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生活/荣格文集

象征生活/荣格文集
作者: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主编:陈收|译者:储昭华//王世鹏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28.8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象征生活/荣格文集
ISBN: 9787512500655

作者简介

荣格,当现代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古典精神分析学派的另一位泰斗级人物。动力心理学的鼻祖之一。毕生致力于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一生著述浩繁,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仅在心理治疗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而且对哲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内容简介

人们以语言来指示事物,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传递他意欲传达的 含义。咀是有时候他所使用的并不是严格的描述性的术语或意象,这些术 语或意象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被理解。例如,诸如联合国(UN)、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NATO)等等 之类的很多缩写晤,在我们的报纸上,或以商标或以成药的名称形式出现 。尽管人们并不理解它们意味着什么,但如果你了解它们就会明白它们有 着某种特定的含义。这样的指示不是象征,而是符号。我们称为象征的是 某个其自身为我们所熟悉的术语、名称,或某个意象,其内涵、用法和运 用乃是专门的或特有的,且暗示着一种隐含的、不明确的或未知的含义。 不妨以克灵顿纪念碑上经常出现的双扁斧的意象为例。我们知道这一对象 ,但我们不知道它的特定的含义。而且,一个访问过英格兰的印度人告诉 他家乡的朋友,英国人崇拜动物,因为他发现在英国人的乡村教堂和大教 堂上都雕有鹰、狮子和牛,而他并不知道这些动物正是福音传教士们的象 征。甚至有很多基督徒不知道它们是从《以西结书》(Ezekiel)中的异象 引申而来,在埃及法老和他的四个儿子那里曾依次出现过这种类似物。另 外一些例证是车轮和十字架,这是众所周知的客体,在某种情况下,它们 是象征,意味着某种依然值得从不同角度加以深思的事物。 一个术语或意象,当它具有比其所指示或表示的更多的含义时,就是 象征。它有着一种更广阔的“潜意识的”层面——一种永远不能被准确定 义或充分解释的层面。这种特性是由于这样一种事实,即在探究这种象征 时,人的心灵最后被引向一种超越性的观念,在那里我们的理性必须让位 。例如,车轮就可能将我们的思想导向“神圣的”太阳观念,而在这一点 上理性不得不承认它的无能为力,因为我们不能定义或确证一个“神圣” 事物的存在性。我们只是人类,因而我们的智力资源便相应的有限。我们 可以称某个东西“神圣”,但这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一种表达方式,也许 只是建立在一个信念之上,而决不足以构成一种论据。 由于有无数事物为我们人类理解力所不及,所以我们常常采用象征性 表达法和意象来表示它们(尤其是牧师语言充满着象征)。但是,这种象 征方法的自觉使用只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学事实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 ,我们还在我们的梦中自发地、潜意识地构造象征。 每一种统觉或认识活动,都只能部分地完成它的任务,它永远是不完 全的。首先,对一切经验来说最基本的感官—知觉,就为我们感官的量和 质的有限性所限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使用工具来弥补,但也不 足以完全消除不确定性的缺陷。而且,统觉将被观察到的事实转译成一种 似乎不可把握的东西——转译为心理事件,而心理事件的本质乃是不可知 的。所谓不可知,是因为认识不能认识其自身——心理不能了解它自身的 心理基质。因此在每一种经验中,都或多或少有着种种不可知的因素。除 此之外,既然我们不能知道事情本身的最终本质,那么在某些方面认识的 对象就总是不可知的。 每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或事件因此都有一个潜意识的层面,正如每一种 感官一知觉都有一个阈下意识层面一样:例如,对可听闽之上或之下的声 音,或可见度之上或之下的光的“认识”就属于此。心理事件的潜意识部 分,从整体上说,只能间接地通达意识。心理事件总会显露出其中潜意识 层面的存在,因为它要么富有感情特征,要么具有不能明确认识到的根本 重要性。这种潜意识的部分是一种事后的思考,它经历一段时间之后通过 直觉的方式或更深入的反映而成为意识的内容。但这种事件也表明了其潜 意识的层面——这通常是这样——乃是存在于梦中。梦以象征性意象而不 是理性思维的形式显示出这一层面。正是对梦的分析首先使我们能够探究 有意识的象征性事件背后的潜意识层面,并洞察出它的本质。 人类心灵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或多或少对梦的功能性意义获得理性和科 学的理解。弗洛伊德是第一个试图以经验的方法阐明意识的潜意识背景的 人。他的工作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设定——梦的内容是通过联想法则而与 有意识的行为相联系的,即有着因果的联系,而不只是偶然发生的。这种 假设决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的,这些事实很久以前 神经病学家特别是皮埃尔·珍妮便已观察到,这些神经症的症状与某些意 识经验相联系。它们甚至似乎是有意识心灵分裂出的区域,在另一种时候 、另一种不同的场合,会是有意识的,正如一种歇斯底里症的感觉缺失只 是出现于一时,一会儿之后又会重新恢复一样。布鲁尔(Breuer)和弗洛 伊德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认识到,神经症的症状是富有意义、令人深思 的,因为它们正是某种思想的表达。换言之,它们以同样的方式发挥了像 梦一样的功能:它们具有象征意义。例如,一个病人,在一种令人无法忍 受的境况下,每当他试图吞咽时便发生痉挛:“他不能吞下它。”在同样 的境况下,另一位病人发生了哮喘病:“他在家里不能呼吸。”第三位病 人则为特有的双腿麻痹所困:“他再也不能行走了。”第四位吃什么都呕 吐出来:“他不能消化它。”等等,不一而足。他们都正如有一种同样的 梦一样。P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