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海错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4/01/20221124012126659.jpg)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2.40
折扣购买: 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海错图)
ISBN: 9787521725865
小海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硕士,为青少年浙江《科学大众》杂志撰稿,化工出版社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的奥秘》系列丛书特邀编辑,曾在中科学趣担任课外科普讲师。
\"鼠鲇 《广东新语》记载了一种生活在南海的小鱼——鼠鲇,它可谓演技一流。鼠鲇长着鼠头鼠尾,背黑灰腹白,没有鳞片,嘴巴旁边有触须。它们昼伏夜出,是捕鼠小能手。据说鼠鲇捕鼠时, 会假装在滩涂搁浅,把尾巴露在滩涂上做诱饵。老鼠见状,兴冲冲地跑过来,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当然,老鼠也很聪明,会先拨动几下鼠鲇,奈何鼠鲇演技太好,一动不动,好似死鱼。谁料,当老鼠用嘴巴叼住鼠鲇的尾巴使劲往上拉的时候,鼠鲇回过头一口咬住老鼠并把它拖入水中,然后大快朵颐。这时,水中的小虾也会闻风赶来,分一杯羹。 鼠鲇是鲇鱼的一种。所有鲇鱼的侦察能力都很强。它们长着一个大嘴,大嘴边还长着敏感的长触须,触须上有许多味蕾。触须是鲇鱼在昏暗的水中觅食的“武器”之一。作为一种肉食性鱼类,鱼虾是鲇鱼的日常小菜。而且鲇鱼还是贪吃货,只要能塞进嘴里的食物,它们向来不拒绝,所以肚子总是撑得鼓鼓的。鲇鱼不爱游动,大都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下层,多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底层。 如果不是看到古书中记载的鼠鲇,恐怕我们怎么也不会想象到鲇鱼逮老鼠的场景。鼠鲇捕鼠是古人亲眼所见,还是杜撰出来的呢? 2016 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在阿什伯顿河流域的一种鲇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种鼠的尸体。他们采集了几十只这种鲇鱼,当他们剖开这些鱼的肚子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近一半的腹中有鼠的尸体。研究人员猜测也许是大暴雨将生活在地下的鼠冲到水里,也许是鲇鱼学会了在河岸边用特殊的方法捕鼠。这样看来,古书上所记载鼠鲇真有可能存在,古人并没有骗人! 鳄鱼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唐元和十四年(819), 韩愈因反对宪宗佞佛,被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濒临大海,虽被流放到偏远的苦寒之地,但韩愈并没有消极度日。他到任后,体察民情,得知鳄鱼频繁出没,猎杀民畜,为害一方。于是,韩愈决定先礼后兵。他向鳄鱼发出了义正词严的讨伐檄文——《祭鳄鱼文》。他与鳄鱼约定 :三天内请鳄鱼自行离去,可放宽至七日,如若不然,时间一到,将率领精兵强将,替天行道,将不服管教的鳄鱼尽数斩杀。 不过,根据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的记载,潮州的鳄患并未消除,一直存在。公元 848 年,太尉李德裕也被贬官至潮州,当他所乘的船行至鳄鱼滩的时候,船身漏水倾覆,古玩字画尽数落入水中。李德裕心有不甘,命船上的昆仑奴下水捞取。昆仑奴刚下水,岸边的鳄鱼便跃跃欲试。这些鳄鱼身披土黄色鳞甲,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向水中快速逼近。昆仑奴恐有性命之忧,不敢向前。鳄鱼滩正属韩愈所提到过的潮州鳄溪水域。显然,韩愈在潮州驱赶鳄鱼的效果一般,鳄鱼并没有就此收敛而“弃恶从善”。 中国古代有三种鳄鱼—湾鳄、扬子鳄和马来鳄。那么韩愈在潮州驱赶的是哪种鳄鱼呢? 潮州的鳄鱼体形巨大、尖牙利齿、凶狠残暴,能猎食鹿类等大型动物。所以,不会是扬子鳄。扬子鳄体形小,仅能捕食鱼类、蚌类等水生生物。相比之下,湾鳄的可能性大一些,它是鳄类中最大的一种,猎杀大型动物毫不费力,而马来鳄吻部细长,猎杀鹿类有些力不从心。\" \"-当当网畅销好书、市场累计销量超15万册,读者好评如潮 -《故宫里的博物学》全新升级 亮点一、书封及装帧升级,书更加精美 亮点二、内容重新修订,增加动物实拍图 亮点三、文中增加生僻字注音,方便阅读 亮点四、小开本便于携带,价格更亲民 亮点五、纸张升级,不晃眼,更有质感 -备受喜爱的4大理由 一 中国古代动物百科图鉴,故宫藏品 二 有趣有料 以现代博物学的探究方式重新解读经典 从文学、艺术、动物、地理、自然、民俗、神话、志怪、典故、历史等丰富的角度,讲述让你大开眼界的动物传奇。 三 “背景”过硬,专家反复审读 参考近百种典籍,文稿打磨几十遍。古籍大都参考四库全书影印版、考证后动物拉丁名参考《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力求全书内容更为严谨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