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皮肤好
作者简介
张建中 我国皮肤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职务】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北京市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毛发学组组长 特应性皮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咨询专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咨询专家 国际皮肤科联盟中国理事 欧洲皮肤科学会会员 《中华皮肤科杂志》副主编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副主编 《临床皮肤科杂志》副主编 《实用皮肤科杂志》副主编 SKINmed编委
内容简介
聊聊防晒那些事儿 中医认为,事物都是阴阳的、是矛盾的,是一分为二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辨证法告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营养,让我们在地球上得以生存发展,同时也给了我们紫外线的光毒作用,使皮肤内多种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促使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色素沉着及脱屑。 分清紫外线UVA、UVB、UVC三个波段 紫外线是太阳发射电磁波中的一部分,根据紫外线的波长分为短、中、长三个谱段,其中短波紫外线(UVC)通常就被大气臭氧层所吸收,很少到达地面,因此,能够对皮肤造成伤害的紫外线主要是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两种。而正是这两个波长的紫外线是我们晒伤、晒黑、皮肤老化的罪魁祸首,所以,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我们,就要剖析敌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先说UVB,它是太阳晒后引起皮肤出现红斑的主犯!好在它可被普通玻璃所阻挡,故又称“户外紫外线”。UVB主要由表皮吸收,使表皮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变性,皮肤会变红、出现水疱,甚至大疱,自觉疼痛或灼热,产生急性皮炎。严重时,还可损伤细胞的DNA,激活原癌基因,使抑癌基因失活,引起皮肤癌。听到这里您千万别激动,别紧张!我们可轻吐一口气,因为黄种人比白种人发病概率要低得多。 再谈UVA,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真的能穿透玻璃!且一年四季,不论阴晴都存在(啊?!下面求一下靠窗户坐的办公室白领们的心理阴影面积)。UVA能透过表皮直达真皮层,损伤真皮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也就是加速失去您Q弹的皮肤,产生松弛、粗糙、皱纹等光老化症状,所以UVA又称为光老化射线。 各位亲,该隔离隔离,该防晒防晒,别再怠慢与等待。 再来一段纯正的科学引文您就秒懂了:紫外线中的UVA、UVB是造成皮肤光损伤的主要波段,虽然日光辐射的紫外线中90%是UVA,UVB所占不到10%,但UVA的生物活性比UVB弱得多,大约是UVB的1/1000。而UVA穿透力更强,又不易引起皮肤发红,经常被忽视。因此,日常对光线的防护不仅需要预防UVB还要预防UVA对皮肤的损伤。 长期接触紫外线可致皮肤癌 紫外线除了晒黑、晒伤我们的皮肤,还在以一种肉眼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皮肤。只要紫外线照在我们身上,它就在破坏我们皮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也就是DNA,如果DNA损伤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可能会导致有的皮肤细胞脱离我们机体的控制,不受控制地增长,说通俗一点就是癌变。 只要发生了晒红、晒伤,那就一定意味着你的皮肤细胞中的DNA有受损的情况,一年当中只要这样晒伤两次,罹患黑素瘤的风险就会极大升高。包括健身房常见的美黑床,同样也是紫外线照射,这类紫外线照射可提高75%的黑素瘤患病风险。