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白话本上下)(精) 共2册

史记(白话本上下)(精) 共2册
作者: (西汉)司马迁|译者:张大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8.40
折扣购买: 史记(白话本上下)(精) 共2册
ISBN: 9787100116893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人,一说龙门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张大可,1940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甘肃省中青年历史学会会长。1990年调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室主任。1995年底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研究所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和秦汉三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这两个方面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8部,主编论著10余种,其中5种论著获全国及省级社科优秀图书奖,获国务院专家津贴证书。张大可是我国当代《史记》研究的翘楚,现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

内容简介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是颛项 帝,颛项帝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夏禹 是黄帝的幺孙,颛顼帝的孙子。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 亲鲧都没能登上帝位,给别人做臣子。 当尧为帝的时代,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同山 岭,淹没高地,平民百姓不胜忧虑。尧访求能治理洪 水的人,四岳群臣都说鲧可以。尧说:“鲧为人违背 命令,败毁族类,不可。”四岳说:“同等的人中没 有比鲧更好的了,希望您试试他。”这时尧帝听了四 岳的意见,任川鲧治理洪水。过了九年,洪水仍旧泛 滥不停,没有成功。于是尧帝只好另外找人,得到了 舜。舜被任用代行天子的政事,在各地巡察,看到鲧 治理洪水没有成绩,就把鲧流放到羽山,直到死去。 天下人都认为舜惩罚得很对。这时舜推荐鲧的儿子禹 ,叫他继续完成鲧治水的事业。 (以上为第一段,写禹的先世及父鲧治水。) 尧逝世后,舜帝问四岳说:“有谁能成就光大尧 的事业,可叫他担任官职呢?”四岳都说:“伯禹担 任司空,可以成就光大尧的事业。”舜说:“啊,是 这样啊!”命令禹说:“你平治水土,努力办好这件 事吧!”禹跪地叩头,推让给契、后稷、皋陶。舜说 :“你快去上任办事吧!” 禹为人敏捷勤快,其德不违天地,仁慈可亲,说 话讲信用,声音和悦,行为规矩,办事先衡量轻重而 后行动,稳重端庄,勤苦不倦,是百官典范。 禹于是与益、后稷遵从舜帝的命令,指挥诸侯、 百官和民众来治理土地。穿山越岭,立下木桩做标志 ,探明高山大川的情况。禹因其父鲧治水失败受到惩 罚而感到悲伤,就苦思冥想,辛勤劳作,在外面奔波 十三年,路过家门口都不敢进去探看。他节衣缩食, 孝敬鬼神,居于陋室,尽心尽力,节省财力,用于治 水。外出陆行乘车,水行乘船,在泥泞地里来往坐橇 ,穿着登山鞋翻山越岭。他常常左拿准绳右挎规矩, 顺从四时的变化而治水,带着测量仪器,来开辟九州 的土地,疏通了九条河流,修治了几个湖泊,丈量了 九座大山。他命令益发给民众稻种,可以在低湿的地 方种植。命令后稷给民众难得的五谷,粮食匮乏的地 方,就从有余粮的地方调剂供给,使各诸侯大体均衡 。禹又巡行,根据各地所适宜生产的物品来规定贡赋 ,还考虑到各地水陆运输的便利。 禹的治水行动是从冀州开始的。冀州由壶口开始 治理,再到梁山和岐山。已经平治太原,一直到达岳 阳山。治理怀地平原的工程完成后,又疏通治理了流 入黄河的漳水。这里的土壤是白色的盐碱地,赋税在 九等中是第一等,其中错杂有第二等,田在九等中属 第五等。常水、卫水疏通了,形成一片可以耕作的大 平原。东夷民族的贡品是皮衣,进贡路线从渤海绕过 西边的碣石山,进入黄河。 济水、黄河之间的地区是兖州。黄河下游的九条 河道已经疏通了。雷夏已经成为一个湖泊,雍水、沮 水合流人湖,土地已经可以种桑养蚕,民众可以离开 山丘在平原生活。此地的土质黑而肥沃,水草茂盛, 树林高大。田属第六等,税赋也相当。经过十三年的 治理,洪水才平息,赋税恢复正常,和其他州相同。 这里的贡品是漆和蚕丝,以及用竹筐盛着的纺织品。 贡赋经由济水和漯水运进黄河。 大海和泰山之间的地区是青州。埚夷已经平治, 疏通潍水、淄水各有其河道。这里的土色白而肥沃, 海滨地域宽广咸卤。那里的土地多含盐碱,土地属第 i等,赋税为第四等。贡品是盐和细葛布,夹杂着各 种海产,泰山各地出产的丝麻、铅、松木、怪石。夷 人居住的莱地可以放牧,出产用竹筐包装的柞蚕丝。 贡品由汶水船运,通向济水。 大海、泰山和淮水之间的地区是徐州。淮水、沂 水治理完毕,蒙山和羽山都可以种植了。水蓄聚在大 野泽,东原地区的土地整治平整。这里的土质属红色 肥沃的黏土,草木逐渐丛生,田属第二等,赋税为第 五等,贡品是供天子祭天用的五色土,羽山山谷中的 美丽的野鸡,峄山山坡上生长的独生桐术,泗水河边 出产的石磬,淮夷水滨的珠蚌和鱼,还有用竹筐装的 黑色丝绸。贡品从淮河、泗水上船,运往黄河。 淮河和大海之间的地区是扬州。彭蠡泽已经蓄满 了水,候鸟在此聚居。三江已经流入大海,震泽保持 平静。箭竹已经插种生长。这里的草木茂盛,树木都 很高大,土地是湿润的泥土。田是第几等,赋税是第 六等与第七等混杂。贡赋有金、银、铜三种金属,瑶 、琨,箭竹以及象牙、皮革、鸟羽和旄午尾;海岛上 的夷族穿麻织衣服,装贡品的筐子用锦帛和贝壳装饰 。扬州上贡橘子和柚子。沿长江大海到达淮水和泗水 。 从荆山到衡山之南的地域是荆州。长江汉水流向 大海。九江分布其中,沱江和涔江已经各有河道,云 土泽、梦泽得以修治。这里的土质是潮湿的泥土。 P11-12 《史记》研究界翘楚、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北京《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大可最新《史记》白话本翻译力作,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 1.此次出版的《史记(白话本)》为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史记》研究专家张大可教授独立成果。名家力作,值得一读。 2.各篇前设题解,高度概括各篇精华及特点,既提纲挈领地表达了译者的学术观点,又让读者更能够体会司马迁的写作意图。 3.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各做体例说明,突出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特点。 4.本书译文风格统一,译文质量高,便于阅读,普及性与学术性并重。 5.此外书末附有司马迁之书信《报任安书》,以及译者关于《史记》翻译、研究的专业短文三篇,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