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经济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3/20231113130409252.jpg)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30.16
折扣购买: 债务经济学
ISBN: 9787121156892
韩培宣,韩培宣在《每日经济新闻》从事了20年的记者工作,现任maekyung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因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连载过题为《国际经济新潮流》的专栏,后来又整合上述文章做书出版,较早地给韩国国内介绍了全球化潮流。这些专栏和书籍的初衷是:利用经济理论说明现实经济。在本书中可以看到作者试图融合专刊文章与学术理论的痕迹。《债务经济学》是2001年作者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国际金融时酝酿的主题,2006-2007年曾在面向保险公司职员的讲座中预示过美国房产市场的泡沫现象。进入2010年后。随着欧洲各个国家的财政危机以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形式出现,作者整理了累积多年的材料和想法,针对关系到信用和债务的金融,主要通过刻画债务这个侧面,完成了本书。 作者在进入《每日经济新闻》前的6年里,曾任韩国开发研究院(KDI)主任研究员,研究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领域。曾在中央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经济学。
1982年5月4日,被法院司法拘留之前, 站在大韩民国警局大楼前的韩籍女性张玲子(当时38岁),她因涉嫌非法集 资被警方逮捕。她曾经通过各种途径吸引资金,再把借来的资金向急需钱 的企业贷出,同时向借款企业收取了贷款额的2~9倍的期票,使之在市场上 流通,并运用折扣和调剂现金等手段维持营业。虽然已被警方逮捕,但她的 态度却令人意外。当现场记者要求她说出自己的感受时,她答非所问地简 单说了一句。 “经济就是流通。” 她当年所操作的流通期票总额达到了7111亿韩元,其中已有6404亿韩 元被消耗。如果按现在的价值进行换算,这个数目可达到6~7万亿韩元。 因此,在当时的舆论界中,这个案件被称为“自檀君出世以来最大的金融 诈骗案”。 按常理来讲,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张氏理应低下头诚恳地说一句 “对不起”。但相反,张氏理直气壮地表明自己很冤枉,还出人意料地提出 了“经济流通论”。她所说的“经济就是流通”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 说,该流通的钱没有流通才是最大的问题,她自己并没有错。 谁能同意张氏的说法呢?如果她的经济流通论讲得通,那么,钱就会 不停地流通,也就不会存在破产的个人和企业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世 界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之 所以几近破产,原因就是它们的资金流中断了。同理,美国的大型投资银 行莱曼兄弟公司和贝尔斯登公司等诸多美国企业,也就不会陷入危机。 因操作500亿美元规模的“庞氏骗局”而被判入狱的美国人伯纳德·劳伦 斯·麦道夫(Bernard Lawrence Madoff)也没有理由入狱。 有段时间,经济界悄然流传着一种“自行车论”。意思是,就如自行 车在前进时不会倒下一样,在经济领域,如果资金一直流通也就不会出问 题。反过来讲,一旦资金停止流通,经济就只能走向危机。记得1997年, 韩国遭受外汇危机时,国内五大集团总裁中的一位提到了自行车理论,说 只要资金问题得到解决,经济肯定能恢复到正常,并绞尽脑汁试图以此说 服债权团。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就能轻易发现其中的漏洞。首先,资金能不能 一直流通?这是一切的关键所在。答案是,钱不可能像钟表一样不停地转 动。原因在于资金的流动是由信用驱使的,一旦信用损毁,资金的循环装 置就会出现故障。可以说,信用能否兑现的不透明性决定了资金的流动不 可能成为机械化的模式。从整体上来看,由信用为基础的资金链很难猜出 会在哪个环节上出毛病。而且,即便是局部的资金停止了流动和运转,也 不会让整个资金链停止流动和运转。相反,受>中击的部分要远远小于不受 影响的部分。那么,在破产处境前高唱经济流通论或自行车理论,只不过 是狡辩罢了。 遗憾的是,可以当做失败者狡辩之范例的张氏的经济流通论和5大集 团总裁之一的自行车理论,已经在人们对金融的认识观念里扎下了根,每 当危机来临时就会有人乐此不疲地确认这些理论,真可谓是一种讽刺。张 氏的话在现在看来可以解释为“经济就是金融”,因为她把金融功能比喻 成了中介或流通。不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有力地反驳了张氏 所主张的经济流通论。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简要来讲是这样的:银行用出 售债券的方法得到现金,再把这些现金重新投到贷款之中,形成无限循环 的过程,支持这种无限循环过程的是复杂的金融流通结构,说不定张氏当 时向往的就是这种美好世界,但事实是,随着金融流通链的断开,破灭像 多米诺骨牌一样席卷而来。 其实,次贷危机本身只是表面的问题,更深层的问题是,在金融影响 力如此巨大的今天,假如放弃出了故障的金融流通结构,将会带来巨大的 痛苦,所以不得不继续依赖张氏的经济流通论。换言之,明知经济流通论 会带来灾害性后果,还不得不去使用它。美国等世界各国为了使金融重新 发挥作用,已经撒播了无数的金钱。 金融在解决问题时显得这么无能为力,却一直支配着政治和经济。为 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给社会高层人士们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 利益。而且当金融举行巨债盛宴时,是非常不喜欢被干涉的,所以有个词 语叫自由市场主义。另一个原因是,一旦危机到来,有些人不是根据市场 选择去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而是一味地主张经济流通论或自行车论, 试图以此转变立场。这样做虽然会受到道德上的批评,但利用大马不死 (Too Big To Fail)法则又成功地实现了复活。2008年,全球的经济从金融 危机中缓慢复苏的过程再次说明,张氏的经济流通论就像资本主义经济的 魔咒一样根深蒂固。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