黑素瘤是由黑素细胞异常增生恶变所致,根据《科学》(Science)杂志上曾发表的论文,黑素瘤的发生原因中,环境因素占了86%,而环境因素中的紫外线照射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防晒第一步,认识SPF和PA 我们经常在化妆品包装上看到SPF和PA,它们两个到底是什么鬼? SPF又称为阳光保护因子,是针对以上提到的中波紫外线的,科学的定义解释:涂有防晒剂的皮肤被晒红所需的时间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被晒出相同程度红斑所需时间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中波紫外线的时间倍数。PA则是针对长波紫外线进行防护的指标,常有PA+、PA+++等。就是说,除了SPF能防止晒伤,还应重视PA的作用,防止晒黑、晒斑、晒出皱纹等等光老化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都选择数值最大的不就行啦! 其实不然,SPF、PA值是要根据个人需要、环境来选择,且SPF、PA值越大,就代表产品化学成分添加越多,意味着对皮肤的负担更大,所以要选择好一个平衡点。 如果您防护不注意已经被晒伤,要视个人情况来选择治疗,比如仅仅是一片红,则可使用凉水毛巾或纱布冷敷,还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若是红斑伴有凸起的小疹子,可以用氧化锌糊或软膏,若是红肿瘙痒很剧烈,可以配合艾洛松等激素类药膏抗炎止痒。若是已经起水疱或大疱,建议皮肤科门诊处理,把水疱在相对无菌的环境下放出液体,这样恢复更好更快一些,之后可配合外涂抗生素软膏或烫伤膏,预防感染,促进恢复。 涂防晒霜,一元硬币大小的量适宜 涂防晒霜最最最精确的量是至少2mg/cm2,但可能没有人会闲的去量一下自己的脸有多少平方厘米。我们经常用的比喻是挤到手心的防晒霜能有1块钱人民币硬币大小,这个量和我们面部所需的量(1.25毫升)大致相等。同时还应当及时补涂,一般环境下2~4小时补涂1次,海边、泳池、大量出汗、长时间持续暴晒,补涂的频率需要加快到1.5~2小时补涂1次。 另一个问题是,脖子需不需要涂防晒霜?这也是很多人完全忽略掉的问题。很多坚持面部防晒的人和同龄人相比,光老化程度明显更轻,比同龄人更显年轻,但是颈纹依旧非常突出,不得不说颈部的防晒被忽略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颈部所需要的防晒霜量至少和面部一样,也应该是和一个1块钱硬币差不多大小的量。 如何最简单地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涂够了呢?我们只需要看自己买的防晒霜能够使用多长时间,如每瓶是60毫升,假设是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不需要大量补涂,早上出门前15分钟,在脸上涂抹1块钱硬币的量,脖子1块钱硬币的量,到了中午下班外出午餐前补涂1次,脸和脖子各1块钱硬币的量。那么一天就需要4个1块钱硬币的量,1块钱硬币大小大约是1.25毫升,也就是4×1.25=5毫升。每天5毫升的话,60毫升一瓶防晒霜只够涂12天,稍微放宽一点,如果两个星期都没用完一瓶60毫升的防晒霜,那就肯定没涂够量! 除了脸和脖子,还得说说身上,这也是大家迫切需要的,比如说我们去海边玩耍,穿的是泳衣,这个时候需要全身涂,应该涂多少?刚刚我们说了至少要涂到每平方厘米2mg,每个人的高矮胖瘦不一样,体表面积不一样,我们就取一个平均值1.73m2,假设在海边,除去泳衣和泳裤遮蔽的面积,按照2mg/cm2的量来涂的话,我们大概需要涂30毫升,才能够充分防晒。再次以60毫升的防晒霜为例,一次30毫升,一瓶60毫升的防晒霜也就够涂2次,按照2个小时补涂一次的节奏,如果到海边玩一天,那么一个人就需要带上至少2~3瓶防晒霜。 按要求涂防晒霜,有人也会心有顾虑:涂了防晒霜后用不用卸妆? 大部分的防晒霜外包装都有标注洗面奶或香皂清洗即可,尤其是进口的产品标注会更到位,所以,日常使用的防晒霜一般只用常用的洁面产品就可以了,比如温和的洁面皂或洗面奶清洗。但确实,具有防水能力的防晒霜非常黏腻,普通的洁面产品不那么容易洗干净,所以,大家用洗面奶洗两次也是可以的,尤其是敏感肌肤,洗完了过后及时涂抹保湿霜,时刻注意保护皮肤屏障。但如果大家真的只使用洗面奶有不舒适的感觉,是完全可以使用卸妆产品的,这个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感受来决定。 防晒喷雾还是防晒霜,择优选择 防晒喷雾的优点: 1.质感轻薄、不黏腻,用着爽。 2.速干、成膜快,省时间。 3.适合妆后补涂,不花妆。 4.适合户外运动补涂,想喷就喷。 5.适合特定场景下需全身使用时(如海边)体毛旺盛人群喷涂,不粘毛。 防晒喷雾的缺点: 1.易通过呼吸道吸入,有健康风险,尤其不适合儿童。 2.