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就是生产力
作者简介
孙路弘,一个常被误认为六十多岁的60后。一天写1篇千字文,一周看3部电影,一个月读10本书,每半年有90天给企业进行实战内训,一年写1本书的国际空中飞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永远在用绰绰有余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复杂多变的生活。 营销及销售行为专家,高级营销顾问。著有《汽车销售的第一本书》《用脑拿订单——销售中的全脑博弈》《看电影学销售》《看电影学管理》《销售必读的24本书》等。
内容简介
用好讲述获得假释——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片段赏析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三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很短,不到40秒。 一个被判入狱的囚犯要申请假释,警官要衡量能不能让他获得自由, 他出去以后对社会还有没有危害。 警官问:你判无期已经20年,你改过自新了吗? 囚犯答:真的,我已洗心革面,上帝为证,我不会危害社会。 于是警官盖了一个章——不准假释,把他假释的申请驳回了。此时, 他已经入狱20年了,只得到了30秒的时间来陈述自己是否改过自新,申请 假释,结果却被驳回了。 第二个片段,如果你看过这部影片,故事的发展你一定知道。 过了10年囚犯又得到一次申请假释的机会。 警官问:你被判无期已经30年,你改过自新了吗? 囚犯答:是的,确实如此,我真的已经变好,上帝为证,我不会危害 社会,我完全悔过自新。 结果申请还是被驳回,不准假释。你不妨替他想一下,他人狱已经30 年了,10年才有一次假释机会。他说得多诚恳,完全悔过自新了。悔过自 新——这是什么?是事实,还是个人看法?如果你没有能力打动对方,让 对方觉得你悔过自新了,这就是个人看法。为什么要打动对方?生活中我 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未来可能就取决于眼前这个人的决定,你 要打动他,因为他有权力决定你的职业,决定你的未来,但想要打动他光 靠几句话是不行的。 第三个片段,又过了10年,囚犯又得到了一次申请假释的机会,这一 次他是怎么说的呢? 警官问:你判无期已经40年,你改过自新了吗? 囚犯答:改过自新?我想想看。我不懂什么意思。 警官说:就是重返社会。 囚犯答:这我懂,年轻人,它对我来说是虚词,政客发明的词,使你 们穿西服打领带的人有活干,你到底想了解什么,我后悔犯罪吗? 警官再问:你后悔吗? 囚犯答:我没有一天不后悔,但并非受处罚才后悔。我回首前尘往事 时,想到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沟通,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 了。但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我这副垂老之躯,我得接 受事实。改过自新?狗屁不通的词。你盖章吧,别浪费我的时间。告诉你 一句实话:我他妈的不在乎! 结果申请被批准了,他可以出去了! 为什么这段话打动了有权力决定他命运的人,同意了他的申请呢?因 为这段话产生了作用。 首先,与前两次对话相比,第三次对话时,囚犯讲述的时间明显长了 。当别人让你说话的时候,除非他阻拦你,不然就要尽量去说,因为那是 你的时间。其次,他说话也有次序了,并且次序很清晰,他先说的是,你 是不是觉得我后悔呢;然后说的是,我每天都在回想往事;最后再说到眼 前,我只剩下垂老之躯。第三,他有事实,他不像前两次说“我悔过自新 了”,这次他说的是什么——我确实想跟当年的少年沟通,但是很遗憾, 这是不可能的了,今天只剩下我这副垂老之躯——这是事实,这个事实让 别人听到后感同身受:是啊,他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他用了40年的时间在 回想往事,他想对所有有犯罪倾向的少年说:别像我这样。听到这个事实 的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已经垂老了,他出去以后不会再危害社会了, 应该让这样的人出去。 如果有可能,大家可以把这部片子找来重新看一遍,因为只看这一段 ,或者只看一遍,并不能体会到其中真正的奥妙。多看几遍,你就能理解 讲述是什么。讲述的根本是靠事实打动人,要有足够的讲述时间,要有次 序,要靠事实。讲述里最难练习的是事实。 P5-7 倾听就是不打断别人说话吗?跟上级沟通应该注意些什么?跟同事沟通又该注意些什么?怎样说话才是对事不对人?…… 说话是一门艺术。准确表达想法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表达失误则常常导致祸从口出。然而,不会说话的人比比皆是。 面试失败、推销被拒、无法说服上司、同事反感、家庭关系恶化,都是不会说话惹的祸。本书就教你一套出口成章、掷地有声的说话方法,以理性调控感性,以效用带动效率,以智商引领情商,快速有效地提升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