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高老头(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作者: 杨生编
出版社: 上海人美
原售价: 11.00
折扣价: 7.10
折扣购买: 高老头(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ISBN: 753222715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1819年。 伏盖太太在巴黎开一家兼包客饭的公寓,已经40年了。 公寓坐落于拉丁区和圣马尔索市郊之间的新圣热那维芙街的下段,那 地方通向弩前街有一个斜坡,坡度很陡且崎岖不平,因此很少有马车从那 儿走。这些街道紧紧挤在恩典谷修道院和先贤祠之间,两座建筑物双双射 出肃穆的阴影,使四周的气氛更加寂寥。街上,铺路的石块干巴巴的,阴 沟里既无污泥也无浊水,沿着墙根杂草丛生。街面上的房子不是公寓就是 机关,一堵堵墙壁让人联想到监狱。偶有马车经过,整条街坊都会惊动。 在巴黎,再也找不到另一个更不为人所知、死气沉沉的街区了。尤其 是新圣热那维芙街,无论用什么灰暗的色调和沉闷的语言来描述都不过分 ,就像游人踏入地下墓穴,每下一个台阶,光线就愈加晦暗,导游的声音 也愈显得空洞一样——枯竭的心灵与空无一物的骷髅相比,你说哪个更可 怕? 伏盖公寓的正面是一个小园子。在房屋与园子之间,沿着正墙有一条 铺着石子的微凹的墙沿,宽约两米。墙沿前面,开了一条砂子甬道,两旁 排列着蓝白双色的大陶盆,盆里种着天竺葵、夹竹桃和石榴。甬道口有一 扇门,门上钉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伏盖公寓。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本 店兼包客饭,欢迎男女宾客光临。白天,从带响铃的栅栏门望去,在小石 板路的尽头,临街的那堵墙上画着一个淡青色的神龛,大约是本区画家的 手笔。神龛内画着一尊爱神像,对象征画入迷的人也许只要看一眼画像上 剥落的釉彩,便可联想到荒唐的巴黎式爱情。而不远处,正有一处治疗此 病的场所。底座上的铭文已经模糊,让人联想到当年伏尔泰重返巴黎时人 们出于对他的崇拜才竖起的这件装饰品。铭文上写着: 无论你是谁,此人就是你的导师。 过去是,现在是,或许将来还是。 到黄昏降临时,栅栏门便换上门板。小园子的宽度与正墙的长度相等 ,园子两旁的墙,一边临街,一边是与邻宅共有的界墙,界墙上满是常春 藤,引人注目。每一面墙上爬满了果树枝和葡萄藤。沿着每一堵墙,各有 一条窄窄的走道通向椴树丛。两侧走道之间,是一方朝鲜蓟,两边种着修 成纺锤形的果树,围了一圈生菜、香芹之类的蔬菜。椴树阴下,有一张绿 色圆桌,桌边放了几张椅子。在气温高得能孵小鸡的三伏天,口袋里有几 个小钱的主顾就坐在这儿喝咖啡。 屋子有4层,四楼之上还建了一排用碎石砌成的阁楼,涂成了黄色—— 巴黎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涂上这种颜色,不堪入目。每一层楼上开了5扇百叶 窗,窗上镶嵌着小块玻璃,并配有遮光帘,帘子高高低低杂乱无章。房子 两侧,每层也都有两扇百叶窗,底层的百叶窗外圈还围着装有铁丝网的铁 栏杆。房子后面是一个大院,猪、母鸡、兔子在里面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院子有一道小门通向新圣热那维芙街,房里的垃圾便从这道门里清出。 屋子底层供房客公用,从临街的两扇窗采光,另有一扇落地门窗让他 们进出。客厅一侧与餐厅相通,餐厅和厨房中间隔着楼梯,楼梯的踏板是 用木板和彩色地砖拼成的。客厅里摆着几只单人沙发和套有下摆带须的褶 皱布套的椅子,那些褶皱时而灰暗,时而光亮,看上去一副凄凉相。客厅 中央摆着一张圆桌,灰色大理石的桌面上放着一套现今到处可见的白瓷茶 具,茶具上镶的金线已剥落大半。屋里的地板很差,护墙板上贴着漆布, 漆布上有彩绘图案,图案表现的是费纳龙的名著《戴莱马克》中的主要场 景。两扇百叶窗之间的墙壁上,是一幅加里普素宴请乌里斯的儿子的画面 。40年来,这幅画常常是年轻房客说笑的引子,嘲笑自己因为穷而不得不 将就的饭食,以此表明他们的身份比现在的处境要高得多。石砌的壁炉膛 里干干净净,说明平时根本不用。壁炉上沿两边摆着插满纸花的花瓶,用 罩子罩着,显得十分陈旧;当中放着一只形状丑陋的灰蓝色大理石摆钟。 这间客厅散发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怪味,也许可以叫做“公寓味”吧。这种 味道给人以闭塞、霉烂和陈腐的感觉,冷飕飕湿漉漉,仿佛能渗入你的衣 服。与客厅相通的餐厅情况更惨,护墙板的颜色已分辨不清,连底色上也 是污迹斑斑,组成一幅幅狰狞怪异的图案。几张油腻腻的餐橱紧靠墙站着 ,里面放着暗淡无光的长颈大肚玻璃瓶、波纹状的镀锌垫子和一叠叠杜尔 奈产的蓝边厚瓷盆。在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多格橱,每一格都标着号码 。房客存放的餐巾,上面不是有油污,就是有酒斑。一只绿色的火炉,几 只油灰积垢的甘凯吊灯;一张长长的餐桌上面罩着块油腻的漆布,调皮的 食客可以用手指在上面划出自己的名字;几把缺胳膊断腿的椅子,几块可 怜兮兮的擦鞋草垫;还有一些小脚炉,孔儿凹凸不圆,铰链脱落,木架子 已经烤得乌黑了。 这屋子最神气的时间是早上7点左右。伏盖太太的猫赶在主人之前出现 ,跳上餐橱,嗅嗅橱里盖着盘子的牛奶,发出呼噜声,这是它每天的必修 课。不久,寡妇露面了。她古里古怪地戴着一顶罗纱无檐网眼帽,帽下一 圈凌乱的假发,脚上一双歪歪扭扭的拖鞋。一张憔悴而多肉的脸,正中隆 起一个鹰钩鼻子,一双手小而滚圆,身材胖鼓鼓的就像教堂里的老鼠。她 的胸脯鼓胀,耸耸晃晃,与这间透着阴气、暗藏着不法交易的餐厅倒很相 配。她呼吸着室内暖烘烘的臭气,神态反而显得清爽。她的眼睛四周布满 皱纹,表情可以从舞女的满面笑容瞬间变成逼债者的穷凶极恶。总之,她 整个人足以说明公寓的内涵。伏盖太太50岁上下,跟一切经历过忧患的女 人一样,眼神无精打采,带着女掮客的虚伪表情,为改善自己的境遇可以 不择手段,如有可能,甚至会将保皇党领袖乔治或皮什鲁出卖。她从不提 起伏盖先生是个怎么样的人,只是说,他遭遇了不幸。他给了她一双淌不 尽眼泪的眼睛,给了她这幢过日子的屋子,并且给了她不必同情任何人不 幸的权力,因为她已经受尽了人间的一切苦难。 胖厨娘西勒维一听到女主人急促的脚步声,便赶紧去打点房客们的午 餐。一般包饭的客人,通常只包每月30法郎的一顿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