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昇再现(汉字印刷革命与北大方正)/共和国故事

毕昇再现(汉字印刷革命与北大方正)/共和国故事
作者: 王治国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8.00
折扣价: 5.68
折扣购买: 毕昇再现(汉字印刷革命与北大方正)/共和国故事
ISBN: 978754631827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941年夏天,34岁的毛奇利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在这里遇到了才 华横溢的年轻研究生埃克特。 埃克特在数学和电子工程两个领域都有深厚功底,两人兴趣相投,相见 恨晚。 1942年毛奇利提出了电子计算机的基本构思,由埃克特负责具体实现, 终于在1945年秋使第一台计算机运行成功。 冯·诺依曼在介入计算机研究之前,是研究数学和数理逻辑学的,后来 他发明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1944年的一天,在美国费城火车站,冯·诺依曼遇到了一名上尉军官, 便与他随便攀谈起来。当时他们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次谈话从此改变了冯·诺 依曼和电子计算机的命运。 从谈话中冯·诺依曼得知这位军人是美国军方派来参加毛奇利和埃克特 的第一台计算机研制项目的,这引起了冯·诺依曼的极大兴趣。他的直觉告 诉他,运用自己的数学和数理逻辑知识,很可能会为计算机带来革命性的变 革。 怀着这种令他激动的想法,冯·诺依曼很快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投身 到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工作中。 果然,过了不久,冯·诺依曼就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王选还发现,微程序的创始人维克斯也具有数学和无线电两个领域的深 厚功底。 1946年夏,当维克斯33岁的时候,发生了被他称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件”:他接到一个电报,邀请他参加莫尔电机工程学院的计算机培训班,主 讲人是埃克特和毛奇利,当时他们的名字还鲜为人知。 那天,维克斯去晚了,只听到后半部分的课程,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 成就和新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概念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维克斯灵感突现, 立即回到剑桥大学着手研制工作,发明了第一台微程序结构的计算机。 王诜后来说: 最使我激动不已的是1961年初看到的关于Atlas计算机的一篇不到一页 的简短报道。Atlas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0世纪50年代末研制的一台大型计 算机,每秒运算高达几十万次,支持多道程序。主设计师叫汤姆·基尔本。 他精通程序,又有很出色的无线电才能。由于英国当时比较穷,用不起超大 容量的磁心存储器,基尔本只用了16K×48位的磁心存储器,再加上第二级 90多K字的磁鼓存储器,首创了虚拟存储器。同时,又以极大的魄力用晶体 管分立元件来实现了这一创新的方案。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中我总结出一点:20世纪50和60年代计算机硬 件方面的很多高招都来自程序和应用(后来叫软件)的需要,硬件和软件的结 合给计算机体系结构带来一系列的突破。可见,程序和应用对硬件设计是非 常重要的,只掌握硬件设计,不懂得程序和应用,照样产生不出创新的想法 。看来,这就是创造的源泉。 就在1961年,王选决定:从硬件转向软件,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 ,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这是王选又一个产生前瞻意识 的远见,因为当时整个中国也鲜有人这样做。 直到后来,他一直把这称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为,从那以后 ,王选找到了产生创新思想的源泉。 1961年夏天,正当王选在如痴如醉地工作时,由于长期的饥饿和劳累, 他病倒了。 经过一年的治疗,他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一天天加重了。迫于无奈 ,王选于1962年夏天向学校请了长期病假,回到了上海的家中。 在上海养病期间,王选仍然不断吸取新知识,还不时地向复旦大学的许 自省和施伯乐两位老师请教问题。 两位专家非常热心地对他进行指导,这让王选学会了调试手编程序的相 关知识。 此时,王选开始自己设计编译系统,他还将进展情况写信告诉了陈■■ 。 1965年夏天,王选接到陈■■的来信,由他所设计的编译系统被正式列 入了北大科研计划的项目。王选兴奋得在上海再也待不住了,他立即告别父 母,回到了离开3年的校园,迅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编译系统研制小组正式成立了,成员除了王选、许卓群、陈■■、朱万 森以外,还包括3名协作单位的技术人员。这个小组在当时很不起眼,许多 人都没有把它当回事。 软件设计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王选的体力还很虚弱,实在累得不行 了,他就靠在床上工作。好在有陈■■,她好像对王选的设计心领神会,总 能编写出精确漂亮的程序去实现。同时,她也被王选的设计所折服,常暗暗 惊叹,这个瘦弱不堪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王选并不赞成硬件直接执行高级语言的方案,而是 主张寻找编译和目的程序运行中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只懂软件 不懂硬件的人,可能会束手无策,而王选已经有了硬件实践的经验,他将硬 件和软件结合着来想,就试着从硬件上想办法,果然很容易就想出了克服这 些瓶颈的方法,他感到自己真的找到了创造的源泉。 但是,有一些问题王选也会百思不得其解,例如怎样在语言中有效地利 用当时DJS21机上的磁鼓外存储器就把他困扰了很久。 这时,在国内先于北大从事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研究的单位还有中国科学 院和南京大学,其中,中科院计算所集中了以董韫美教授为首的一批很有才 华的研究人员。他们的研究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与国外的差距也不大,在 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力。 于是,王选和许卓群去中科院登门请教,果然得到对方的热情点拨,这 使王选很快就搞明白了。回到北大不久,他就研究出了磁鼓数组的设计。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