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同行](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3/20230306033046261.jpg)
出版社: 经济日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1.18
折扣购买: 智者同行
ISBN: 9787519607586
中华民族最初繁衍生息在黄河流域的华北平 原和黄土高原,平坦的地势、温暖的气候、充沛 的水源、茂密的丛林适宜发展农业。而东部濒临 太平洋,没有较近的海上邻国,西北和西南又为 沙漠和高原所阻,因此无论海上通商或陆路贸易 都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人 只能以农耕为主,农业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生产 和生活方式。 农耕文明以治理水源为生存前提,在此基础 上形成专制、一统的制度特征和抑制个性、推崇 集体意识乃至个别权威的心理特征。 中华农耕文明源于黄河流域,水利是农业的 命脉,人们对水源的占有和控制是维持生存的关 键,治理水源、兴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就成 为农耕民族生存的首要前提。这里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黄河流域周期性的洪水泛滥,需要动员人 们全力以赴去降服水灾,兴修水利;二是在黄河 流域从事农业的人们需要经济、巧妙地把水力用 于生产,有效地灌溉土地,必须对水利设施加以 集中控制管理。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 ,个体无法兴办水利工程,无法分配水力资源, 需要组织起来依靠大规模的集体协作才能达到预 期的目的,需要有集合单个盲目意志的统一意志 。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生存需要统一每个人的意 志,服从统一的领导。因此,集体意识得到根深 蒂固地加强。伴随对水源的治理和分配,中国产 生了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王朝,夏王朝。 专制王朝的产生虽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 大的进步,但专制王朝也对人民的个性与自我意 识进行了限制,从此作为个体而独立存在的中国 人已经缺少价值感,难以得到尊重。世袭制造成 了君主家天下的局面。专制王权的管理职能通过 各级官僚来行使,造成了人际关系的身份制,使 不受尊重的中国人把自己的全部理性都倾注到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伦理原则上。群体协作过程中 产生的集体意识在身份制的引导下,变成单方向 的服从义务,并通过伦理原则将其固定下来。另 一方面,在集体协作中产生的指挥者成了专制君 主,此后由于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对专制 集权政治的强化,以及中原地区始终处于周边游 牧民族侵扰的威胁之下,必须有效地调动全国的 人力、物力、财力加以抵御,使大一统中央集权 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其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延续数 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组织资源的历史遗产。 中国式农耕文化的雏形就是这样开始萌芽的。 农耕文明靠天吃饭,较多地依赖自然、顺应 自然,因此在心理结构方面信奉“天人感应“的 原则,求善的要求高于求真。 在广漠无垠的平原上,劳苦的中国农民受制 于气候,依靠老天爷赐给阳光和雨水,被动地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