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作者简介
胡奇(1918—1998)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著名军旅作家和儿童文学家。他十四岁就在长江边一个铁厂当学徒,后来又在社会上流浪,饱尝过生活的艰辛。1938年,他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渐渐成长为一名部队文艺战士。他参加过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上过朝鲜战场。1954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他又从四川、西康,跨过怒江,骑马到拉萨,参加过新西藏的保卫和建设工作。同时,他结合自己的革命经历,写出了大量反映部队生活和不同时期少年儿童生活的文学作品,如《小马枪》《琴声响丁冬》《海防少年》《小扎西》《五彩路》和《绿色的远方》等。胡奇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反映西藏地区伟大的变革和草原上少年儿童成长的小说,其中最具艺术魅力的,是《五彩路》和《绿色的远方》。这两部小说,被文学史家们称为“边塞儿童文学”。
内容简介
这天,孩子们在村外用小圆石块做打牛角的游戏 ,正当一个胖脸孩子快要把一排牛角全都打翻,在这 决定胜败的当口,忽然聂金爷爷的小孙子——外号叫 “尖眼睛”的丹珠,大声叫了起来:“快看呀!快看 呀!那边不是浦巴叔叔吗?他回家来啦!” 哄地一下,孩子们都扔下小石子,立刻聚拢来, 顺着丹珠手指的方向朝雪山望去:远处,在雪山弯弯 曲曲的道路上,浦巴叔叔跨着他每年回家都骑坐的枣 红马,正向村子这边走来。 浦巴叔叔的亲侄儿桑顿,高兴得两只脚直在地面 上跳,后来,他再也没耐心等浦巴叔叔走近来了,就 像一个刚刚从手里抛出去的圆石子似的,离开跟他站 在一起的朋友们,一个人向着浦巴叔叔飞奔过去。 留在原地的孩子猛地一怔,立刻骚动起来了,争 着向浦巴叔叔拼命奔跑过去。 骑在枣红马上的浦巴叔叔,也不知道是看见他的 亲侄儿桑顿了,还是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感动,他一面 放松缰绳,让马迎着孩子奔跑过来,一面用手指卷住 舌头“日——”的一声,吹出又响亮又悦耳的唿哨。 枣红马还在刚收割的青稞麦地里打旋转,孩子们 就欢叫着,从四面八方把浦巴叔叔包围起来。桑顿不 知从哪儿来的猛劲,一个箭步蹿上前去,伸手抓紧马 笼头,强迫那匹蹿跳着的枣红马安静下来。 浦巴叔叔刚一落地,桑顿就把额头伸过去,在浦 巴叔叔宽宽的额头上碰了一碰。,然后就和叔叔紧紧 地拥抱起来。 “桑顿,你长高啦!” “是吗?奶奶说,等到明年,我就能跟着你到草 地上去放牦牛了!” “好哇!瞧你快成大人啦!”浦巴叔叔拍拍桑顿 的肩膀,亲热地说。 “浦巴叔叔,我呢?我没有长高吗?”丹珠见浦 巴叔叔称赞桑顿,急忙推开身边的孩子,前进一步, 插嘴问道。 浦巴叔叔故意装出不认识他的样子说:“你是谁 家的孩子?” 丹珠一听,嘴倒没说什么,可是眼瞪着浦巴叔叔 ,心里嘀咕着:瞧,浦巴叔叔的记性真坏,连我都不 认识了!去年冬天,你不是带我到河那边的松树林子 里打过猎吗?那一回我们打到三只黑貂,难道这也能 忘了么…… “哦,我想起来了,”浦巴叔叔映了映眼睛,“ 你是聂金爷爷的孙子,那个外号叫尖眼睛的丹珠哪! ” 丹珠这下可乐了,他那两只又细又长的眼睛,好 像两颗小星星似的闪出了亮光。 “浦巴叔叔,你记好,今年你再去打黑貂,可别 忘了带我去,好吗?” “当然少不了你,我怎么能忘掉你这个尖眼睛呢 ?”浦巴叔叔弯下腰,直瞅住这个孩子的眼睛。“不 过,这事先要用眼睛侦察好,要不就会扑空。” 丹珠向来就性急,浦巴叔叔刚说完,他紧接着说 :“浦巴叔叔,那明天晚上就去打吧。在河对岸那三 棵笔直的松树底下,就常有黑貂来找松果吃,我亲眼 看见过两次。哼,什么也瞒不过我的眼睛。” 丹珠说着,就用细细尖尖的眼睛横扫着每个孩子 。特别对桑顿,瞟了又瞟,好像说:“桑顿啊,你只 会跟浦巴叔叔到草地上放牦牛。我呢,我能跟浦巴叔 叔一块儿去捉黑貂。你懂吗?黑貂是多么好的野兽。 依我看,当牧人可没有当猎人好。” 孩子们见浦巴叔叔尽跟丹珠一个人讲话,很不满 意,有人便朝丹珠嚷叫起来: “丹珠,害臊不,天下的话都叫你一个人说完了 ,浦巴叔叔还要跟我们说话呢,快站到一边去!”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