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升级(精)
作者简介
理查德?尼斯**(Richard E. Nisbett)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世界上*具名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曾获得美国心理学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以及其他很多**外的奖项。他是美国**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本书和作者的另一本著作《思维版图》获得多项大奖,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另有著作《逻辑思维》。
内容简介
小学五年级我们班刚刚开始学习分数时,我有一周没到学校上课,此后我学习算数就开始吃力起来。在接下来的小学生涯里,我的算术成绩再也没有好起来。父母很同情我,安慰我说,我们家的人数学都学得不太好。他们认为数学能力主要是靠遗传得来的,要么生来就有,要么生来就没有。 我的父母恐怕并没有读过有关智力的心理学文献,但他们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20世纪末,不少专家都认为智力和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到基因的控制,它们在出生前便被预设好,在正常的环境下或多或少地得以展露。这些专家认为任何为提高智力而做出的努力都不会得到回报。所以,像儿童早期教育这种干预措施并没有取得持久的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不相信通过改善教育或改变社会就能够使人们变得*加聪明。 不过心理学、遗传学和神经系统科学近期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对教育干预有效性的研究,已经合力推翻了根深蒂固的智力遗传决定论的立场。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智力的环境可塑性**强。一个没有接*过正规教育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变得**聪明—无论我们是用智力测试还是别的标准来测量。一个人的智力,及其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因素,而与基因没有任何关系。 这一新近产生的环境决定论有三条重要的原则: 1.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正确的干预措施,可以使人变得*加聪明。当然学校教育还可以被改善得比现在好很多。 2.社会对智力的要求变得*高了,加之文化及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所有人口在整体上都变得*加聪明了—但这种聪明与以前的聪明有所区别。 3.经济地位的高低造成了不同阶层的人在智力及学业成就上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是可以缩小的。同样地,白人和某些少数族裔之间的此种差距也是可以缩小的。 本书的基本内容很简单,就是关于环境对智力潜能的影响力,*具体地说,是关于学校及文化对于环境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尤其是大量*新的研究证据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和几年前的大多数专家相比,我们应该*加乐观地看待个人、群体及社会整体智力提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就像有些外行和专家错误地坚持智力主要取决于遗传的观点一样,另一些外行和专家对于能够提升智力和学业表现的方法存在一定误解,有时甚至是过于乐观。本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证明究竟何种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提升智力和学业表现。 在接下来的几章里,我会着重阐述不同群体间的社会和文化差异对智力及学业成就的重大影响。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平均智商及成就都不高,这一部分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并且部分环境因素在本质上也是文化因素。而黑人及其他少数族裔的智商和成就不高,则**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大部分环境因素都与历**遗留下来的不利条件有关,但有些也和社会习俗有关,而这些社会习俗是可以改变的。 文化也能够促进智力和学习成绩的进步。大体来说,某些文化群体相较于主流的白人群体具有明显的智力优势。这些群体包括带有东亚血统的人和德系犹太人。后面我会讨论这些优势是如何产生的,以及那些想要提高自己智力和学业成就的人是否也能获得其中的一些优势。 *后,我会介绍*新的科学发现所显示的提高智力的方法。 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的读者也能很好地理解本书中*大部分内容,不过熟悉一点儿统计学的知识可能会*有帮助,所以我在附录中对一些统计学术语下了定义。想要加强统计学知识的读者也可以参考这个附录。其中涉及的概念包括:正态分布、标准差、统计显著性、效应量(在标准差术语中)、相关系数、自我选择以及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就是对一些自变量进行测量并检验这些自变量与其他因变量的关系。请注意,我对多元回归分析有点儿排斥,因为这样的分析不能正确地显示不同变量之间究竟存在何种程度的因果关系,所以我极少谈到多元回归分析,并一贯持怀疑态度。想要了解我为何对多元回归分析带有偏见的读者可以看看附录一,我在里面做了相关解释。 作为全书的开始,在这一章里我会给出智力的定义,探讨测量智力的方法,提供智力测试可以测量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分析型智力的例证,以及探讨智力测试无法测量出的智力类型。同时,我还会检验智商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预示未来的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智商不能代表的智力类型以及有关动机和性格的一些重要方面。 认知能力并非生而不变,而是可以不断提升。教育、环境、文化等都会对认知产生巨大作用,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层次。否定智力遗传论,谁都可以比现在*聪明。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理查德?尼斯**深刻分析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对提高认知的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