多含有酒精,不适合敏感肌肤及玫瑰痤疮等肌肤。 3.防晒效果不理想。 最后这一点,防晒效果不理想,是一个防晒产品最致命的问题。既然是防晒喷雾,为何会防晒效果不理想? Medscape和Consumer Reports认为,防晒喷雾的使用方式决定了消费者很难量化到底喷了多少、够不够量,比如有的人随意喷一喷,那么喷在皮肤上起到的防晒效果就弱。 某护肤产品测评机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根据人们日常平均使用防晒霜或防晒喷雾的量来看,防晒喷雾的效果连防晒霜的一半可能都达不到。 那么防晒喷雾到底喷多少是合适的? 再次明确一个概念:如果想达到防晒霜标示的防晒效果,那么需要的量是2mg/cm2,如果使用防晒喷雾在皮肤上喷2~3秒(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使用时喷涂的量),等同于使用了0.5mg/cm2的防晒霜量,只有需求量的1/4,也就是说如果你使用的是SPF45的防晒喷雾,实际只能达到SPF10~12的效果。 肯定就有人说,我多喷点不就完了,行不行? 如果我们把喷涂的时间加倍,用防晒喷雾喷4~6秒,防晒效果虽然比之前好得多,但也只能达到产品标识SPF值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你使用的是SPF45的防晒喷雾,你对着皮肤喷4~6秒,也只能达到SPF22~25。这个实际SPF值暂时还算是能达到基本防晒要求,但是拿着防晒喷雾喷4~6秒是什么感受?大家可以试试,换做我自己,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需要补充说一点的是,不管使用防晒霜还是防晒喷雾,达到防晒要求的量一定不会让你的皮肤感觉轻薄,一定是有一点黏腻、有一点泛白。如果一个防晒产品你用下来超级轻薄、清透,要么是你没用够量,要么产品有水分。 另外,防晒喷雾的科学涂抹方式大家是不是真的以为是喷的?专业医学机构一致推荐:先喷在手心,然后像防晒霜一样用手涂抹在脸、脖子、胳膊、大腿、脚背上。 前面我们说了防晒喷雾这么多不好,但是美国皮肤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过提示:每一位皮肤科医生都应当告诉自己的患者,哪怕是防晒产品使用不足量都比不涂防晒霜要好得多。 所以,从使用感受及特定使用场合来看,防晒喷雾仍然有它的优势。 如果你受不了防晒霜的黏腻、搓泥,或者长时间待在户外需要反复补涂,又或者因为使用感受的问题没有办法坚持使用,达不到推荐用量,防晒喷雾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阴天防晒,不是矫情 长波紫外线UVA除了全年普遍存在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穿透普通云层,还可以穿透一般的玻璃。所以,阴天肯定是需要防晒的。云层一般来说是较弱的紫外线保护因子。除非是特别厚的乌云,普通云层只能减弱紫外线强度的20%~40%,就算一般的阴天,空气中仍然还有60%~80%的紫外线存在。 当夏天每天都是35~38℃的高温,大家很注意防晒,到了秋天以后,阴天明显增多,很多人就开始不注意防晒了。所以,我们也有说法,秋天比夏天更容易晒黑。真的是秋天紫外线比夏天强吗,可能真的不是,而是到了秋季,气温降了下来,阴天也多了起来,大家对防晒的警惕性降低了。 【划重点】 日光辐射的紫外线中90%是UVA,UVB所占不到10%,但UVA的生物活性比UVB弱得多,大约是UVB的1/1000。而UVA其穿透力更强,又不易引起皮肤发红,经常被忽视;美黑床,可提高75%的黑素瘤患病风险;SPF45的防晒喷雾,你对着皮肤喷4~6秒,也只能达到SPF22~25的效果。 ★推荐一: 豪华专家团队。主编张建中为皮肤科学领域领军人物,具有很高的社会威望和医学权威性。 ★推荐二:内容呈现创新。微信扫描书中二维码,近百集科普视频和皮肤图片免费看,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推荐三: 新媒体热推。编写作者为新媒体(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知乎、果壳、阿里健康等)平台最热门医生,作者活跃度非常高,粉丝量互动好。 ★推荐四: 传统媒体加持。作者将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卫视的《我是大医生》、央广文艺之声《品味书香》等节目荐书。 ★推荐五:所有你关心的、你害羞的、你误解的皮肤问题,在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这就是一本关于从头到脚所有皮肤问题的“答案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