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下的名校之路

新高考政策下的名校之路
作者: 蒋叶光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新高考政策下的名校之路
ISBN: 9787568077835

作者简介

蒋叶光,教育培训行业专家,从事教培行业超过12年,对于线上线下教育培训行业有深刻的用户洞察和认知。2008年在读大学期间,蒋叶光就加入北京新东方学校,担任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主讲老师,2010年被评为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集团教学培训师,是时任集团最年轻的教学培训师。2012年他离开新东方开始自主创业,作为创始人之一创立领世培优教育培训机构,经过6年的发展成为河北地区高中培训的领导品牌,年营收过亿。2020年网易有道公司战略投资领世培优, 同时因为看到了线上教育发展的趋势,蒋叶光加入网易有道,担任助理副总裁、有道精品课高中部总经理,全面负责有道精品课高中学段业务发展。蒋叶光于2010年取得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士学位。

内容简介

第二章 新高考政策概览之“3+3” 一、新高考并存两种选考模式 我们在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高考的改革历程,本章开始,我们将对新高考政策进行初步探讨。前文已经提到过,截至2021年,国内先后有三批次、14个省份实施了新高考改革。第一批进行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是浙江、上海2个省份。第二批进行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第三批进行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份。 目前看来,我们可以根据新高考核心选考规则的不同,将14个省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分成两种模式:第一批及第二批高考试点的6个省份,采用的是“3+3”的选考模式;第三批试点的8个省份采用的是“3+1+2”选考模式。本章中我们重点介绍“3+3”选考模式的基本规则,以及在这种模式下,新高考与旧高考(即“3+X”模式)有着哪些本质上的不同。 二、何谓“3+3”选考模式 目前仍在中国多个省份运行的传统高考,采取的是文理分科的“3+X”模式。 其中的“3”代表的是主科语文、数学、外语,各科总分都是150分,“X”则是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含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理科综合包含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文综或理综的总分都是300分,高考总成绩是750分。 在新高考的“3+3”模式中,前一个“3”与“3+X”中的“3”仍然保持一致。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高考核心科目仍是满分150分,变的是后面的“3”。这个“3”是指从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这6个科目中选择3门科目参加高考,分数计入高考成绩(浙江省较特殊,还有一门技术课,7个科目选3科)。选考的这3科各自都是100分满分,选科时不再有文理科的限制,但是选考的3门科目,不是以原始得分计入高考总成绩,而是实行等级赋分制。 “3+X”与“3+3”模式的对比如图2-1所示。 三、何谓“等级赋分制” 在说明“3+3”模式的时候,我们提到了一个新概念,那就是“等级赋分制”。那么何谓“等级赋分制”,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制”? 我们先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概念,即实行等级赋分的必要性。 在“3+3”的选科模式下,高考录取面临着一个新问题:报考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的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选科组合。在新高考的录取规则下,大学里的某专业,一般会对报考该专业的考生有选科要求: ·规定1门选考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规定2门选考科目,考生均需选考方可报考。 ·规定2门选考科目,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 ·规定3门选考科目,考生均需选考方可报考。 ·规定3门选考科目,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 ·不提选考科目要求。 在初始状态的“3+3”模式下,高校原本对报考自身各专业的要求都比较宽松,在2021年前,很多高校过半的专业都没有明确选考科目限制。