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快乐走过初中三年
作者简介
东子,“乐学成才”教育创始人,中国十大具有影响力家教作家之一,“2013中国教育年度人物”候选人。出版《做父亲的幸福》《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快乐的家教》《快乐教育18法》等教育、心理著作多部,作品畅销**外130多万册。应邀为北京、天津、广州、重庆等100多个城市作相关讲座1000多场。《人民*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海内外干余家媒体报道过其教育理念和教子经验。女儿范姜国一,15岁时以高分考入大学,到18岁出版了《范姜国一的快乐初中》等6部畅销书,是中央电视台《中国周刊》上榜人物,被誉为“品行好、能力强、学业优”的“中国阳光女孩”。
内容简介
比如案例1中的孩子,如果在其上初中之前,家 长就和孩子沟通,告诉他上初中后的生活境况,让孩 子做好住校不能每天和亲人见面的心理准备,孩子就 不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还有,初中和小学所在地可能 不同,校园里的自然环境也会有变化,这些都应提前 告知孩子。 有些孩子到了新的环境,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 十分孤单,因为他不仅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新 学校的人际关系也不适应。 2.人际适应 我们知道,所有人际关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 生的,学校相对独立的学习氛围构成了**的人际关 系。初中生的校园人际关系主要是与老师和同学的关 系,也称之为“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两种 关系对孩子是否能愉快地度过初中生活至关重要。 有些孩子因为性格等因素,不善主动与他人接触 ,总是形单影只、离群索居,这样既不利于良好人际 关系的建立,也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隐患。比如案例2 中的小燕本来是性格开朗的孩子,家长未能在上初中 之前给孩子介绍新环境的情况,以及该如何与老师、 同学相处,而导致孩子不愿和同学交往。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敞开心扉,打开心灵的大 门去和老师、同学交往。对老师要积极认同,并让孩 子喜欢其所教授的学科,这样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对 同学要友爱、大方,没有人会拒*一个热情、有礼的 人。 我的女儿范姜国一(小名依依)由于小学跳过两 级,2006年8月,她从烟台转学到大连读初中还不满 10周岁,几天后,女儿就和班里的小姐妹混熟了。开 学刚一周,放学回来就和我商量:“爸爸,我们学校 要举办艺术节,同学尹岩想和我合作,我们商量她独 唱一首歌,我来给她电子琴伴奏,想把她带到咱家里 来练习。”我高兴地答应了孩子。第二天放学,依依 牵着一个比她高一头胖乎乎的小姑娘对我说:“爸爸 ,她就是尹岩。”我连声说:“欢迎。欢迎!” 小姐妹俩在家里练了一个多小时,由此她们成了 好朋友,后来依依10岁生*时,除尹岩外还来了七八 个小伙伴,她们借机又狂玩了一把,孟子乔唱的英文 歌和她们跳的兔子舞让我至今难忘。 一年后,依依再次转学到沈阳读初二,不到三天 ,就和班里很多同学成了好朋友;2008年10月,依依 回到长春读初三,也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依依和 老师的关系也相当不错,成了很多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 3.学习科目的适应 上初中除却要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外,还有 就是学习科目的适应。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 三科,而到了初中一下子增加了政治、历史、生物、 地理等学科,到初二年级还要增加物理和化学。学习 科目的增多和内容的扩展,会使有些孩子产生畏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