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上空的呼吸

黑塞上空的呼吸
作者: 马舜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33.00
折扣价: 21.12
折扣购买: 黑塞上空的呼吸
ISBN: 9787521216127

作者简介

马舜 著有随笔集《打在地上的光:厦门书店散记》,曾以笔名荒野多次在《河南青年报》《厦门大学报》《厦门文学》《公民与法》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

内容简介

第一辑 写给母亲 城市的灯光 窗外 没有家乡的满空繁星 夜的寂静 牵出了 远处闪烁的灯光 一闪一闪 犹如母亲手中的蒲扇 有节奏地摇晃 摇来了春秋 也赶走了冬夏 母亲不喜欢城市的生活 没有乡音 没有鸡鸣犬吠 更没有泥土的气息 可喜欢城市的灯光 城市的灯光 让黑夜的黑 温顺得如白昼的白 胆小的母亲 不再 害怕 回到乡村的母亲 拥有了 自己的山岗 青松苍柏 唯独没有灯光 借一片城市的灯光 照亮那片山岗 母亲可以坐在屋前 抬头 看看星光 2019.4.5 看到月亮,我想起母亲 看到月亮,我想起母亲 傍晚,干完农活的母亲总会挑起水桶 浇灌山边的那块菜园 夜色叫出了月亮 夜虫开始放歌 蚊子在我头顶盘旋、集结 “娘,月亮出来了” 母亲知道,我是想回家了 看到月亮,我想起母亲 天还没放亮 母亲背着一袋野毛栗子 拉着我,踏着月光 翻山越岭,赶十里外的早集 母亲胆小,年幼的我已是她心里的安全港 “娘,月亮还在” 母亲知道,我是埋怨起得太早 看到月亮,我想起母亲 母亲的那片山岗 夏有凉风,冬有暖阳 夜晚,除了那轮明月 还有成片的星光 “娘,月亮真亮” 这次 母亲不知道,我是在想她 2019.7.2 不敢想你 不敢想你 哪怕心里一闪而过你的身影 我也要扭过头,看看远处的风景 夜深人静时,才会让泪水肆意 不敢想你 让自己慢慢接受,没有你的时空 有时故意模糊你的样子,才会在心里嘀咕 你不答的相聚 时间慢慢散去,曾清晰的也在模糊 可我 还是不敢想你 我的老娘 2018.9.25 换种活法 三年了 你坟头的野草蔓延、枯萎,又蔓延 季节的轮换 提醒着后人 都是生活 只是 换种活法 从前 与人说话,叙述今生 现在 与自己说话,回忆前世 唯独夜晚的星空 不时地眨着眼 静静地看着 天地 2020.2.8 凌晨三点的路灯 凌晨三点的路灯 依然闪烁在环岛路上 大海的静谧 畅想着另一个时空 想起远行的老娘 说句话也只能自言自语 一切困惑 不知该向谁诉说 阳台上的微风 轻抚面颊的泪水 强忍轻泣哽咽 凝视那昏黄的灯花 去年此时 还在与老娘对话 今年此时 只有回忆那时的对答 2017.9.11 蒿子馍 一股焦香入鼻 心头一惊 蒿子馍的味道 的确,是这种味道 一面焦黄 一面米面的发酵 酥软而又焦硬的融合 味蕾分泌着甜甜的咀嚼 浸透着儿时的日子 伴随这种味道 走出了那道山 也跨过了那条河 村庄变得渐远 可这硬壳馍的味道却依旧 每逢三月 母亲都会到田野采集野蒿 粗米磨粉 甜酒发酵 做出来的蒿子馍 漫山遍野 填充着儿时的记忆 母亲让我在灶下帮忙添柴烧火 她往锅里加水 等水烧开 将面糊贴在锅的边缘 盖上锅盖 嘱咐我要小火 不然,馍会煳掉 馍慢慢地变大 贴锅的一面变硬,继而变黄 甜酒的香味散发出来 母亲掀开锅盖 用锅铲轻拍着每个馍 看着我渴求的眼神 先铲出一个让我尝尝 问我熟没? 我说“好了” 母亲就将它们铲起 然后做下一锅 酒香牵扯着米粉香 米粉香裹着青蒿的春气 来凑热闹的焦黄 点缀着腾腾的香气 双手捧着蒿子馍 用鼻子嗅嗅 用舌头舔舔 赶紧使劲咬一口 一下子,充塞欲滴的垂涎 离开乡村多年 走进了大世界 然而,却总在梦里回到 儿时的那个湾 回到了蒿子馍的锅边 蒿子馍的味道还在 母亲却走了…… 2017.12.14 在精神气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诗人在诗歌语言“所指”层面又呈现了独有的景致,那景致不断彰显着存在的秘密,灼烧着我们庸常的灵魂。 ——厦门市委宣传部 王彦龙 马舜的诗,是一次次的凝视与对话,字里行间隐显了寻觅、捕捉、留存。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 游以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