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精)/闪耀的人类理性及其世界大师系列

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精)/闪耀的人类理性及其世界大师系列
作者: (德)马克斯·普朗克|译者:葛依凌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70
折扣购买: 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精)/闪耀的人类理性及其世界大师系列
ISBN: 9787229138097

作者简介

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年),德国物理学家。1874年,普朗克进入慕尼黑大学*读数学专业,后改读物理学专业。1877年转入柏林大学,师从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1879年获得博士学位。1**4年起,他开始研究黑体辐射问题,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并在论证过程中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数h(后称普朗克常数),这成为此后微观物理学中*基本的概念和极为重要的普适常量。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这一结果,成为量子论诞生和新物理学革命宣告开始的伟大时刻。由此,普朗克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0年至1937年,普朗克任德国威廉皇家学会的会长。作为量子力学重要创始人,他与建立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并称二十世纪*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 译者简介: 葛依凌,祖籍浙江嘉兴,浙江理工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硕士,从事物理、化工类文献资料翻译工作。

内容简介

1909年,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对当时理论物理学研究的新状态进行了精彩的论述。这些讲座尤其重要,它们反映了普朗克对量子理论*初的发现的重新思考和反思。 在**、第三、第五和第六堂讲座上,他**次将量子假设应用于黑体辐射时所产生的革命性发展。在第二和第四堂讲座中,普朗克展示了统计力学的新思想如何改变对化学物理的理解。第七堂课上,他讨论了*小作用原理,*后一堂课上,作为狭义相对论的早期倡导者,普朗克对狭义相对论做了精彩的演讲。 本书是****将这些重要讲座内容译为中文的版本,所参考的英文版由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物理系教授A.P.威尔士博士翻译,并由哥伦比亚大学于1915年在纽约出版。 出版者希望,读者可以由此而见证普朗克的思想过程,无论是在哲学原理的层面上,还是在微观和宏观尺度上。本书不仅可供物理学研究者从普朗克时代的历史视角来回溯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也可供对现代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史特别感兴趣的学生研读。 1.作者马克斯·普朗克是20世纪*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之一,量子力学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2.本书是对普朗克在世界**私立研究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发表的系列演讲集的**中文译本。 3.普朗克**次将量子假设应用于黑体辐射时所产生的革命性发展 4.本书是普朗克对量子理论*初的发现的重新思考和反思 5.统计力学的新思想是如何改变对化学物理的理解的 6.本书涉及大量理论物理学知识,为现代物理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丰满而精简的学习框架,是清晰认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构建的系统性读本,同时也是狭义相对论的早期倡导者普朗克为数不多的公开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