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精装国学:资治通鉴

软精装国学:资治通鉴
作者: (北宋)司马光|责编:祝萍|译者:王学典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软精装国学:资治通鉴
ISBN: 9787553782300

作者简介

司马光 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治平三年(1066 年)撰成战国迄秦《通志》八卷上进,作为封建统治之鉴,得英宗重视,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 年)出知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 年)成书。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内容简介

三家分晋 ※ 原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 1 于太史为辅氏。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 2 乎?抑为保障 3 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 ※ 注释 1 别族:从智氏宗族分出,另立族姓。2 茧丝:指敛取人民的财物像抽丝一样,不抽尽就不停止。3 保障:指待民宽厚,少敛取财物,犹如筑堡为屏障一样。 ※ 译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当初,智宣子准备立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不如立智宵的好。因为智瑶比别人贤能的地方有五点,却有一点短处。他留有美髯,身材高大,是一贤;擅长射箭,驾车有力,是二贤;技能出众,才艺超群,是三贤;巧言善辩,文辞优美,是四贤;坚强果决,刚毅勇敢,是五贤。虽然有如此的贤能,但他唯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他能运用这五种贤能去驾驭别人,而用不仁之心去力行,谁能受得了呢?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氏种族必遭灭门之灾。”智宣子对此置之不理。智果为了避灾,向太史请求改为辅氏。赵国大夫赵简子的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赵简子不知道立哪一个为继承人会更好,于是他把日常训诫之言刻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并嘱咐道:“用心记住这些话!”过了三年,赵简子叫来两个儿子,询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大儿子伯鲁说不出来,让他拿出竹简,他说早已丢了。赵简子又问小儿子无恤,他则熟练地将竹简上的话背出,问他竹简在哪儿,他立即从袖中取出奉上。透过这件事,赵简子认为无恤贤能,便立他为继承人。赵简子派尹铎去治理晋阳,尹铎请示:“您是打算让我去抽丝剥茧般地搜刮财富呢,还是待民宽厚,少敛取财物,犹如筑堡为屏障一样?”赵简子说:“待民宽厚,少敛取财物,犹如筑堡为屏障一样。”尹铎便去整理户籍,减少交税的户数,减轻百姓的负担。 1.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是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并重的杰作。 2.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让文字更适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3.本书内容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四部分,标题为编者自加,另附上事件发生的时间,轻轻松松读懂千年历史。 4.全书双色印刷,特别采用圆脊锁线装帧,内文选用轻型纸,更环保、护眼,更易平摊,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