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系志(中西部卷内蒙古卷)(精)

中国土系志(中西部卷内蒙古卷)(精)
作者: 王秋兵//韩春兰//孙福军//孙仲秀|责编:胡凯//周丹//程雷
出版社: 龙门书局
原售价: 398.00
折扣价: 314.50
折扣购买: 中国土系志(中西部卷内蒙古卷)(精)
ISBN: 978750885801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上篇 总论
  第1章 区域概况与成土因素
  1.1 区域概况
  1.1.1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地理坐标为97°10'E~126°29'E,37°24'N~53°20'N。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km。全区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端直线距离2400km,南北端直线距离约1700km(图1-1)。
  图1-1 内蒙古自治区位置图
  1.1.2 行政建制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政府改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至1979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的时候,内蒙古自治区辖8个盟、3个省辖市,22个县、6个市、53个旗、3个自治旗、14个市辖区(表1-1)。
  表1-1 内蒙古自治区1979年行政区划一览表
  改革开放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几经变革。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辖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9个地级市、3个盟),管辖10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见表1-2和图1-2。
  表1-2 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行政区划一览表
  图1-2 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1.2 成土因素
  1.2.1 地质与地貌
  内蒙古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在1000m左右,基本上属于高原地区。最高峰位于内蒙古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的贺兰山敖包圪垯(海拔3556m),而最低点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东西辽河交汇处(海拔88.5m),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相差3467.5m(图1-3)。
  图1-3 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地面高程图
  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地构造单元以42°N为界,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生代、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形成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势较高,地貌以高原为主体,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横于中部,东部与东北走向的大兴安岭相连,西端与南北走向的贺兰山相呼应,形成一条山带。山带的内侧为嫩江右岸平原、西辽河平原、黄河河套平原、额济纳河下游冲积平原。在西南部被黄河环绕的是鄂尔多斯高平原。总体呈现出高原-山地-平原的带状结构。区内高原所占比例最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3.4%;山地次之,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1.7%;再次为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6.4%;其余为平原和河流湖泊水面,占土地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