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瓷笔记2
作者简介
涂睿明,资深瓷人、作家,长物居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致力于传承传播传统陶瓷文化、美学,推动中国瓷艺复兴及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转化。著有《制瓷笔记》《纹饰之美》《捡来的瓷器史》《古瓷之光》《瓷器里的文明碎片》等,其中《捡来的瓷器史》一书入围多项图书大奖。
内容简介
要想穷就烧红 烧红是制瓷史的伟大冒险。 匠人们更实在,说:要想穷,就烧红。 其实陶瓷史上红色最早登场,比青瓷白瓷早了不止 千年。马家窑文化的陶罐上黑红相间的奔放纹样,是人 类最初的装饰。但此后陶瓷上红色忽然消失,直到宋辽 红绿彩民间流行,像今天东北花袄,大红大绿。 但这里的红不寻常。学术的名词是高温铜红釉。成 熟的高温铜红釉出现在明代永乐、宣德年间,跟马家窑 彩陶的红隔着几千年。饶是如此,明代红釉也只昙花一 现,宣德后几成绝响。直到清代康熙朝,高温红釉才重 出江湖,此间,又隔着两百年。 高温铜红釉难烧,首先在高温。红釉要烧至1300度 。元代以前,这并不容易实现。其次需精确控制烧造气 氛:何时窑内是氧化,何种温度下又是还原反应,一整 个流程分毫不差。温差超过十度,或是气氛控制不恰当 ,都难以达成理想色泽。一切控制又全凭经验。比如想 要窑内一氧化碳多,达成还原气氛,可行的方法是多投 一些湿柴。精确的计量当然不可能。不可能还要精确, 难上加难。 对古人而言,轻易不敢尝试,但常有人经不住诱惑 ,跃跃欲试,自然多以失败告终。 现代科学对高温红釉有透彻认知,本质上,就是氧 化铜在高温还原反应后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于是现在的 匠人即使按古法烧造,也远较古人简单。 甚至某天我的一位学长,清华大学著名的航空航天 专家符松教授打电话给我,说他的一位同事复烧了祭红 。我起初不以为意,祭红虽难,但清代以来一直烧造, 今天更不鲜见。只是他最后的一句话令我惊讶。他说: 是自动化烧成。我想像一台微波炉,把上好釉的坯放进 去,关上门,按下开关。第二天,叮的一声响。烧好了 。 这当然不是什么奇迹,不过是现代科学的必然结果 。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如此,烧红还有什么意义? 曾经人类科技的最伟大冒险,如今不过是道中学物理题 。 符松师兄并没有展示烧成的样瓷。大体我也能够猜 到,毕竟铜红再怎么烧还是铜红。可以确定的一点是, 以清华大学实验室的精确控制,一定比普通作坊烧制要 稳定得多,结果确定。但它还导致另一个结果:那就是 整齐划一,缺少变化。 这当然是科技与工业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大规模生 产,低廉的价格,稳定的品质。这是工业文明打败手工 业的杀手锏,摧枯拉朽。 这当然得益于先进的科学手段,但损失的是无限丰 富的变化之美。 日本“人间国家”著名的染织家志村福美在《一色 一生》中写道: “在物什降生的过程中,是否那人类之手无法撼动 的绝对力量所占的比重越大,最终得到的产物越具有动 人心魄的美。” “钴之外铁铜等元素也一样。不纯物质混入得越多 ,烧成的颜色就越美妙,而廉价陶瓷的钴色之所以鲜明 却无深度,是因为人造无须过于纯粹所致,在这一点上 天然与人造蓝的情况也完全一样。” 烧红也是如此,烧制铜红釉所使用的各种天然材料 中包含丰富的杂质,不同的杂质,会对颜色产生不同的 影响,在烧制过程中,又因为细微的烧制过程中的不确 定性,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当然常常会带来意外的 惊喜,但也充满不确定的挑战,以至于有时全军覆没, 欲哭无泪。 对我而言,这无疑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诱惑。 在这种工艺实践中深入而透彻地理解瓷器的烧造,或许 ,还能创造某种迷人的美。 它更是一段旅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成为 我人生中宝贵的经历了。 实事上,这段历程的确充满失望、挫败以及种种意 外与惊喜。 至今,还在延续。 1.作者涂睿明为国内知名瓷人,在景德镇潜心做手工瓷器十多年,粉丝众多; 2.本书为知名瓷人涂睿明全新力作,从瓷器的制作工艺、烧制过程、历史文化、审美趣味等多个维度解读制瓷背后的趣闻趣事; 3.本书笔调轻松接地气,配图精美,有趣有料,是了解手工制瓷不可多得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