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评论(第19卷)
作者简介
田根胜,博士,教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现任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城市文化评论》主编。先后主持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 12 项,出版《近代都市与近代戏剧的转型研究》《近现代东莞学人群体研究》等著作 4 部,在《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
内容简介
理论前沿 金元浦 新的跨越:从“千城一面”到“双塔理论”再到城市IP 建构 徐德明 孟 磊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城市的结构化叙述 徐 宁 从“自由”到“形象”:以生态美学经济建构城市形象的机制与策略 傅建安 康有为、梁启超的域外纪游文学与中国现代化思考 余 瑾 乔伊斯《都柏林人》的城市场景叙事 城市文学与文化 聂 茂 黄 琳 都市“打工文学”的个体经验与主旋律书写——以王十月《国家订单》为例 杨厚钧 车凌哲 从突围表演到回归水乡——残雪新作《水乡》的生态书写 陈庆云 苏鑫龙 王船山音乐美学思想对都市音乐创作的启迪 黄海丹 论 1920 年代通俗报刊上的话剧评介 熊天涵 晚明山人书法与交游——以合书扇为例 熊 曦 岭南二居与中国画的写生 城市与影像 聂 茂 黄 琳 从民族到世界:张艺谋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表达策略 谭军波 东莞如何以影视艺术建构城市形象 张曼缔 多维学术视野中的播音主持风格研究 李逸涛 影像的城市与城市的影像——李志良制造业城市影像志观察 区域城市文化实践 田根胜 罗瑜斌 岭南水乡(东莞)文化实验示范区调研报告 盛 虎 张开阳 城市实体书店集团服务延伸与业态多元研究 罗瑜斌 传统村落绅士化演进与文化再生研究——以下坝坊为例 卢晓晴 东莞村史馆建设情况问题与建议 刘亚红 北京城市志愿文化的发展、理念与传承途径 李蓬实 汕头十一合村“侨乡文旅”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黄俊辉 曾 婧 数字乡村背景下英德红茶制作技艺的活化路径研究 杨亚南 “双万”背景下党建引领东莞社区基层治理的研究 多维视野与城市文化 袁敦卫 增强新时代国际传播力的三个问题 姚 竹 移民视野下新西兰资优教育的政策发展与启示 于鹏杰 澳门的文化经验与启示 林慧曾 多维视野下中华民族的文化探源 林 寒 陈楚欣 刘楠楠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城市“催婚”现象研究 刘桂荣 樊红潮 正念禅修:现代焦虑情绪的文化调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