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就灵(刮痧拔罐除百病)/养生馆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站立位:适宜于背部、腰部、下肢后侧部的 刮痧治疗。 刮痧治疗的操作要点 1.选择适当的体位,暴露刮痧部位的皮肤, 用75%酒精棉球对刮痧局部、刮痧器具及施刮者 的手指进行消毒。 2.给刮痧部位的皮肤涂上一层刮痧介质。操 作手法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用力宜均 匀适中。 3.刮拭的顺序一般为头部、颈部、背部、胸 部、腹部、上肢、下肢。刮四肢时,呈离心方向 刮;刮腰部及腹部时宜由上而下刮;刮肩背部及 胸部时宜由内向外刮。 刮痧常用的4种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如何拿刮痧板。刮痧板要用手 掌握着,治疗时刮痧板厚的一面对着手掌心,保 健时刮痧板薄的一面对着手掌心。 刮痧法:刮痧法是最常用的刮痧方法。刮 痧板的方向要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倾斜方向是朝 向刮拭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一般为45°~90°。 在刮身体较平坦且面积较大的部位时,用刮痧板 的1/2边长接触到皮肤,这种刮拭方法叫做面刮 法,是刮痧法中最常用的。在刮拭肩部和胸部 时,利用刮痧板的角部进行刮拭,这叫做角刮 法。在刮拭一些软组织或者骨骼、关节的凹陷 时,用刮痧板的角垂直向下按压,用力要重,按 压片刻后,稍停顿片刻,再下压,多次重复,这 叫做点按法。使用刮痧板的角与皮肤呈20°夹角 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的转动,类似于按摩中的 揉法,这叫做按揉法。使刮痧板与皮肤垂直,并 用一定的压力进行短距离前后左右的刮拭,这叫 做厉刮法,常用于实证的治疗。 撮痧法:还有一些方法是不需要用到刮痧 板的,在民间运用非常广泛,撮痧法就是其中 一种。撮痧法就是用拇指和食指在选定部位挤、 挟、扯、抓,使皮肤出现紫红色的痧痕,适用于 印堂穴、太阳穴、胸腹部、颈部等部位。 挑痧法:指用针刺挑患者体表皮肤,同时用 双手挤出紫暗色的瘀血,反复五六次,皮肤会出 现紫红色的痧痕。适用于颈项部、胸腹部、腰背 部、脊柱两侧俞穴和委中穴。挑痧的针最好选用 专业的三棱针。先将挑痧部位消毒,用左手提起 皮肉,右手持针,轻快地刺入并向外挑,同时挤 出紫暗色的瘀血,用消毒棉擦净。 放痧法:刮痧法施治以后会在皮肤表面出现 痧痕,此时,用消过毒的三棱针刺人皮肤,并放 出少量的瘀血。放痧法常用于委中穴、太阳穴等 的浅表静脉处。 刮痧时间有讲究 刮痧的时间根据疾病的情况和患者的实际 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而言,每个部位刮20次 左右,以患者能耐受或出痧为度。每次刮痧治疗 控制在10~15分钟。采用重刮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时,刮拭时间可适当缩短为10分钟左右;采用轻 刮的补法时可适当延长为15~20分钟。初次接受 刮痧治疗时,刮痧时间不宜过长,手法不宜过 重。对于保健刮痧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以自我 感觉为主。一般是5~7次治疗为1个疗程。疗程 之间间隔3~6日。 刮痧时要遵守的补泻原则 刮痧治病时应遵守“虚者补之,实者泻 之”的基本原则。刮痧疗法虽然不像吃中药一 样,有的药物具有补的作用,有的药物具有泻 的作用,但在刮痧时手法的运用同样可以做到 “补”“泻”。刮痧的补泻主要体现在力量的轻 重、速度的快慢及刮痧时间的长短,具体如下: 1.刮痧力量的轻重与补泻:一般来讲,作用 时间较长的轻刮能促进机体功能的兴奋,为补。 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刮能抑制组织脏器的生理功 能,为泻。也就是说“轻刮为补,重刮为泻”。 2.刮痧速度的快慢与补泻:刮痧速度较慢为 补法,刮痧速度较快为泻法。 3.刮痧作用时间与补泻:一般来说,刮痧治 疗时间短,部位浅,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 作用,为补;刮痧作用时间长,部位较深,对皮 肤肌肉组织有抑制作用,为泻。 刮痧后的注意事项 刮痧完毕之后,可用干净的毛巾或医用棉球 擦掉患者身上的水渍、油质、润滑剂等,也可做 适当的按摩。刮痧治疗使汗孔开泄,要消耗体内 滓液,患者会感到口渴,因此刮痧结束后最好让 患者喝一杯淡糖盐水,并且休息片刻。刮痧治疗 后,切勿吹风受凉,若有出汗要及时擦干,一般 在刮痧3小时后方可洗浴。 在刮痧治疗后,皮肤会出“痧”。“痧”就 是在刮拭部位皮肤出现潮红、紫红瘀斑,或者是 紫红色的瘀点,我们把这些瘀斑或瘀点称为“痧 象”或者“痧痕”。 刮痧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痧象的部位、颜色 不同,对疾病作出诊断。P6-9