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

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
作者: [美] 唐纳德·沃斯特
出版社: 贵州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
ISBN: 9787221182999

作者简介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 美国堪萨斯大学赫尔杰出教授(荣休),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环境史学的创始人与权威学者之一,剑桥大学出版社“环境与历史研究”系列丛书创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其主要著作包括《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Dust Bowl: The Southern Plains in the 1930s)、《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Rivers of Empire:Water, Aridity, and the Growth of the American West)、《自然的财富》(The Wealth of Nature)、《向西奔腾的河流:约翰·卫斯理·鲍威尔的一生》(A River Running West:The Life of John Wesly Powell)、《萎缩的地球:美国丰裕之兴衰》(Shrinking the Earth: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merican Abundance)、《约翰·缪尔传:荒野中的朝圣者》(?A Passion for Nature : The Life of John Muir)等。 曾获1980年美国史学界的班克罗夫特奖、1997年世界生物资源保护协会杰出成就奖、2004年美国环境史协会杰出成就奖、2009年苏格兰艺术委员会颁发的最佳非虚构作品奖、2009年英语语言联盟最佳传记奖、2012年美国历史学会终身成就奖等数十项奖项。 译者简介: 侯深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师从唐纳德?沃斯特。著有The City Natural: Garden and Forest Magazine and the Rise of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2012)、《无墙之城: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与自然》(2021)。译有《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

