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数据说话(关于理性思考精确表达的44堂数据思维训练课)
作者简介
久保尤希也,曾担任日本东京国税局国税调查官,后进入日本光通信股份公司成为产品开发部门负责人,并迅速成长为业界的杰出代表。著有《文科商务人士也能看懂的数字力教科书》《年轻人必备计算能力》《写给普通人的日本简单会计指南》《提升大脑反应的45种方法》等多部畅销书。
内容简介
1不罗列数字 阿部健太是东京印刷股份公司营业部的组长,有5 名下属,其中,处理事务的钟点工和派遣职员各1 名。 20 多岁就当上组长,是因为他在做营业员时给公司做出了贡献,这是靠实实在在的业绩换来的。为此,他可能连腾出时间来跟女朋友约会都舍不得(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有女朋友),只顾拼命工作。 他刚来公司的时候,就被同事称道:“来了个少见的有骨气的家伙。” 但是,在一次公司所有部门参加的会议上,发生了一件让他很沮丧的事。 由于上司出差去了,营业部只有他出席了会议。 会上,技术开发部展示了一种纸袋,这种纸袋是用像布一样柔软又不容易破的纸制成的。 “和普通的纸袋不同,这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手提包。做20 公斤的承重试验时,它可以坚持100 小时,而且还有一定的耐水性……”技术开发部的田中,一边发着资料,一边说。 “好厉害!”阿部拿起样品,试图把纸袋弄破,但任凭他怎么使劲,也没将纸袋弄破。 “印刷得也很漂亮,用来包装东西或做宣传品都很不错!” 他想到自己第一次以组长的身份来参加集体会议就得到这样的好消息,心里不禁暗自高兴,嘴角也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于是,他马上就让营业部的成员去联系客户,头脑中还浮现出好几位客户的脸,认为这单生意必能成功。 “问题是成本。” 营销部的吉田部长立刻说,“1万个纸袋的价格就是100 万日元,这划不来啊,阿部君。” “嗯……”田中稍稍有点儿不高兴。“虽然与普通的纸相比,这种纸袋会多花一些成本,但是,这样的强度和耐水性是目前其他纸都无法达到的。当然,我主要还是想听一下营业部和营销部的意见,不用这种纸袋也没关系。” 但吉田部长还是不让步:“很难保证我的客户会对强度和耐水性感兴趣,反正用的纸便宜、能印刷就行。” “但是……”阿部一时语塞,隔了一会才说道,“推出新产品不是更好吗?客户一定会很欢迎的。我觉得,中心百货店会很感兴趣,或者说这是环保纸袋……” “要是那样的话,用布的环保手袋不就行了?”还没等阿部说完,吉田部长就严厉地说。 …… 会议在紧张的气氛中结束了。离开会议室的时候,技术开发部还在嘟囔:“所以说,文科生真讨厌!” 阿部尽管对新材料充满期待,但悔于没有表达好。毕竟,用“一定会很欢迎”并没有说服力。虽然,他连客户的百货商店名都试着举出来了,但对话还是以失败告终,没任何意义。 而且,关于成本的数字,关于强度和耐水性的数字,都没一下子被拿出来。 “有说服力的话是……” 他一边思考,一边看着会上发放的资料。 “数字的罗列。如果把这个说出来,营销部的吉田部长就能明白了吧?确实,只看关于成本的数字,会感觉很贵。1 万个纸袋100 万日元的话,1 个就是100 日元,再加上印刷费和营业成本等,成本会变得更高。至于强度、耐水性,因为没有考虑过,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如果说这种纸袋强度是普通纸袋的30 倍,耐水性是普通纸的50 倍的话,是不是就直观多了?虽然成本是用普通纸的好几倍,但是与用布的环保袋相比,成本还是会减少10%,这么说的话不就明白多了吗?再说了,做生意,总得首先知道产品有什么特征。” * * * 但是,阿部没能在会议上进行这样有说服力的讲话,营销部的吉田部长也是。他们始终在凭感觉说话,以致技术开发部的人很反感。 而技术开发部虽然给出了数字,但是没达到预想效果,也可以说,正是数字引起了不擅长使用数字的人的反感。 所以,并不是仅仅展示数字就行了,还必须考虑表达的方式。无果会议的产生,最大的原因往往是没有“以使用数字为前提”。 有数字力的人,能在谈话中客观地使用易于理解的数字,因为数字是大家可以共享的。如果不是以共享为前提,大家都说自己想说的,那不是乱套了吗? …… 7 让隐藏的数字显现 “请告诉我你平日背的背包的重量。”当突然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能答得出来吗? 我的包里有记事本、计算器、书、杂志,还有笔记本……所以相当沉。 “这看上去挺有分量,但实际上有多重呢?” 放在人体秤上一称,8 公斤。我每天竟然负重8 公斤走路! 现在,你能对那个包的重量有个大致印象了吧。 但是,当我对朋友说:“我的包有8 公斤啊!”他好像没觉得意外。然而,当他一提,却说:“啊,好重啊。” 为什么我们不能说出背包的大致重量?或者,为什么即便 人家听到了重量也不会表现出任何惊讶?那是因为没有结合作为基准的数字。 就好像让人大概估一下某人的体重,大多数人都会说:“60 多公斤吧。” 因为这是以自身的体重为基准,看了对方的身材,就按照比自己重或者轻而自然做出的推测。 东西的价格也是这样,自己心里有个基准,就能判断出贵贱,至于基准值则因人而异。 例如,去酒馆的时候,我看了啤酒的价格,生啤的基准是500 日元。那么,500 日元以上的啤酒就是高价,低于此价格就是低价。 还有,我们说“那里的午餐贵”“这种盒饭便宜”,也都是根据自己心中的基准来说的。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因为不能在工作中给对方恰当提示数字的人很多,而提示数字这件事本身很重要,并不是怎样说都行。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要选择什么样的数字。 在日本,广告的市场规模约为6 万亿日元。显然,如果你这样直接说出来,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如果你说最近的网络广告费约为8 000 亿日元,超过了报纸广告费的约6 000 亿日元,就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 因为有可用于比较的数字,就能很轻易地让人看出来被提示的数字是大是小。 同理,在洽谈、演讲、会议等场合中,当你谈到数字的时候,请试想一下对方有没有基准值。如果没有,就有必要将作为基准的数字一并提出,这样才有说服力。 …… 作者结合自身实践,详细介绍了高效利用数字的方法和艺术,包括数字展示方式、数字的读法和用法、利用数字提升工作效率的分析及思维方法等,提升读者的数字力,助力读者用简单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工作效率产生质变! 掌握数字力,要学会五步走:第 一步,转换思维方式:一 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字!第二步,用数字来设定目标没有具体而客观的基准,就不能谋求工作的成果!第三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学会准确收集情报,并将其进行正确分析!第四步,不惧怕处理复杂问题:超脱简单的“A或B”思维,敢于正视并解决矛盾!第五步,高效决策:所谓能干的人,就是能高效决策的人。依靠数据,才能大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