呈朝廷,未获批准,仅在海外外交仪式上演奏。1896年,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欧洲访问,需要在欢迎仪式上演奏国歌,便对王建的一首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茉莉花》古曲,临时作为国歌使用,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的代国歌,称《李中堂乐》。1911年10月4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首国歌《巩金瓯》,由严复作词。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征集国歌,确定了一首《五旗共和歌》。1915年5月,袁世凯把一首《中华雄立宇宙间》的歌曲作为国歌。1919年,北洋政府将《尚书》中的《卿云歌》配上乐曲作为国歌。北伐之后,国民党将1924年孙中山对黄埔军校的训词作为国民党党歌。1930年,许多国民党人提议将该党歌作为国歌。经设立国歌编制研究委员会研究,1937年6月,正式把国民党党歌作为国歌。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电影业公司拍摄了一部名为《风云儿女》的电影。其中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风云儿女》放映后,《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激励着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挽救民族危亡。 1949年,在筹备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过程中,需要制定新的国家标志,为此向全国征集国旗、国徽、国歌。至8月24日,收到有关国歌的稿件350多件。此后又征集一次,至9月21日,共收到应征国歌的稿件632件,歌词694首。讨论过程中,对这些歌曲都不尽满意,于是有人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但因原歌词中有“中华民族到了zui危险的时候”等词句,有人主张修改一下。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zui好不作修改,并举法国的《马赛曲》为例。黄炎培先生也赞成不修改歌词。毛 泽 东和周恩来赞成“安不忘危”的思想,赞同和支持歌词不改。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4个决议案,其中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开国大典上,伴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 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对国歌作了如下解释:“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中zui流行的歌曲,已经具有历史意义。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的国歌而不加修改,是为了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造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这与苏联人民曾长期以国际歌为国歌,法国人民今天仍以马赛曲为国歌的作用是一样的。” 此后17年,《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一直在重大场合唱响。但到“文化大革命”之时,田汉被作为“四条汉子”之一受到迫害,他写的歌词不能再唱,于是国歌只有乐曲而不能唱词了。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的国歌歌词。国歌的作者被注明为“聂耳曲,集体填词”。对新的国歌歌词一直存在不同意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田汉得到平反。从1980年到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收到大量意见,建议废除1978年通过的国歌歌词,恢复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决定的《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建议像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那样,作一个决议把国歌确定下来。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销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1978年3月5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1.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磅献礼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共和国的历程,展示共和国的形象,总结共和国的经验,增强中国人民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也便于国际社会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推出该书。本套书系统地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发展的主要成就,详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共和国70年来的沧桑巨变、伟大历程,使读者重温家国记忆,加深对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 2.311个关键词,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套书借用“识别码”概念,就是希望从“识别”的角度,从与其他任何国家相区别的角度,准确地描画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面貌、准确地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身份和地位,帮助所有的国人读懂自己的国家,也帮助国际社会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 3.本套书内容丰富,在写作风格上独辟蹊径,别具一格,语言通俗生动 本套书从“识别码”切入,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小传、一个故事、一幅素描、一个据以识别的标识。读一个,就能基本了解共和国的一个侧面:全部读下来,就能基本了解共和国的整体面貌。全书涉及的内容广泛,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清晰、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加深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和感情。 4.本套书读者对象广泛 本套书读者面很广。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建议阅读。本书建议作为工具书放在手边,写作、讲课、研究、工作、聊天、布置展览、新闻报道等,都可以査阅。条目类似辞典,但内容比辞典活跃、生动,可读性更强。本书还可作为外宣读物,翻译成各种语种向世界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