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自我修养:松浦弥太郎的基本工作信条

打工人的自我修养:松浦弥太郎的基本工作信条
作者: 松浦弥太郎 著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8.90
折扣购买: 打工人的自我修养:松浦弥太郎的基本工作信条
ISBN: 9787569943726

作者简介

松浦弥太郎Matsuura Yataro 著名出版人,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生活美学的先行者,被誉为“最懂生活的日本男人”,著作中处处透着生活的智慧,观念十分贴合现代思潮,受众颇广,市场认可度高。著有《最糟也最棒的书店》《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100个基本》《自在的旅行》、“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三部曲(《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谢谢你》《崭新的理所当然》)等作品。

内容简介

思考一个问题 世界正在信息化、全球 化。人、物资、文化等可 以自由地跨越国界,世界 变得一体化,我们需要拥 有国际化的眼界。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 可以实现精神和经济的独 立,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 工作。这种崭新的生活方 式在各行各业中都变得越 来越重要。 我会思考一个问题:我 现在拥有的技能与经验, 一旦走出公司大门,还能 够像现在一样行得通吗? 从目前来看,包括我本人 在内,很少考虑这个问题 。从大众层面说,已经有 越来越多的人,在某些场 合被动地意识到“自己是井 底之蛙”的事实。 或许会有人争辩:“这些 和我无关。我的能力还不 错,能与周围的同事很好 地相处,只要继续在当前 的职位上工作就没问题。” 如果你真的怀有这样的想 法,说明你的思考或许过 于天真,或许已经过时。 我之所以这么认为,是 因为呼吁“全球标准”的全球 化浪潮不仅侵袭了日本, 还席卷了全世界。 现在,有必要重新评估 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工 作能力在全世界通用。我 们必须追问自己:作为一 枚小小的齿轮,或是作为 社会的道具,今后真的能 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吗?真的能被需要吗?能 为公司以及社会做贡献吗 ?然后自己得出结论。显 而易见的是,传统工作模 式正在逐渐失去原有的效 果。在进行一个项目时, 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是有必 要的。每个人都需要根据 自己的立场提出纯粹的创 意,如有必要,展开一场 客观且合乎逻辑的辩论, 从而更用心地经营一个创 意也是常见的。我认为这 个过程有助于项目的成功 。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 员都必须具有高度专业化 的知识技能和沟通技巧。 在此我使用了“成员”一 词。但准确来说,不仅应 称为“成员”,而且还应称为 “球员”。每个人都认识到自 己是组成球队的一个球员 ,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对职 务负责任。这套理论也可 以应用于个人与公司之间 的关系上。 思考要点 尝试重新评估自己的能 力,能否适用于更广泛的 全世界范围。 做“球员”而不是“成员”。 越是遇到危机,越能获 得机会 商业环境正在以惊人的 速度不断变化。我们必须 跟随这些变化不断地努力 提高工作质量,日复一日 地坚持积累更新。这并不 容易。若是不这么做,便 无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 获得生存下去的技能。 我想让大家懂得一个道 理:如果你安于现状,便 是在浪费时间,等你注意 到这个问题,为时己晚。 不需要因为自己暂时没有 足够的能力而放弃一件事 情。当你决定出发,就要 踏出第一步。从小事开始 也无妨,只要踏上起点, 你就非常了不起了。 如果目光仅仅停留在熟 悉的事物上,那么便会永 远待在狭窄的范围之内, 无法动弹。要站在更广阔 的角度看世界,并构想自 己站在广袤世界中的模样 。 我发现我主页的访问者 有一大半都来自国外。我 认为这是中文译本著作带 来的影响。有许多来自亚 洲,尤其是中国的各个城 市,台北读者居多,北京 读者的数量紧随其后。 这个现象给我留下了这 样的印象:国与国之间的 边界在他们眼里几乎是不 存在的,他们几乎将社交 网站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生 活。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人 物和事件,通过社交网站 来获取信息,积极地获取 、学习知识和技能。 然而,看看社交网站在 日本的使用情况,我产生 了未曾有过的感觉,我缺 乏全球化的视野和发现不 同特质的精神。至少现在 我应该和更多人分享。 正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 在20世纪60年代说过的一 句名言:“危机”是由两个汉 字组成的,有两重含义, 一重是“危险”,一重是“机 会”。也就是说,有些事情 只有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 萧条的危险状态才能做到 并且能够将危机转换成机 会。我正在思考要怎样踏 出第一步。 P3-7 重新点燃你生活热情之书。 (1)范玮琪、张德芬、郑秀文一致推崇的作者,影响数百万人的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全新作品;金句频出,干货满满,为你的人生填充能量! (2)精装小开本,时刻充电 便于出行携带与随行阅读;内容轻松、简单清晰、条理分明。适应地铁、公交等场景时常拿出来翻阅,或置于枕边。 (3)风靡亚洲,数万读者诚挚推荐 松浦弥太郎经典“人生进阶”系列:把自己当方法,将自我技术当作人生进阶方法,适应变化,成为更厉害的普通人。 (4)宣扬全球化生活方式和成功哲学的新境界! 大家都是“打工人”,打工人是“自我调侃”,又是对内卷的“无声抵抗”。从更全球化的视野,生活家松浦结合自身游荡美国创办二手书店、接手《生活手帖》成为主理人,更在51岁重新出发开拓新事业,更有跨国家、跨年代的学习和思考,简单有效。真正实践可实践的工作修养:“把自己当作方法、把生活本身当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