内容简介

导论 这生生不息的行星(节选) 我们对自身认知的模糊不清可能部分缘于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中日趋分裂的专业化。我们无法看到将我们联结在一起的同一种人类自然。它是将我们所有人结合为一个物种的链接,也是结合“历史”与“演化”的链接。它也是一个遗失的链接,因为至今仍然有专业人士否定其存在。显然,这一观念对很多人而言太伤自尊、有失体面,而且荒诞不经。但是,如果没有对人类自然共通的信念与共有的定义,我们人类将执拗地寻找差异,形成一个个愈发敌对的阵营。我们将不仅遗忘彼此联结我们的生命性链接,也将遗忘我们在自然中的位置。如果我们否认人类内在存在着一种自然,则我们也将否认地球存在着自然,或者否定地球的万千孩子在存在意义上是一体的。 尽管人类自身拥有一种自然是可以追溯若干个世纪的古老观念,但是,重启这一遗失的链接需要时间,同时可能遭遇很多的阻力。我们或可从重新检验一些更加古老的前科学的理解开始,询问它们是否可以帮助我们唤醒、重组这一概念。例如,在古代中国,“人性”在数个世纪中都是一个活跃的话题;没有人真正质疑它的存在。重现这一智识遗产能否帮助我们在更为行星的层面思考问题呢? 我们或可回到2500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的《孟子》这部儒家经典。孟子无疑认同人类天性的存在。他生活在今天的山东省,彼时在那片土地上,农民们挣扎求存。生活在彼时彼处,孟子无从知道天体物理学中的大爆炸理论,或是形成期中的行星状况,抑或通过自然选择而进行的演化,但是,他认识到人类物种有一种由天地形塑的共有天性。在《孟子》中,我们读到了这一简约的表达:食色性也。直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频繁使用这句话,它告诉我们人类的天性由强烈的欲望构成,其中最强大(但并非唯一)的欲望是食与色。 这一表达并非出自孟子本人;而是出自另一位哲学家(或可能是其弟子)告子。人们将之记录下来传至后世,同样被记录的还有孟子的态度,他并没有驳斥这一表达,但是提醒人们应当警觉其过度简化的危险。孟子质疑道,难道人类仅有两种欲望?难道这些欲望在不同人身上完全一样,抑或它们存在个体差异?换言之,他提出了重要的复杂性,但是并没有否定人类共有的天生欲望的存在。他所增添的内容是人类自身拥有一些“道德萌芽”[四端]。在我们中间,道德性如同农夫花园中的胡萝卜般生根发芽,长成支撑我们存在的天性的一部分。这位圣人言道,我们应当承认这些萌芽的存在,但是不要揠苗助长,而应当精心培育,滋养其发展。 孟子以教导其弟子相信性善著称,但是他从来教导的都不是一种盲目的信仰。他认为欲望可能是自然而良好的,但是在我们的内在生态中,仍然存在着重要的道德萌芽。 这种对人性的复杂而精微的理解将在查尔斯·达尔文以及演化生物学家那里得到回应,他们同样承认我们自身纠结的种种欲望,但是同样指出在欲望与内在约束之间存在着张力。达尔文在《物种起源》(1859 年)中论述了食欲,在《人类的由来》(1871年)中讨论了性欲。同告子一样,他视这两种欲望为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如同孟子,他补充道,道德同样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自我们的物质性身体中出现,当欲望变得具有毁灭性时,道德将制约它。因此,一位古代中国哲学家与一位现代英国科学家达成共识:在人类自身中间存在着自然,或者说多种自然的错综成长,内生的仁爱之性与内生的享受安乐、繁衍子孙的欲望形影相随。 与孟子和达尔文相反,很多人遵循更为传统的犹太 - 基督教态度,他们虽然承认人类可能具有某种天性,但是认为它是自私的、堕落的、邪恶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抗自己的天性,以免其毁灭、毒害我们,在我们的内在留下一片荒芜。他们指控我们的天性是导致世界上所有战争与不公的缘由。但是假如我们的天性自然如此糟糕,那么地球也必然如此。地球应当为暴君、战争贩子、刻薄的银行家、种族优越论者、“暗黑撒旦崇拜的恋童癖”负责。在这些悲观主义者看来,地球及其对人类的馈赠都应被弃绝。 我并不认为人类已然变成吞噬行星、道德沦丧的肆虐怪兽。事实上,我们对地球造成的破坏可能无法与更新世中破坏力巨大的冰原相提并论。无疑,我们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时,应当继续尝试理解其历史渊源,找寻解决办法。然而,行星并没有被毁灭。我们的道德萌芽也没有枯萎死亡。与之相反,它们仍在生长,仍在影响着我们的欲望。在这些内在欲望中,似乎存在某种对抗我们的劫掠以保护地球行星的欲望。 此书绝无意鼓动人类的狂妄自大,或者迎合如否定气候变化之类的论调,但我们同样需要避免危言耸听和夸大我们的恐惧。我们应当尝试理解人类自然的角色与现实,而非贸然为那些内在渴望及其与我们道德萌芽之间的关系盖棺定论。我们中没有人,甚至那些富有的白种西方人,能够行使如他们想象那般巨大的力量,或者扮演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恶劣的角色。至不济,在我们证明人类自然有罪之前,它仍应被视为无辜。当我们仔细检索自然与人类自然,我们会发现足够的希望与信心。在人类演化出许多改变环境的方式的同时,我们可能仍然为一种内在自然所指引,去关怀、保护,适应、忍耐,同时寻找解决方式。 因此,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将人类历史的全景置于一个更加行星性的、物质性的、自然性的框架之内。第二个目的则是询问在如此被拓宽的一个视野中,是否存在着希望的基础。 我撰写此书的前提在于我们人类是这个生生不息的地球的重要部分,自然与人类自然的演化仍然在继续。与此同时,我相信这个行星将在我们消失后仍然存在,在悠长的纪元中继续创造,继续繁衍。如果这些前提是成立的,或许文化与文明、少数与多数的命运并没有如此濒危,或者如此重要,或者至少它们会呈现一种新的样貌。我们将看到我们可以信任人类自然与自然的其余部分和谐共处的能力,它们将一道创造巨大的善。即使我们是看似极其平凡的物种,我们也可能如地球一样,变得非凡。 本书摒弃了以往环境史著作所惯常采用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在思辨地沿革西方历史学传统的基础上,从更广阔的行星视角审视人类20万年来的地球故事。由此,人类与其家园行星之间的物质性关系取代人类主体,成为书中的核心论题,而对人类历史的论述也不再仅仅限于短短四五千年的“文明”时期,而是扩展至人类作为物质性存在的长达20万年的漫长时段。通过本书,我们会看到人类如何在直觉与欲望的驱动下,与家园行星展开一系列能量与物质的迷人纠缠,正是在这种纠缠中,人类得以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被创造于一部广阔的行星史中。 ◎文明诞生之前人类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 ◎农业如何改变了人类与自然间的统御关系? ◎权力兴衰的物质演化基础是怎样的? ◎粪便在人类物质的再生产中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