但是随着近年“物理弃考”“化学弃考”等现象陆续出现,教育部专门发文强化了对物理、化学等科目的选考要求。(具体参见教育部2021年最新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目前来看,有选考1科或2科限制的专业占据了多数,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只剩三分之一左右,而3科均规定必选的专业,仍然是极少数,大多出现在医学类专业,规定的必选一般是“物理+化学+生物”组合。 举个例子,北京大学2020年在北京地区招生专业(类)的选考要求如表2-1所示。 可以看到,在北京大学的各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里,只有少数理工科要求必考物理,或在物理与化学中必考一门,大多数非理工科专业甚至一门必选科目要求都没有。假设考生甲和考生乙同样报考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但是现在这个专业在该省只剩一个录取名额,考生甲的选考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考生乙的选考科目是“地理+历史+政治”,那么该录取谁呢?如何比较哪位考生的学业更 优秀? 直接比较二人的原始分从表面上看是比较公平的做法,但有些科目天然就比其他科目难度大,比如物理学与化学专业,公认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它们又属于十分精确的学科,学得好容易接近满分。有些科目的特点是得高分难,得低分也比较难,成绩向中段集中,比如文科类科目。有的科目可能出现某年试题偏难或偏简单的情况,这也会影响选考这门课的考生的成绩。所以,跨学科去比较原始分的方式并 不可取。 相对公平的是比较考生在各自选科里的排名等级。假设考生甲的物理成绩在所有物理考生中排在前4%~5%,而考生乙的历史成绩在所有历史考生中同样排在前4%~5%,那么可以判定,他们在不同科目中的优秀程度是差不多的,他们最后得到的等级赋分也会十分相似或相差不大。 什么是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考生某科目成绩的全省总排名,把他分入相应等级,再根据这个等级的分数段来给考生赋 分,将原始分转化成一种名次分。浙江省的等级赋分制在2021年进行 了一次最新调整,我们现在就以这一版本为例来进行说明。 浙江省的赋分制规则(表2-2)是将全省某个科目的所有考生进行大排名,然后根据排名从前到后的人数百分比,划分出20个赋分区间,第1区间赋分为100~97,第2区间赋分为96~94,第3区间赋分为93~91,以此类推,第20区间赋分为42~40。然后,在各对应区间里按等比例转化,四舍五入将卷面得分转换为等级得分。并且为了减少由于选科人数的多少而导致的不公平,各选考科目的保障基数确定为6.5万人。 假设浙江省的丙考生的历史得了83分,那么,如何得出其等级赋分呢? 第一步:按照卷面得分将浙江省的所有考生划分为20个赋分区间,得出每个区间卷面实考分数的上限、下限。 第二步:根据该考生的卷面实考分数确定其所在的赋分区间,然后按比例转换。 假如丙考生属于第五区间,在全省属于前15%~21%,而该区间为 卷面实考分数84~81分的考生,套用等比例转换的公式: 84-83 /83-81= 87-t/t-85 可以得到t=86.3,四舍五入取整后的等级赋分为86分。 可以看出,在等级赋分制中,不管原始分数是多少,考生全省排名的占比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成绩的最终因素。学生和家长并不需要掌握等级赋分制的具体计算公式,因为各省份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套用公式输出转换等级分数,不论具体规则如何,至少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相对公平的。这种赋分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可比性问题,避免学生都去选择容易考高分的科目,从而导致选科情况过分失衡。 当然,等级赋分制也不是没有弊端,各省份在实践中也在不断试错和纠正。但是,既然实行“3+3”选科制,等级赋分就必不可少。 各省份在等级赋分的规则上都有一定的自主权,每个省份实行的规则 都不完全相同,考生可以查阅各省份教育部门的官方规定进行详细 了解。 \"?全面解读新高考“3+3”“3+1+2”政策,分析新高考政策下的选科策略和志愿填报规则,手把手教你如何挑大学、选专业! ?从高一到高三,学业该如何规划?从老师到家长,新高考带来了哪些变化?毕业季、升学季老师、家长、学生必读,名校校长、优秀考生诚挚推荐! ?全新修订版,用数据说话,那些报考机构和学长学姐都不知道的“秘密”! ?本书可以帮你解决: ·全面解读新高考有哪些变化:什么是等级赋分?新增和撤销的专业,机会来了还是前途没了?为什么某些省份取消了专业+学校调剂? ·新高考改革三种模式下,该如何选科、报志愿?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高考志愿中有哪些雷区?风口专业和冷门专业的背后有哪些陷阱? ·想进名校只有高考一条路可走吗?什么是强基计划? ·从高一到高三,如何步步为营、一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