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对话古遗址
作者简介
川观新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平台,以四川政商学界人群为核心用户的新媒体阅读产品,于2014年上线,提供独家、原创、深度的新闻报道和音视频、直播、AR等新媒体产品。其以技术驱动内容创新,打造移动传播矩阵、创新移动传播内容、抢占移动传播前沿,覆盖用户数亿人。
内容简介
彩陶之巅, 揭开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灿烂一角 1924 年春,西北高原绿树吐青、田野渐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和助手离开兰州,沿洮河一路考察。在岸边一处名叫马家窑村的附近,发现了几千年前的古文化遗址。尔后,经过几代考古人的接续研究,以该地命名的马家窑文化和甘肃彩陶闻名遐迩。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有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早期由河湟流域中心区向西、向南发展, 曾南传至四川北部,对后来的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产生了影响。中晚期则往北、向西传播,曾发展至新疆东部。 如今,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回望历史,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黄河上游史前斑斓文化的大门,不仅勾勒出远古辉煌的彩陶艺术,更向我们展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华民族真实存在的早期文明的辉煌,它渐次向西传播,使原始狩猎方式逐渐转变为定居的农耕文化,初步具备了文明社会开始形成的基本标志。 庄稼地下藏着史前风华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是甘肃中部独立起源的本土文化, 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仰韶文化的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家窑文化是继承仰韶文化而发展起来的。 ——郎树德 甘肃兰州以南的临洮,洮河由南向北汇入黄河。洮河两岸, 距今约 5000 年前就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闻名的马家窑文化。四川日报全媒体“寻根五千年中华文明,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一行从临洮县出发前往马家窑遗址,追溯遗址背后的“文化密码”。 车子向西南方向一路前行,约 20 分钟后,一座刻有“马家窑遗址”的石碑映入眼帘。在中国博物馆协会史前遗址专家委员会顾问、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带领下,采访团一行沿着石碑旁的小路行至半山腰,视野豁然开朗。远处的洮河穿行于平野,旁边的巴马峪沟植被葱郁,马家窑遗址的概貌尽收眼底。指着南边方向, 郎树德介绍,马家窑遗址包括南自巴马峪沟、北至祁家沟、东起洮河西岸二级台地边缘、西抵瓦家大山山坡,东西 600 米到 1200 米,南北约 1400 米。遗址保护核心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近百年前,安特生就在巴马峪沟处发现了马家窑遗址,揭开了沉寂几千年的文化瑰宝灿烂一角。 如今的马家窑遗址已经回填,静静躺在脚下,上面种满了庄稼。旁边的巴马峪沟绿意盎然,像一条悦动的绿丝绦,横贯两山。宁静、普通的村野场景,让人难以想象百年前这里曾有一场石破天惊的发掘。不过,人们可以在安特生的《龙与洋鬼子》一书中,重温当时的“盛景”:“向导领着我们一步步登高爬到西坡的时候,我们相当惊奇,我们登高了数百米,肥沃的河谷远远落在我们身后,像一条深绿色的带子;再远望,更遥远的谷地也呈现在眼前,这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我们终于来到一个高地,这里地势高亢,视野开阔。堆土中,彩陶的碎片随处可见……” 沉睡已久的马家窑文化向安特生展示了自己绚丽色彩的一角,这让他兴奋不已,在随后发表的《甘肃考古记》一书中, 安特生总结:“甘肃考古,为期二年。足迹所涉,几及甘肃省大半。所得结果,颇出意料所及。” 这份“惊喜”在随后的岁月吸引了不少考古学者的注意。继安特生后,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起,著名学者裴文中、顾颉刚等专程考察马家窑等遗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命名了马家窑文化,经过几代人的接续研究,马家窑文化分布范围逐渐被勾勒, 其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及六盘山,西至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茂县、汶川一带。 因为都有彩陶,且在文化上存在某种相似,马家窑文化似乎自出生起就和仰韶文化捆绑在一起,关于它们的争论也此起彼伏。郎树德说,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是甘肃中部独立起源的本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仰韶文化的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家窑文化是继承仰韶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不过,比较清晰的是,河西走廊的马厂类型文化因素, 被后来的四坝文化所继承。在甘肃的整个青铜文化时期,彩陶始终绵延不绝,马家窑文化对后世仍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田园牧歌从这里飘起 考古人员在当地还发现了少量的精致捕鱼工具、石球等,这说明马家窑文化时期的狩猎采集活动是一种辅助性生产。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原始手工业有石器制造、纺织和制陶等。这些都说明马家窑文化先民已经从对自然的攫取过渡到生产经营阶段。——郎树德 位于洮河流域,马家窑遗址拥有黄厚土地。大河冲积平原、河水冲刷形成的台地、丘陵岗地,地势开阔,土质肥沃,再加上温暖的气候,这里适合农业耕作。 指着遗址远方的洮河,郎树德将远古的生活图景徐徐道来。马家窑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多数分布于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马兰台地上,接近水源,土壤发育良好。古老的先民依河而居, 并进行农业种植。1977 年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了成捆带秆带穗的炭化植物,考古一般称之为“黍”及大麻籽等,许多遗址出土的大型瓮罐中,储藏有粟。由此看来,粟和黍应为马家窑先民主要的农作物,这也说明中国北方史前文化,粟作农业区包括了黄河上游地区。 2014 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 4 次对马家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近 2000 平方米。在这里发现大量陶片石器、骨器、动物遗骸, 以及大小各异的房屋遗址,灰坑、灰沟、陶窑,为勾勒先民生活场景, 提供更多翔实的证据。 “考古人员在当地还发现了少量的精致捕鱼工具、石球等, 这说明马家窑文化时期的狩猎采集活动是一种辅助性生产。”郎树德还提到,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原始手工业有石器制造、纺织和制陶等。这些都说明马家窑文化先民已经从对自然的攫取过渡到生产经营阶段。 生产水平的提高,使得粮食充裕起来。为了保存粮食,先民房屋附近还设有存储粮食的窖穴。不过,当时的房屋造型却迥异于今日。郎树德说,当时马家窑先民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 也有平地起建的房屋,在东乡林家和永登蒋家坪遗址曾发现了分间房屋。“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三种,以长方形房屋较为多见。长方形、方形房屋面积一般在 10 平方米至 30 平方米之间,屋内中部偏前有圆形火塘,门外常挖一小方形门道。”圆形房屋多为半地穴浅坑,进门有火塘,复原形状推测立面呈圆锥形。 此外,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墓地在住地附近,位于比遗址更高的山坡上。盛行公共墓地,大多为土坑墓,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 以长方形居多。晚期发现有木棺等葬具。“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 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以陶器为主,少数随葬粮食和猪、狗等家畜。随葬品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并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有的随葬品甚至多达 100 余件,而有的却一无所有。这种贫富差距的增大,深刻表明社会的分化加剧。” 一场跨越万里的文明探索之旅,揭秘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奥秘。考古学者亲历讲述,带你走进三星堆及11大古遗址,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五千年文明的璀璨光辉。擦亮巴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必读佳作,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