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脸谱(中国历史名人的假面舞会)

权力脸谱(中国历史名人的假面舞会)
作者: 谌旭彬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33
折扣购买: 权力脸谱(中国历史名人的假面舞会)
ISBN: 9787501188406

作者简介

谌旭彬,青年作家,湖南人,在杂志社和网站等媒体做过文字编辑,在多家媒体上发表过历史小文章。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土壤,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和扎实刻苦的考据为工具,耕耘出了通俗历史的诱人果实——《权力脸谱》。

内容简介

最后的选择:伪造储嗣之争 孙氏和江东世族之间的恩怨纠葛,最早可以追溯到孙坚时代。孙坚担 任长沙太守期间,曾违背东汉律法,出兵越界帮助陆康的侄子平定动乱。 陆康当时是吴郡陆家的掌门人、陆逊的从祖父,官任庐江太守。这是出身 寒族的孙氏第一次和江东大族发生直接接触。 孙氏和江东世族之间的实质性接触,开始于孙策时代。孙策曾接受袁 术的命令,为其攻打庐江。庐江军民拼死为太守陆康固守城池,以致这场 战争惨烈无比,持续了两年。最后的结局是:庐江城内的陆氏宗族百余人 在战乱中死亡过半,而陆康本人也拜此战所赐,城池陷落之后一个月多点 就去世了。 由于吴地四姓互为婚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此役导致孙策与江 东世族们的关系完全破裂。这给他日后借兵渡江、转战千里在江东开创基 业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孙策在江东得不到江东世族们的支持,甚至还遭到 了他们的反对与抵制,为此他不得不对江东的“英雄豪杰”们多所诛戮, 而多所诛戮的后果,也就是反弹力,最终又要了孙策的命。他被原吴郡太 守许贡的门客刺杀了。 庐江之役使孙氏集团与江东世族彻底对立,而江东世族对孙策的抗拒 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对立,随后孙策对江东世族的高压政策将双方的冲突 推上了顶峰。这将成为一个永恒的恶性循环——如果不是孙策及时去世的 话。 人亡政息,孙策的去世给了继任的孙权一个与江东世族们和解的契机 。当时江东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也使得孙权必须和江东世族们 达成和解,得到他们的支持是孙氏集团在江东地面站稳脚跟、反客为主的 一着要棋,可谓生死攸关。对江东世族们而言,继续与孙氏集团对抗下去 ,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必须为维持自己门庭的辉煌、保持个人地位的 崇高着想。这当口,世家大族们一向引以为傲的学识、门风传统都显得很 虚幻,只有家族的地位、个人的权势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最现实。在现 实面前,新仇旧恨多少显得有点渺小。所以,在孙权当政最初的几年里, 江东世族们纷纷进入幕府,双方由对抗开始转向了合作。为了获得江东世 族们的全力拥护,孙权也算用心良苦。例如:为充分弥补孙、陆两家的裂 缝,孙权不但大量起用陆家成员,陆逊、陆瑁、陆凯、陆绩等均出仕幕府 ,这还不够,孙权还将孙策之女许配给了陆逊,两家结为姻亲。此外,孙 氏和吴地四姓中的顾、朱两家也都有姻亲关系。 靠着这样的笼络,孙权顺利获得了江东世族们的支持,站稳脚跟,破 曹操于赤壁,擒关羽于荆州,败刘备于夷陵。这3次战役让孙权的个人威望 达到了巅峰,也让江东集团的功业达到了巅峰,同时也让孙权个人的自信 达到了巅峰。 狡兔死,走狗烹。江东世族们的命运也不能例外。孙权的统治已彻底 稳固,江东集团的对外扩张已暂告一段落,外部矛盾的弱化伴随着内部矛 盾的上升。整顿内部秩序理所当然地列上了孙权的日程表。 所有的皇帝都一样,霸业成就之后,他们都将面临防范大族这个永恒 的课题。刘邦建国,大迁豪族充实边疆;刘秀复兴东汉,也大力抑制豪族 势力,以富贵易其权势。孙权一生信服曹孟德的法家权术,以之为榜样, 杀虞翻时自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劝吕蒙、蒋钦多 多读书又称“曹孟德自谓老而好学”。曹操重用寒族担任实职,而对世家 大族里的名士则多处之以显职高位以示尊崇而不予实权。曹操的这种政治 理念毫无保留地也被他的粉丝孙权认真吸收消化了。 在人口流动迟钝、社会运转缓慢的农业社会,地方大族对国家运转起 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是中介,是国家由上而下实现有效统治的必 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但是,一旦地方大族上升到世家大族的程度,一旦他 们的影响力超出了乡聚里落,超出了州郡县邑,而进入统治集团的中轴部 分,他们就不再仅仅是皇权统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环节,他们在庙堂之上 和江湖之中同时拥有的广泛的影响力,使他们对皇权构成了威胁,这样的 世家大族最适合成为权臣滋生的土壤。曹操毕生致力于打压世家大族,大 搞“唯才是举”,其子曹丕却背父道而行之,大搞九品中正制,以至于世 家势力大涨,最终自食其果,出现了河内大族司马氏专权的局面。诸葛亮 治蜀多用流寓士人担任要职,其刻意培养的接班人中,蒋琬、费祎由荆人 蜀,姜维由雍凉人蜀。而蜀国本土大姓均难以进入中央轴心,故刘禅虽为 庸主,远逊曹芳、孙亮等人,却终生不受权臣威逼之祸,这不能不说受益 于诸葛亮抑制蜀地本土豪族的努力。 在暨艳案中孙权对江东世家大族们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需要 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必 须严格防备江东世族们的势力日益坐大,谨防有朝一日尾大不掉,架空皇 权。孙权支持暨艳改革郎署,只是为了限制江东世家大族子弟进入东吴上 层的程度。此时的孙权,还只是想在对江东世族的“用”与“防”之间寻 找到一种平衡。但是他失败了,失败之后恼羞成怒,强词夺理,将张温拉 下马来,为暨艳垫背。 暨艳案后,江东世族的势力继续扩张,孙权为此设立了相应的校事制 度。在重用吕壹等校事们期间,孙权一改暨艳案中的“平衡”理念,转为 对江东世族势力进行打击和压制。所以吕壹先后诬陷顾雍、朱据等重臣, 而孙权不加详查也不愿详查,将他们全都“禁止”了。这种集团内部的明 争暗斗就像压弹簧一样,下压的力度越大,产生的反弹力也就越大。孙权 料想不到这一次的反弹力会如此强大,从江东世族(如陆逊),到流寓士人( 如诸葛瑾),到宗室重臣(如太子孙登),一致反对校事制度。为息众怒,避 免集团内部的分裂,像当初牺牲暨艳一样,孙权不得不牺牲吕壹。而这一 次,政治上的成熟使得孙权不再为吕壹寻求垫背者。那种做法除了显示一 下自己的气急败坏之外,完全于事无补。 连续两次失败之后,孙权充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每一次失败都 伴随着江东世族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如今,在孙权看来,江东世族的势力 已经强大到必须连根拔起,而不仅仅是“平衡”或者“打击”、“压制” 的地步了。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正是江东世族们的两次完胜给自己招来了 最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 江东世族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茁壮成长了,如此困难重重了,要将他 们连根拔起,谈何容易!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孙权决定采取某种极端的方 式。这种方式的极端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那就是:伪造一场储嗣 之争。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