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册)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作者简介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收藏中华民国档案资料的国家级档案馆,成立于1951年2月,集中保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国民政府、各中央政权机关 及其直属机构的档案,拥有一批多年从事民国档案编研与整理及民国史研究的专业人员。
内容简介
〔一〕战略的防御阶段 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计划 (甲案 ) (1937年1月) 第一敌情判断 甲、敌之企图及行动 (一)敌国之军备及一切物质上 ,均较我优势 ,并掌握绝对的制海权 ,且在我华北造成强大之根据地。故其对我之作战方针 ,将采取积极之攻势 ,而期速战速决。 (二)敌军之攻击方向 ,为对黄河迤北 ,由古北口 —山海关经北平—天津 ,沿平汉 —津浦两路 ,向郑州 —济南 —徐州前进期将我主力军歼灭 ,或将我国军向西北贫瘠之区压迫 ,期以封锁之。其副作战,由多伦经张家口 —绥远 —河套 —大同 ,及由北平经保定、石家庄,向太原前进 ,取包围山西之势。 此外更将利用其有绝对制海权 ,由胶州湾 —海州等处登陆 ,以威胁我在黄河北岸作战军之侧背。 (三)长江下游太湖附近之地区 ,为我国最重要之经济工业中心及首都所在地 ,敌今在上海已构成相当根据地 ,将以有力之部队,在本方面登陆 ,协同海军而进攻 ,期挫折我国抵抗之意志。 (四)在二、三两项之作战 ,敌为贯彻其根本国策 ,具有极重大之意义 ,然敌国惯以武力恫吓之手段 ,以遂其要求。今我国既有坚决抵抗之意志 ,则将来战争爆发之初期 ,或不即实现大规模之武装冲突 ,而由局部战斗以揭开其序幕。 (五)敌我两国如已入于正式战争中 ,惹起俄日战或美日战 , 甚至中俄英美联合对日战。则敌将以陆空军主力应付俄军 ,海军主力应付英美 ,对我者只有一部兵力而已。 (六)在中日战争而演成世界大战之初期 ,或由俄日或美日战开其端绪 ,则敌军为略 [掠]取资源 ,筑固作战之基础 ,或将以主力先对我国军取攻势 ,使在短期内消灭我抵抗之能力与意志。 (七)杭州湾迤南沿海岸各要地 ,预料只有局部之攻击 ,以达其扰乱之目的 ;唯福州 —厦门 —广东之汕头等地可与台湾 —琉球亘日本三岛 ,构成一中国海之防御线 ,敌将有占领之企图。 (八)敌国为对俄形成包围有利之态势 ,或将以一部协助伪匪由多伦经张北 —化德 —归绥 —包头 —河套前进 ,以为向蒙古及陕甘新攫取根据。 乙、敌之兵力及输送力 (一)陆军 (子)查敌国常备军有十七个师团及军属部队。战争初期 ,即可征编第一批预备兵十七个师团。战争开始后 ,又可征编第一〔二〕批预备兵十七师团。总计约六十万余人。此外当可征集预备及后备部队 ,除去警备后方在外 ,可以用于最前线之兵力约九十三师团十七旅 ,约二百万人左右。 (丑)只中日两国发生武装冲突时 ,则日本为编成预备师 ,而实行总动员 ,非万不得已时 ,必不出此。故预计敌将酌留必要之兵力 ,以任警备。而对我使用之兵力 ,以十二至十四个师团为最高额。若只局部发生战斗之时机 ,则其使用兵力 ,或将不超过常备军之半数。 (寅)由中日战争而惹起俄英美等之对日战 ,则苏俄平时常备军已有一百五十余万 ,极[关]东军亦有廿五万 ,预计苏俄即受欧洲方面牵制 ,亦可出兵五十万以上。故敌军为对我先取攻势 ,最多只能使用卅至四十师团 ,即六十万至八十万之兵力。若在我国方面取守势 ,恐将自信其素质上之优越 ,而使用廿师团以下之兵力。 (卯)敌国之输送其陆军经朝鲜至满洲者 ,每星期约二至三师 团并直属部队与其补给。经海道向我国任何海岸者 ,每十天约一梯团 ,计二至三师团连同一切附属品及补给。 (辰)敌国在伪满及朝鲜驻屯军为六个师团。天津 —北平一带驻屯军有约一个加强师团。 伪满计廿六个步兵旅 ,骑兵六旅 ,独立骑兵六团。 故预计敌军如左 : 北正面 :驻伪满及天津三师团 ,在八至十日可由国内续送二至三师团 ,是以一星期后当有五至六个师 ,并伪满部队若干。 海正面 :加入第一梯团二至三师团 ,须一星期。尔后续加同等兵力 ,为八至十日 ,是以十四日至十八日后 ,能有兵力五至六个师团,或分用于山东半岛 —海州及长江下游地区 ,或合用于一处。 全面展现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海陆空对日本侵略的抵抗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