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
作者: (美)阿瑟·贾德森·布朗|译者:季我努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
ISBN: 978722913169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于1911年发生了革命,这场去年发生的革 命离我们实在太近,近得让我们还不能以大历史的 眼光进行解读。但是,导致它发生的诸多缘由,活 跃于其中的诸多人物,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发生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东方大国的这 场革命的重要影响也初露端倪。 这场革命,按照中国的纪年法,在本书中被称 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清朝中央政府试图把原先 由各省控制的铁路“国有化”。列强的银行资本与 清朝中央政府的这项决定息息相关:资本总是寻找 有利可图的投资方向,中国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到处都是人烟稠密的城镇和乡村,欧洲和美国的银 行家们十分看重“让中国政府借他们的钱修建铁路 ”的“钱景”。因此,他们鼓励中国政府向他们借 钱,为了让投资更安全,为了简化交涉的流程,尽 量少和贪婪的清朝官员打交道,他们乐于看到铁路 修筑权收归清朝中央政府。 西方政府,包括美国政府,都在公开教唆清朝 中央政府推行铁路国有化政策。他们更希望看到这 样一种局面——中国的铁路干道修筑权被北京的几 个官员控制,而这几个人都依赖外国银行贷款,都 在西方政府外交压力影响下,听令于西方,没有哪 个西方国家不垂涎中国的铁路修筑权。美国历史上 ,曾发生过抵押贷款公司强迫农场主借贷的血腥事 件,而在辛亥革命爆发前的中国,德国、英国、法 国和美国资本家的北京代理人,以更大的规模、更 加强力的手段再现了“类似的剧情”。 对于中央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清朝的各个省 份都很不满。一方面是,清朝中央政府的权力很久 之前就衰落了,而地方上的官绅势力很强。另一方 面是,修建铁路对清朝的官员来说有大笔油水可捞 ,地方官员不想让油水全流到北京的官员手里;而 且借用外国贷款修建新铁路,中央政府会以各省上 缴的税收做抵押,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央政府借的巨 额外债将由各省来还。因此,清廷的邮传大臣盛宣 怀宣布铁路国有政策之后,地方上一片反对之声。 反对铁路国有声调最高的是四川省,四川官绅们的 反对迅速酿成了一场巨大的危机——四川的士绅认 购了800万元的铁路股票、债券,成立了“商办川省 川汉铁路有限公司”。但清政府下令解散该公司, 接收了它的财产,只支付给股东们总价值可折合成 535万美元的债券。不幸的认购者觉得,大多数债券 毫无价值。清政府却想当然地认为,这条铁路就像 美国修建连接纽约和宾夕法尼亚首府的铁路那样, “毫无疑问会顺利完工”,北京的官员们有恃无恐 ,甚至懒得归还腐败的地方官员和准备大赚一笔的 承建商垫付的、为数不菲的那部分开支。 1911年,中国大地上可怕的灾难接踵而至,加 剧了老百姓生活的动荡。这年春天,一场罕见的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