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彩插励志版无障碍阅读)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年),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祖籍江苏涟水,后徙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而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喜欢研度群籍,六经诸子百家,莫不观览。他好奇闻,阅读了大量的野言稗史,*到民间文学的积极影响;又喜读“善模写情物”的唐人传奇,从中汲取营养。《花*新编》是吴承恩编选的一部词集。吴承恩一生诗、文、词创作数量不少,但因无子嗣,去世后大部分亡佚。他的代表作是《西游记》。
内容简介
盘古开辟天地后,世界分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 、南赡(shàn,富足之意)部洲、北俱芦洲。东胜神洲 海外有一个傲来国,近海有一座花果山。 山顶上有一块仙石,*到天真地秀、*精月华的 滋养,竟然有了灵气。渐渐地,仙石体内孕育了一枚 仙胞,天长*久,一朝(一个早晨)迸裂,产下了一枚 石卵,这石卵经风一吹,化成一个石猴。这石猴,天 生地长,他的出生惊动了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玉帝 派人小心地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石猴整天在山中闲游,与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一 天,他又来到山涧(山间的水沟。涧,jiàn)洗澡, 见一道涧水奔流。众猴看得有趣,就商量说:“这不 知是哪里的水。我们**顺涧往上,去找涧水的源头 吧!”于是,众猴都一齐顺着涧水爬山寻找,一直寻 到源流,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众猴看那瀑布流得有趣,却不敢上前去瀑布中游 玩一番,于是纷纷说道:“我们当中,谁有本事钻进 去寻个源头出来,又不伤了自己身体,我们就拜他为 王。”一连喊了几声,只见群猴中跳出一个石猴,高 声应答:“我进去!我进去!”说着,他纵身跳入瀑 布泉中,发现泉中有一座铁板桥。水倒挂下来,正好 遮蔽了桥门。桥边有一座石碣(圆顶的石碑。碣,jié ),石碣上镌(juān,雕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 洞天”十个字。探寻一番以后,石猴跳出洞,带领众 猴来到了这个天生的好居处。石猴端坐在上说:“你 们刚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 他为王。如今我进来又出去,毫发未伤,而且寻找到 了这么一个洞天福地,从此可以和大家共享成就家业 的幸福,怎么还不拜我为王啊?”众猴无一不服,于 是朝上磕头下拜,都称石猴为“千岁大王”。石猴觉 得“石”字不雅,自己重新起了一个名字,叫“美猴 王”。从此,美猴王和众猴在花果山、水帘洞过起了 快乐无忧的*子。 忽然有一*,一只老猴染病身亡,美猴王悲痛之 余,忽然想到,世间万物还有生老病死,不禁忧虑起 来。他担心将来年老血衰,死了之后,还有阎王老子 管着(死后也不想被人管束,体现了孙悟空向往自由的 天性)。如何才能长生不死呢?一个有见识的老猴就对 美猴王说,世间唯有佛、仙、神三者不生不灭。猴王 听了,默默筹划(想办法完成计划。筹,chóu)。他 为使猴族得到长生,决定下山求学长生之术。 第二天,美猴王登上竹筏,在海上漂漂荡荡,来 到南赡部洲。登上岸后,走街串市,剥了他人衣裳, 穿在身上,还学人行事、说话。朝餐夜宿,一心想访 求仙佛神圣,寻到一个个***的方法。可是世人 多是为名为利之徒,竟然没有遇到一个为身命而求长 生的。 猴王想,凡夫俗子中毕竟没有高人,而海外仙山 上一定有神仙。于是他独自漂过西海,来到了西牛贺 洲。 美猴王看见前面一座高山,就移步登顶,忽然听 到有歌唱声传来,定睛看去,是一个樵夫一边砍柴, 一边唱歌。猴王见这樵夫打扮举止不俗,心下寻思: “他一定知道神仙住处。”于是问道:“听你的歌声 这么美妙,你可知道附近有神仙么?”樵夫说:“不 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里有座斜月三星洞,有 个菩提祖师。”猴王循(xún,沿着,顺着)着路径, 过一山坡,远远望见一座洞府,正是三星洞。猴王不 敢敲门,跳上松枝,先摘了一把松子充饥。不一会儿 ,洞门中走出个仙童,正是来接待石猴的。猴王见了 祖师,喜得抓耳挠腮(sāi),磕头便拜。祖师问他来 历,他便一一道来:“为求长生,漂洋过海,经过了 数十年,才来到这个地方。” 猴王无姓名无父母,祖师见他长得像个猢狲(hú sūn),就取姓为孙,又取法名悟空。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