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皮球(我们的日子为什么是这样过的)

自私的皮球(我们的日子为什么是这样过的)
作者: 辉格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00
折扣购买: 自私的皮球(我们的日子为什么是这样过的)
ISBN: 9787302272069

作者简介

辉格,本名周飙,1970年生,浙江嘉兴人,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长期以自由程序员为业,2008年*聘为《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开有独立博客“海德沙龙”(headsalon.org)。

内容简介

是什么在指导着我们每*的行动?大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这取决 于 你的视角。 心理学家或许会说:是多巴胺——每当你做对一件事情,如在寒冷开始 损害你的健康之前,适时穿上那件温暖的外套,身体就会分泌些多巴胺或其 他 神经递质,它让你感觉兴奋和愉悦,作为对你明智举动的奖赏,假如长期得 不 到多巴胺奖励,你会感觉痛苦和郁闷。正是这样的机制在推动你寻求恰当的 行 动。以便在这复杂而危险的世界生存下去。 从进化生物学家那里,你会得到另一个回答:是基因——你的行为,如 同 你的身体一样,都是基因们合作设计的复制机器的组成部分,无论你是否意 识 到,无论其效果何等复杂而迂回,指导你行动的**原则,就是*大程度地 散 播这些基因的副本。 这两种说法并不冲突,生物学家指出了行为的**目标,为判别“做对 ” 和“做错”提供了标准,而心理学家则阐明了神经学的实现机制。 现在轮到经济学家了,他们的回答将同样干脆:是价格一正如在前面的 引言中哈耶克所指出的,因为有了价格信号的指引和协调,如今这个高度依 赖 于精细分工和长距离贸易的大社会才成为可能。 价格理论历来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弄清价格机制如何运作,对我 们 理解市场、理解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都至关重要。 一方面,作为价格接*者,市价极大简化了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生产决 策; 另一方面,作为价格创造者,在可能的时候,他们总是试图去影响市价,以 获 得*有利的交易条件。 本部分收录的若干文章,将进入多个领域观察企业在各种特定条件下如 何 选择其价格策略,考察一些常见的觅价手段,看看信息条件和规模经济如何 影 响价格波动,竞争和垄断格局又如何影响价格谈判等。 观察价格机制简单而容易的起点,是那些基于标准化产品和中央撮合机 制 的大型集中式市场,如大宗商品和股票交易所,在那里,每个交易者都是价 格 的被动接*者,尽管每笔交易都在影响价格,但这种影响既细微.又难以被 预 见和掌控。 也正因此,交易者所面临的信息和所需做的决策也极为清晰明了,同一 只 股票的每一手都是毫无差别的,你既没有机会“制定”价格,也找不到人来 讨 价还价,你只能等待满意的价格出现。 然而*大部分交易并非如此,买家和卖家都或多或少能找出些机会来谋 求 *有利的价格,而带来这种机会的,通常是商品之间的差异和信息条件的复 杂 性或不对等。 有些商品原本就很独特,如茅台,或者卖家会把它们变得很独特,或看 上 去很独特,如某某十年陈酿,如iPhone,再或者卖家会用种种伎俩让买家相 信 它们很独特,所有这些,都可以增强卖家的议价地位。 而同时,买家也有许多手段让卖家相信给他们一个好价格是明智的:我 是 善于鉴别品质的内行,我有许多其他选择,我并不急于购买,我是能带来长 期 生意的大主顾,我会影响其他买家等。 当然,在每笔交易中都占尽便宜未必是上佳策略,作为长期经营的企业 , 价格策略是其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因而随着资源禀赋、商业模式和竞争格 局 的不同,定价和议价机制也干差万别,精彩纷呈。本章所选的几个案例,或 可 助你窥其一斑。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