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说千字文/国学经典之美赳赳说字系列
作者简介
胡赳赳,《赳赳说字》主讲人 ▲历任《新周刊》首席记者、主笔、副主编、总主笔,前后十二年;他出版有随笔集、评论集、诗集等著作多种,现为多家机构文化顾问。2017年任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访问学者,将汉字文化传播到北美地区; ▲主持修复出版了“百年语文第一书”《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使之重现天日;《赳赳说字》即是在该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训诂学问,带你走向汉字的源头。 ▲家学渊源,曾祖父为民国新儒家代表性人物熊十力学生、马一浮随侍弟子,伴传奇式的“复性书院”始终达十年之久。
内容简介
人:“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 本义:跪拜的人,躬身劳作的人 “人”在甲骨文的写法中,有点像一个人半跪着的状态 ,表示敬畏上天,敬畏鬼神,敬畏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同时“人”的字形还有点像一个人在劳动的状态,比如躬着腰插秧、采摘的样子。所以“人”字的含义在古代既可以表示地位极低,也可以表示地位极高。 “地位极低”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人要躬身劳动,同时要通过跪拜来表示对天地鬼神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物的敬畏。 “地位极高”又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人的理解中,“人”是万物灵长,人可以和天地并称“三才”。《三字经》中说:“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天地人是人们所能触及的世界里认为最重要的三个部分,且由“人”来协调着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天地人”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自然观,即人如何去主导自然,主导的同时也教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后来这个思想逐渐发展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实际上,“人”这个字的写法是到隶书以后才规范下来的。在篆书和之前的金文、甲骨文中,这个字的字形其实是和我们现在理解的不太一样。现在人们对“人”字的理解往往是一撇一捺,是一个互相支撑的结构,代表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借力、互相支撑的关系。 “人”既要有顶天立地的气概,还要有保持敬畏之心的智慧 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大大超越我们旧有的认识,但是我们要看到“人”当中哪些是变的部分,哪些是不变的部分。从文字学上来理解,“人”是否还应该保持一种谦卑的心态。从现在“人”字的结构来看,“人”已经直立起来了,走向平等了。而在隶书以前,“人”还是一个卑躬屈膝地劳作,或者是跪拜状态的人。所以我们要警醒的是,既不应该丢掉古人“天地人”三才这种顶天立地的气概,同时还要具有保持敬畏之心的智慧。古人有“无我精神”、“忘我精神”以及“牺牲小我的精神”,这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国”:“家”和“国”,哪一个更重要 “国”和“家”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在后?有人说“家国天下”,也有人说“没有国哪有家”。“国”和“家”的地位次序,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在战乱时期,我们要强调“国”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国哪有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国民,才能够建立我们的小家。 但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讲,他会先有“家”,然后才有“国”的概念,“国”是排在“家”后面的。因为婴儿首先成长在一个家庭里,然后经过后天的学习,社会环境的影响、熏陶,他才有国的概念,是从“家”出发,然后才有“国”,然后才有“天下”。 所以中国传统儒家智慧里非常强调家、国、天下这个顺序,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把“家”放在“国”的前面,没有家就没有国。所以说,战时国为先,和平时家为大。 “民”:你是“民”还是“公民” 在古代,“民”是低人一等的人 中国古代有很多残害人身体的刑罚,比较轻的是“刺配”——在犯人脸上刺字;还有把犯人的鼻子割掉、把眼睛挖掉等刑罚,总之其目的是要把这个人变得低人一等。可见“民”在古代是非常低贱的,是一个下等人的称呼。 古代的统治者为了争夺地盘,抢夺资源,往往通过战争的手段来打败敌人,从而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战俘)。 驱使战俘去耕种、开垦,他们就变成了最早意义上的农民。所谓农民,就是耕种的奴隶。还有一些有特殊才能的战俘会变成最早意义上的工匠。比如有的人会织布,有的人会打铁,有的人会制造玉器,有的人会制造青铜器,有的人会烧陶,有的人会建筑……,把这些人集合起来,就成了中国最早的“百工”。 在不停的战乱过程中,更多的人变成了俘虏和奴隶,小集团慢慢形成大一点的集团,进而形成更大的城邦社会。人们有了稳定的居住地以后,里面的统治者是少数人,广大的“民”即被统治者是多数人。 当“民”变成“公民” 后来“民”字的写法发生了变化,金文中把甲骨文“目”中间的瞳仁去掉了,变成了一个空空的形状,更加形象地表现出古代的“民”( ),即由战俘变成的奴隶是无瞳的瞎子。所以“民”在古代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压迫和剥削。 再后来,从“民”这个概念发展出“人民”的概念,这是一个抽象概念。现在我们常说“为人民服务”或者“人民当家作主”,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民”的人数最多,团结起来力量也会变得最强大,就不再是可以随意被控制和剥削的下等人。西方有“公民”的概念,即人和人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且具有相同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最后“民”字的本义消失了,不再指代奴隶和战俘,而指代广大的老百姓的时候,其本义就用流氓的“氓”字来表示了。“氓”是在“民”的左边加上“亡”,表示战俘和奴隶;而“民”的意思变成了公民,变成了社会的一分子。所以从“民”字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赳赳说千字文》堪称是“百年语文第一书——《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延伸版 《千字文》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国学经典,被认为是“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问世最早、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而《赳赳说千字文》则在《千字文》的基础上,从考据(科学)、义理(哲学)、辞章(美学)三方面说字,比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其内容显得更为厚重。 ★识字比认字重要,只有好好识字,才能真正活出人样 如今,95%的人都会认字,识字率却只有5%,如果你只会认字而不识字,实际上和文盲没什么区别。 ★孩子读了开心开慧,明辨是非,成人读了不会沦为乌合之众 《赳赳说千字文》,从每一个汉字的本义说起,引申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教大家掌握每一个字里的乾坤和智慧,更让大家明了做人的准则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让自己在社会中不会上当受骗,变成连“祖国”和“国家”都分不清楚的集体无意识者。 ★陈丹青、野夫、余世存、冯唐、于丹、李健、黄磊、姚晨、叶蓓、龚鹏程、邓康延、徐小平、十点读书、大董、akasode等各界名人衷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